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每个部分都戳在心坎上,只能给出五星。发现自己还能懂这些信息,还没有远离这种生活记忆。
贾樟柯可能是大陆最了解中国微观社会变迁、最能把握草根心思的导演。巧巧的行踪就是带着观众游历三江五湖民间社会生态。我最喜欢的是那场婚宴——在我们那儿叫“吃场伙”——在观看时那是一次记忆的起死回生。
电影中的物事。无论是迪厅、草台班子还是国标舞。无论是带着巧巧走遍千山万水的便宜的矿泉水瓶儿,还是多年后江湖重逢对着斌哥纷纷举起的手机。当斌哥问“这是哪儿”时,巧巧默默拿出手机上的高德地图递给斌哥,悲壮感油然而生。而最后一样物事就是monitor。我一直记得王晶在《圆桌派》说贾樟柯技法不行。
贾樟柯的电影在大面积长时段的平素之中却又带着点魔幻色彩如那一夜星空中划过的流星。日常中总会带着点幽默如开头“请二爷”那场戏。一些带点年代记忆和政治色彩的话语梗也玩得轻松自如。在荧幕上观看“过分的”真实会产生一种荒诞感,如灵前那一曲国标舞。当几种差异很大的真实对撞在一起——其实就是社会的转型期——会有这种效果。
这个女人太令人佩服了。斌哥还是走了,江湖儿女死在草泽间。灰是最纯粹的白。
灰是最纯粹的白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父权制的表演与衰颓
这部剧揭示了在一桩包办婚姻与自由恋爱的持续战中,父权制的全能表演与它在真爱生命力面前的委顿、衰颓。6.30这部剧以婚恋为介,展示了一幅父权、夫权与阶级社会之下的韩国众生相。女主前男友之父是父权与权力精英的典型代表,女主姐姐之夫是夫权 ...
书里写了些肮脏的事,莱农。那些男人不想听到的事,女人知道但不敢说的事。0、视线在第三集的细说开始之前,我想补述一笔有关莱农视线的分析。前两集的故事,拍得很有对称性,已经多次提及,其中包括两个出镜的孩子,西尔维亚的孩子和莉拉的孩子。莱 ...
你要一直看着我,离开那不勒斯也别忘了我。1、求婚一如既往地,每一集的进入方式都带着轻微的迷幻气质,如同记忆消溶、稀释、弥散、延宕的属性,总需要将火石反复地打磨才可令悠远、模糊的光景慢燃,一捻光晕,渐忽儿变大,亮成光环,噬却那混沌的和 ...
“尼诺,一个女孩子性方面有问题是什么表现?”1、午夜同行如同门扉上富丽、繁复的漩涡一般,如同开启一段漫长、空幻的悬响,整部故事是整部的记忆之书,每一季度的分部是每一季候人生的行进、变奏、协鸣。当门锁再次旋开,故事之芯将无法停止,继续 ...
评
我已经不太能被这种故事赚到:在深重的苦难中给你一点蜜糖,在漫长的不幸中给你一点幸运,在残酷的现实中给你一点超现实。仿佛一种施虐游戏,所有凶狠的抽打都只是为了完成最后那一瞬的高潮和释放。这种处理方式对苦难和不幸不存在社会性反思,反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