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9月17日,随着兩部都市題材劇《橙紅年代》與《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的同時播出,便暗示着刑偵劇與情感劇的戰場已被拉響。

...

同樣是具備流量明星的演員陣容,都市刑偵劇VS都市情感劇,誰更能赢得觀衆芳心?從這兩天播出劇集的收視與播放量來看,情感劇算是暫時領先,那麼造成當下趨勢的原因又是為何?為此,筆者針對這兩部劇已播出的劇情進行了分析,還從今年五大衛視黃金檔播出的這兩種題材劇中,得到了一些結論。

...

強IP與喜劇亮點,也拯救不了俗套的劇情

從當前播出的6集來看,《橙紅年代》收視率與播放量都稍低于《涼生,我們可不可以不憂傷》(以下簡稱《涼生》)的主要原因是,強IP的民衆基礎與喜劇亮點也拯救不了俗套的劇情,與此同時《涼生》卻憑借它那“小說式”的叙事方式細膩開場。

...

首先,對于《橙紅年代》來說,演員的演技與畫面效果是值得點贊的。故事開場設定在M國的毒枭聚集地,高牆、鐵絲網、持槍悍匪,整個畫風非常之粗曠、硬朗,有種經典的警匪片既視感,荷爾蒙氣息爆滿。

...

其次再是陳偉霆飾演的男主劉子光與劉奕君飾演的葉望龍。在毒犯4年的囚禁下,劉子光身上那種即使曆經磨難,每天活在槍口下不得不強大起來的陰狠勁與滄桑感,但仍能保持正直善良的血性人設,可謂是被陳偉霆演繹的恰到好處。

而今年來一直飾演反派的劉奕君在诠釋最大販毒BOSS葉望龍一角時,更是得心應手。劇中有兩處對該人物塑造的橋段尤為精彩:一是角色吸毒後的癫狂神态,二是殺人如麻後的心理扭曲狀态。

...

劇中,葉望龍平淡而傲嬌的對男主說:“我把你嫂子殺了,她太不理解我,還有她的父母,本來還有誠誠,但是孩子太小我真下不了手”。如此淡定的對卧底兄弟說把自己老婆家人都殺了,就是因為他們不理解他,這樣诠釋一段販毒者殺人如流水六親不認的扭曲心理,不禁讓人毛骨悚然。

該劇除了演技、人物塑造與電影質感的畫面值得稱贊外,“喜劇元素”便是它給觀衆最大的驚喜。明明是部刑偵劇怎麼就變喜劇了,這是來自廣大網友的觀後感。劇中失憶後也失去八年國内資訊常識的耿直男主與逗比人設的阿瑟一角,可謂是整部劇的歡樂源泉。

...

見到男主第一面就是下跪大喊一聲“掌門”,雖然人物的智商有所缺失,但這種沉迷于“武俠世界”中的小孩心智設定,無論從台詞還是行為舉止上與正常人間所形成的“反差”表現,都讓該人物所經之處笑料不斷。

隻可惜在如此多優點下,隻因一個“俗套劇情的弊端”就讓《橙紅年代》暫落下風。播出20分鐘便能猜中後兩集劇情的套路化,是筆者觀看這部劇最失望的地方。兄弟變敵對,戀人成殺父仇人,劇情套路不能再“老掉牙”。

其次便是bug不斷:4年自學武術,被網友吐槽“這怕是個武俠劇,畢竟絕世武功一般都是在山洞裡練出來的”,加上阿瑟一出場的那聲“掌門”,武俠劇情簡直無縫銜接。劇情節奏太快,大哥葉望龍毫無鋪墊就上位,緝毒警察對男主所謂的暗中觀察,卻是潦草幾句話就攤開身份互訴過去。最後更狗血的是,第二集男主在一次任務中,跳海撞頭失憶了,我的天!還是選擇性失憶!所以他選擇忘記了這8年的經曆,忘記了自己有個販毒大哥、忘記了自己卧底的身份……

...

接下來的劇情,筆者猜測這一失憶後,便與女主有了交集。然後在失憶的狀況下與女主相愛了,最後在大哥的設計下又恢複了記憶,同時女主也發現自己的親生老爸竟然是男主殺的。于是,屬于兩人的虐戀即将展開。當然這部劇最重要的還是“緝毒”,什麼兒女情長的通通放後面,不過這部具備家國仇恨色彩的“草根英雄”刑偵劇偏偏就輸給了主打“情感”的治愈系言情劇《涼生》。

細膩的“小說式”叙事方式,讓治愈能量滿分有餘

首先,對于愛情劇中演員的演技來說,觀衆的要求相對要低些,隻要自然貼合就能過關。在人設方面,該劇演員形象貼合原著人設的評價還是居多。可見,沒有毀了觀衆第一印象的電視劇《涼生》在成功路上,可謂是跨出了第一步。

再則,細膩的“小說式”叙事方式與治愈系情感故事帶來的正能量,讓觀衆卸去一身煩惱輕松觀劇的同時,也給秋意漸涼的當下送來一陣暖風。

...

該劇從小時候的劇情為“兄妹倆”的情感做鋪墊,到考上大學重要人物一一出場,看似人物關系錯綜複雜,但劇中每個人物的性格塑造與人物間的關系都叙述的很是細膩:姜生、涼生與北小武的發小關系,與同學們的校友關系,與混迹于社會中的同齡姑娘小九之間的特殊關系,以及與男主程天佑間校園與社會的跨度融合關系等。

在筆者看來,該劇在慢慢鋪叙主角們關系的同時,也在逐漸揭開上一輩的情仇恩怨,将如此細膩又緊湊的“小說式”叙事方式運用于電視劇中,可以說是該劇最大的亮點。看劇就像在看一本小說般,慢而不膩。就這叙事方式來看,雖然有種早年間台灣偶像劇的感覺,但也算得上近年來改編言情IP劇中“最細膩”的電視劇了。

...

其次,該劇主人公身上那種“逆流而上”的樂觀态度,治愈着不同年齡段的觀衆們。面對現實的殘酷,即使物質匮乏、遭遇不幸、生活貧困,仍要積極樂觀的活下去。該劇中的這種人物精神如太陽般溫暖着與他們有相同境遇的人們,也鼓舞着大山、小鎮裡的孩子們往外走的“進取心”。

特别是劇中第一集裡,女主的那段點題式内心獨白:“我們隻有努力讀書,離開這個從小生活的魏家坪,似乎才能脫離這個充滿悲傷的家”。生活越是不如意,我們越需要樂觀對待,隻有積極地解決問題才是擺脫困境的正确方式。

...

當然,并不是說“治愈系”的都市情感劇《涼生》就一定會比“嚴肅風”的《橙紅年代》更受觀衆歡迎。隻是就目前兩部劇的播出效果與今年兩種題材的播出成績來看,造成當下這種狀況,也是有迹可循的。

都市情感劇VS都市刑偵劇,誰更占據市場優勢?

為了更客觀的對比都市情感劇與都市刑偵劇誰更得觀衆芳心,筆者統計了今年五大衛視(1月-9月)兩種題材劇在黃金檔的播出成績,主要對比它們的播放量與豆瓣評分兩方面。

...

由圖可見,今年五大衛視在黃金檔播出的劇集裡,都市情感劇占18部,都市刑偵劇占4部。其中播放量上70億的劇集有:《戀愛先生》《談判官》《溫暖的弦》《一千零一夜》《歸去來》《獵毒人》等6部。

從這幾部播放量較高的都市情感劇來看,可以發現它們都具備兩大點:流量明星和社會話題,二者缺一不可。而在僅有的4部都市刑偵劇中《獵毒人》能夠在“流量時代”突出重圍,成為唯一超過70億播放量的刑偵劇,并且甩出其它落榜都市劇一大截的最主要原因便是:老戲骨加持。

...

雖然《獵毒人》整部劇的劇本台詞、人物塑造和叙事節奏,都被觀衆吐槽尴尬和浮誇,但奔着劇中吳秀波、徐峥、王勁松、侯勇等一衆老戲骨的客串,也仍吸引着觀衆持續觀劇,達到90億的播放量,後期收視率長達十多天雙網破1%的好成績。

在這22部劇集中,豆瓣評分上6分的劇集卻隻有:《我的青春遇見你》《老男孩》《陪讀媽媽》《走火》等4部,并且評分人數僅有《老男孩》上萬。這些能夠獲得及格線以上評分的劇集,除了唯一的審核标準“内容為王”外,“聚焦社會話題”便是它們的共同點,也是都市劇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

綜合以上播放量與豆瓣評分來看,不管是都市情感劇還是都市刑偵劇,要想取得觀衆的青睐就必須具備:流量明星和聚焦社會話題,這兩大“萬能”元素。再看正在播出的《涼生》和《橙紅年代》,兩部劇雖然都滿足了這一條件,特别是《橙紅年代》還有劉奕君、李建義、巫剛、王姬、胡靜等老戲骨加持,可為何前期在收視率與播放量上卻落了下風。

從統計的劇集比例中情感劇占18部,便不難看出市場與觀衆還是比較青睐于都市情感劇。首先,因為觀衆偏愛“情感向”才導緻了市場傾向于情感劇。從受衆心理上來考量,雖然都是流量明星,但觀衆還是比較喜歡看他們演繹一些“風花雪月下的情情愛愛故事”,畢竟影視作品用來打發時間、彌補情感空虛與寄托的作用占比,還是要比教育做人的啟發大。從市場内容上看,情感是永恒不變的話題更是任何題材裡的必備元素。所以,綜合這些因素來看,都市情感劇比刑偵劇要更占據市場優勢。

那麼,失去了市場優勢的《橙紅年代》,能否憑借這股“草根英雄”的熱血正義強勢破局,就要看後期劇情能否燃燒起觀衆的這顆“正義之心”了。而《涼生》隻要繼續保持當下的快節奏、細膩叙事方式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