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木
《我的ID是江南美人》是由咚漫漫畫獨家出品的同名漫畫改編,車銀優和林秀香擔當主演的漫改劇,該劇在韓國積累了很高人氣,收視率也從第一二集的2.9%、3.3%逐步上升到14集的5.8%,同時每到更新時間還會頻頻登上微博熱搜。
繼《金秘書為何那樣》之後,《我的ID是江南美人》又掀起了一陣甜漫改編成電視劇的熱潮,讓網友感歎才擺脫了自戀中二總裁又陷入車銀優的美貌中。甜漫劇所特有的輕松、甜蜜的劇情,讓觀衆可以全程姨母笑看完一部劇。那國産的漫改劇和日韓兩國的又有哪些不同?

塑造漫撕男女,日韓甜漫劇爆款頻出
日韓兩國的漫改劇質量一直較高,并且屢屢出現爆款。日本漫改劇的發展較早,日本發達的動漫産業為漫改劇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陳奇佳先生《日本動漫藝術概論》一書介紹,日本的動畫發展階段從探索時期到新世紀的迷惘之間一共經曆将近七十年,而動畫改編的真人版電視劇最早可追溯到1959年的《鐵臂阿童木》真人版。

日本漫改劇經曆了早期的60年代的兒童向、科幻、神話題材,70年代的英雄大戰怪獸題材,進入80、90年代後期終于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态,出現了許多符合女性審美傾向的純愛劇,如《東京愛情故事》《一吻定情》《交響情人夢》等。
近年來,日本推出的甜漫劇數量增多并且部分劇在中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如石原裡美和山下智久主演的《朝5晚9~帥氣和尚愛上我~》,播出後在日本的收視率一直處于10%至12%,在中國也掀起了一陣“嫁給帥和尚”的狂潮,更被網友評為瑪麗蘇神劇。

2017年的《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中女主的爛桃花體質和男主霸道妹控人設,以及兄妹間十分甜蜜的互動讓不少女性觀衆沉浸其中。《哥哥太愛我了怎麼辦》在B站播放時,網友在彈幕裡掀起了“德國骨科”梗熱潮。
相比日本的漫改劇,韓國的漫改劇發展相對較晚,多是基于對網絡漫畫和日本漫畫的改編,但是近些年不乏優秀的漫改作品推出,如早期的《極速情緣》《浪漫滿屋》《宮》,以及近期的《瑪麗外宿中》《緻美麗的你》《鄰家花美男》《未生》《看見味道的少女》《海德哲基爾與我》《奶酪陷阱》《金秘書為何那樣》《我的ID是江南美人》等。
韓國的漫改劇中,側重于愛情的甜漫劇的改編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韓國的甜漫劇則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浪漫滿屋》。《浪漫滿屋》根據韓國元秀妍同名漫畫改編,推動了韓劇從悲劇向喜劇轉變,《浪漫滿屋》先後在13個國家播出,并且打破了菲律賓、泰國等亞洲國家的收視記錄,使亞洲刮起一陣Rain的風潮。

甜漫劇中除了《浪漫滿屋》,《奶酪陷阱》也是收視不俗,這部劇不僅打破了tvN月火劇的收視紀錄,更是成為了韓國第二高網絡收視的電視劇,是一款當之無愧的爆款漫改愛情劇,樸海鎮的高智商冷漠人設吸引了衆多女粉絲。另外一款爆款甜漫劇《金秘書為何那樣》開播就破5%收視率,其最高收視率達到9.2%,更是穩坐同段無線台、綜合編程節目的收視冠軍寶座。
縱觀日韓的甜漫劇,其中往往會加入豐富的喜劇元素,同時對于演員的選擇也要求符合“漫撕”感,所以劇中的輕松搞笑劇情和高顔值演員往往同時存在,容易受到年輕觀衆的追捧。
科幻、冒險題材擁擠,國産甜漫劇頻頻缺位
我國的漫改劇起步較晚,代表作有2001年的《流星花園》,2005年的《惡作劇之吻》,2006年的《花樣少年少女》,2008年的《網球王子》,早期的漫改劇類型多為針對日本的漫畫拍攝真人版,并且獲得了很高的關注度。

随着“90後”、“95後”逐漸成為影視劇的主力觀衆,推動二次元圈層向三次元圈層不斷拓展,促使漫改劇成為影視劇發展的重要方向。從2008年到2015年,中間鮮少出現有名的漫改劇。進入2015年,漫改劇又重新回到電視熒屏并且向網絡小屏轉變:2015年湖南台播出《秦時明月》電視劇,2016年季播網絡劇《畫江湖之不良人》推出,2017年優酷視頻播出《鎮魂街》,在搜狐視頻播出《端腦》。
從2016年《畫江湖之不良人》推出,漫改劇在國内才開始被重視。2017年可以稱之為我國漫改劇投資曆程的重要一年。2017年再次刮起二次元風潮,檸萌影業宣布《全職高手》網劇項目啟動,同年騰訊影業、企鵝影業、奧飛娛樂和中彙影視也發布了諸多投資項目。
在2016年到2017年立項的漫改劇中,科幻、冒險、靈異搞笑的題材偏多,甜寵風格的漫畫較少。如同期推出的《端腦》,豆瓣評分為7.5分,至今播放量為4.5億,劇版《端腦》因為高度還原漫畫中的場景和關卡,使用大量實景拍攝獲得了粉絲的一緻認可,并且成功登陸戛納電視節。

進入2018年,甜寵風格才逐漸湧現:《單戀大作戰》改編為網紅漫畫,播出後豆瓣評分達到7.4,播放量達到2.3億,網友評論“沒有俗套路,劇情搞笑又甜膩”,《單戀大作戰》中男女主甜蜜的互動吸引了許多女性觀衆,實現了口碑豐收。
但同期其他甜漫劇表現差異極大,《快把我哥帶走》講述時分與時秒兩兄妹間的互怼日常,兄妹間的有愛互動吸引了大批觀衆,豆瓣評分達到7.5分。
過分改編與造型出戲,國産甜漫劇如何走出尴尬局面
二次元圈層的壯大,促使國産漫改劇數量在不斷增加,但是目前來看優質的甜漫劇的數量很少,不少甜漫劇在播出後會遇到觀衆不認可的場面。而日韓的許多甜漫劇卻能向外輸出并且成為爆款,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國産甜漫劇常存在着過分改編的情況。通常漫改劇會讓原漫畫作者參與進後期編輯工作,但是其中往往會強行加入和情節不太符的内容,或者是不夠尊重原作者的想法。相比之下,韓國的漫改劇更尊重原作家的想法。漫畫作家會參與後期電視劇的情節設定,《我的ID是江南美人》的漫畫作家淇萌琪表示電視劇中的幾個事件、場景、人物台詞都是她所寫,制作組在完成每集劇本之後也會寄給她看,請教她的意見,遇到敏感議題更是會站在觀衆角度來考慮。

另外,日韓的甜漫劇選取人物時注重“漫撕”感,即人物要和漫畫中的形象和感覺保持一緻。《金秘書為何那樣》主演樸敏英接受采訪時也說到,劇組為了最大程度還原漫畫,讓演員如同漫畫中撕下來的人物一樣,在人物服裝、發型、動作等方面力争和原作保持一緻,甚至連耳飾、鞋的花紋這種細節都不放過。而甜漫劇人物的外貌也盡量符合漫畫中人物的設定,甜漫多為男帥女美的設定,韓國的劇組也都會選擇高顔值的演員來扮演劇中人物,讓觀衆不會産生違和感。

再次,演員的演技在線更是重中之重。漫畫本身是一種誇張的表現方式,但演員在表演時過度誇張就會使劇的質感下降,最後會淪為充滿尴尬的表演。演員在劇中适度的表演,讓表演處于合理範圍,讓觀衆不會輕易出戲,而是将漫畫和演員完美融合。
結語
網生一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越來越多的出品方瞄準漫改劇。甜漫劇的發展需要更多地借鑒發展時間較長的日韓兩國的做法來揚長避短,在尊重原作基礎上合理改編,早日擺脫現有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