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單一矛盾的男女主人公不談,這種沒有強烈人生動機鋪墊,就讓角色死亡的不嚴肅劇作,無疑是糟糕的,孟超付出如此巨大的犧牲他的人物心理目的襯托的實在太簡單,還有馬思純臉部沒戲的演出讓人無法移情。不過好在有範偉力挽狂瀾,高潮部分的黑化後還秉持着所謂“曾國藩”式的虛僞道德潔癖,随口罵出的“窮小子”太有人物感了,可以加分。最重要要吐槽的是,一開始就意識到水塔爆破會最為關鍵地點展開叙事,如同天井的高塔,讓他們都成了死魚,但是如果我是朱方正,我會當即殺了曉雨,随後自己離開水塔取u盤,然後等着爆破毀滅一切,這才是正常邏輯,而不是愚蠢到自己被炸死,而這個被炸的偶然性更是可笑,居然是張總電話被資料擋住的巧合,這就無理取鬧了。
當然還是有好的地方,比如灰暗潮濕的廣角鏡頭,拍攝霧霭蒸騰,暗流湧動的江面很有氛圍,把城市的壓抑感和工地的廢棄感拍的很有破舊格調,和荒誕美感。
方勵出演的大腹便便的老總很有趣,曾美慧孜演的風塵女也有韻味,萬茜演出的情婦,劉琳演的媽媽雖然沒多少戲份也展示出了真實。但是也彌補不了馬思純和王俊凱情緒失敗的輸出。
感覺人物失敗原因有三:
1.人物關系太簡單,作為學生,學校關系和社會關系過渡時表現得不夠多元,而底層的小打工人窮小子,苦日子怎麼過的,怎麼會8年都抓不到人。就因為之前見證了聞亮的死就拔刀相助未免太牽強。
2.意向累積淺嘗辄止,該電影的表意系統主要還是内部意向,比如大橋,魚缸,詩本,雕塑……每一個都出現了一會,走馬燈一般沒有形成主題的集中表達,比如詩本,僅僅是在歌廳和摩托車上稍微念了一小段,而要知道詩本是支撐孟超人生觀的重要價值載體,不展示這個,無法認可他作出放棄人生的抉擇去幫助“長得像姐姐的人”。還有雕塑系研究生,在雕塑課上說有個英雄紀念碑,原以為可以和橋有所關聯,沒想到還是落入俗套,人物身份就因此而斷層了。電影建築與電影雕塑作為七大藝術的空間藝術大哥,沒有好好利用,實在欠妥。
3.邏輯不嚴謹,犯罪證據給的太簡單,警察形同虛設。朱正宇被揭發的核心證據是u盤嗎?明明警察都已經發現了炸藥謎團,明顯他逃不了,這樣的懸念設計沒有達到層層遞進。
結局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幹淨,恐怕是不知道該如何給這麼多角色一個交代,而快速草草了之。
總之,斷案不懸,犯罪不真,倫理不純,批判不深,有失重望,但是導演在攝影上是下了功夫的,在妝造和美術上都很不錯,這一點真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