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的《夏天的故事》,布列塔尼的海风、沙滩上凌乱的脚印、咖啡馆里飘散的香烟,关于爱情选择的寓言剧场。

带着吉他来到海边的数学系男生,在三个性格迥异的女孩间摇摆不定,最终成为侯麦笔下那个"一夜暴富的乞丐",突然拥有太多选择,却不知如何珍惜任何一份情感,其实他在我眼里,也许配不上三位中的任何一位女生。

...

苏莲的野性外表下藏着令人惊讶的原则性。这位活泼女友看似最容易得手,却在关键时刻划下明确的界限:"我不是那种可以随便和人上床的女孩。"侯麦通过这个角色解构了人们对"开放女孩"的刻板印象,外表奔放不等于没有原则。苏莲最终愤怒离去的身影,是对贾斯伯情感轻浮的最有力控诉。而蕾娜,这个始终如海上雾气般飘忽不定的女孩,则成为贾斯伯永远抓不住的幻影。她的反复无常与贾斯伯的犹豫不决形成奇妙共振,两人之间的推拉游戏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探戈。

...

影片中那些看似随意的对话,咖啡馆里的闲聊、沙滩上的漫步私语、旅馆房间的深夜交谈,构成了侯麦式的爱情辩证法。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戏剧化的冲突,只有普通人在普通夏日里的情感。贾斯伯不断计算着与每个女孩的"可能性",却忘了爱情从来不是一道可解的数学题。

...

夏天随着轮船离开港口结束时,贾斯伯依然没有写完那首歌。这个未完成的旋律,或许就是他这段夏日恋曲的最佳隐喻,充满可能性,却终究缺少一个明确的结尾。而我们这些观众,则在侯麦的嘲讽中,看到了自己曾经或将来可能的情感困境。一个夏天谈一场恋爱还是太短了,一个青春来感受恋爱也依然太短了。毕竟,谁没有过那样一个夏天,阳光太美,青春太短,而心又太容易动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