B+8.2
久仰,正好在夏日搭配《憂郁的熱帶》觀看,文字和想象得以具像化。
佳作無疑,值得肯定。(雖然不悶,睡了半小時後重新看;中間還因為吃飯打斷了。)
别樣的公路尋旅探險,既是作為使者的科學考察也是夢的探險和自我找尋之旅。沉浸感很強,觀感不錯。對于一部第三世界新電影而言,完成度較高甚至有些趨于常規封閉了,情節似乎還是有俗套觀念的殘餘在先。對曆史和日記的記載取材,應該說沒有問題,但虛構的演繹有時候過度有時候又落入窠臼。但相比美國式的《與狼共舞》要切實許多了。取景和表演甚至都盡量還原和貼合客觀真實,很想知道是怎麼拍出來的,即便如此似乎仍不夠自然,而黑白的色調也是出于複古的目的?根本上是神秘的超驗力量仍未深刻到主體感知的維度-像《布米叔叔》那樣,而更多僅是停留在神話叙事和曆史寓言的呈現。
核心母題體現在文明初遇的場景,觀念、信仰和認同的差異沖撞。
地理環境上,沼澤和雨林孕育着瘋狂和夢想,對自然的敬畏和禁忌,規矩和方寸。
燒毀亞庫那-自殺般獻祭的行為,不知道為何令我想到鄉愁中的多米尼克,在那個土著身上我們看到了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奇迹和信仰的力量。
站在曆史和現代的斷崖,依舊有輪回和轉機,的确有《百年孤獨》的印記,以及社群中原始而純粹的政治性。包括無夢症和百年孤獨的失眠症也有所吻合。
真幻交織,夢和現實交彙,記憶和遺忘交替。夢比現實更為真實,夢幻和直覺的真實比實證和經驗的準确更高,這是西方人所無法企及的。
兩則故事、兩重時間構成的平行張力,空間和時間重複的即視感。(就像《武士和女俘的故事》)普天之下無新事,一切故事都在反複重演。我曾經殺過你,在40天、40年等等以前,這完全是《小徑分岔的花園》的結尾。
結尾的彩色鏡頭很震撼,無異于“阿萊夫”,隻是依舊略顯生硬,有些說教氣。
很多符号化意象:Yakruna亞庫那,古拉卡圭,豹子與蛇(西方殖民者和土著?)。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1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4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3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1
選角/表演 8.3
25‘7’17
值得二刷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全方位深度解析,為何中規中矩?
評分:B-6.8二刷觀感依舊非常一般,但已經完全将其把戲看透了。沒有見過如此自作聰明、匠氣與說教氣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圖作為系統性的影評,隻是将劄記分集整理。)前言:和《紅高粱》一樣,正好是九個月後在影院重溫。依舊是重估的目的。初 ...
簡評
B7.5-雖然絕對不算多麼精緻的傑作-略顯單調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歡,很純粹的片子,三星半。一個月以來每周找資源都以譯制片失敗告終。等待了三周以為找到了資源,結果依舊是俄語譯制片加英俄字幕,無可忍受。終于看上了繁體中文字幕版-即 ...
大銀幕重溫再評
B+8.2很不錯的作品,有所回味,沒有什麼可挑剔的。但或許是由于其克制吧,總覺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結構沒有那麼連貫,也沒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靈之馬》則更精巧甚至輕快。選角的形象和十分恰當和典型,表演則簡化到甚至有點生硬刻闆-尤 ...
吐槽簡評-張藝謀何以至此?!
評分:C+前言:克服萬千猶豫和困阻來到影院,卻不料是一部爛片!失望至極。現在對影片的态度更為清晰也愈發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沒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鐘果斷離場,就當花錢買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費時間。(影院不少笑聲,看似在國外的 ...
大銀幕重溫-再評《紅高粱》
評分:B+,保持初看的7.6(3.8/5)前言:想當初在老家大棚裡拿着pad看的,體驗很一般,這次終于在大銀幕重溫。時隔九個月,對電影的理解果然發生了質變。評析:大銀幕上觀看,優點和缺點都被清晰地放大。首先是劇作的痕迹比較重。這與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