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看待女性主題電影。
這在一個父權統治的世界範圍内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話題,女性依然在受到壓迫與不平等對待,電影則成為了最容易改變任何事态的媒介,一部電影能代入人進入其所建立的體系與世界,用一個現實從未讨論過的維度進行議論課題,比現實更現實,比真實更真實This is Cinema。
少有出現的女性題材這也象征着電影屆也是被男權主義所踐踏的,這也無可厚非多數的藝術也遭到了這樣的入侵。在這樣題材的電影裡似乎總是隐隐約約飄忽着“女權主義”的影子,但該如何去真正的理解認識女性,去真正的踐行女權主義,這并非那麼簡單,it is easy to just say you are a Femenism,but what does it really means?
如大部分女權主義者所願,這類題材通常會具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與認可,但我們似乎都在回避這背後所指向的結果,這成了一種無意識在作祟,這讓我們逃離了真相。
在我看了這部電影也可以被視為女版的,《疤面煞星》。彼此都為在片中趾高氣昂的呼喊起各自生理性别所理所當然站立的傾向的口号,而是僅僅在淺因默化中改變社會對性别的認識。一個則是男人主導的故事與至高權力的象征,女人成了附屬品、另一個則是女人主導的故事與反抗這一切本身的男性權利架構,男人成了這一路上的被剝奪,被侵略者。
但後者具有更大的勝态,首先片中的Phil角色在一直想要選擇拜倒在男性性認同符号上想要回歸那本身原初的父權家庭中,這在喪父之後表現得格外強烈甚至将矛盾轉向了Gloria身上,父的喪失産生了創傷,而在這創傷還未能被彌補的時刻Gloria的出現難免容易讓還未受到大量實在屆,符号屆父權社會秩序沖擊的Phil将這彌補創傷的欲望投射在對Gloria的恨上。但這在後來也逐漸消散,開始轉向了認同Gloria填補失去親人的創傷,這很成功因為Gloria展現了父親與母親的全部象征性形象,并且擊碎了父親所賦予的“you are the man”,“no you are not the man”一人便可填補一切。這樣的角色塑造給予了生理女性更多不被定義的可能也是逃避父權性别遊戲的巨大動力。
其次,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女性主義作品是極度具有社會價值的,無論是否真正具有正确,不扭曲的女權主義,這依然是對本身的父權制進行了巨大的沖擊,這非常困難正如Gloria片中所說打敗秩序是不可能的,但她還是在做這樣一件事不是嗎?這是一種目的論的奔潰,但這崩潰并非悲觀的而是以最大的程度展現了這種父權秩序的蠻橫無理踐踏一切,如同片中的所有gangster覆蓋了所有的地鐵,飛機。
結尾一切又轉向了緩和,母親形象的再現,她沒有倒下,她沒有被擊敗,她也不可能被擊敗,因為在她背後是千千萬萬女性的面孔凝視着我們,我們永遠有希望,永遠不要放棄抗争。
她與男孩相擁,他在表面上拯救了他的肉體,也同時精神上解放了他,他不在如開始那樣堅定的具有那父權性别身份,而是從中轉向了一個正确的妥協,隻要Gloria還在那麼這樣的認同也一直存在,Gloria成功的取消了Phil的Gender轉向了一種拉康與齊澤克式無性化的理想烏托邦意識形态,她一直在堅持,從酒吧裡不願讓其發現關心他從而打破了那嚴肅的父形象,防止讓其跌入傳統女性的框架,繼續維持了那種具有極度解放性的姿态。
構圖色彩中規中矩,配樂蠻好聽。女主長得像我發小她媽,我教授最愛的一部(可能是因為他是西班牙人的原因),今天通宵無聊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