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探讨人机情感”的科幻文艺片,《她》的野心大概是想用未来感滤镜包装一段“宅男与AI的柏拉图之恋”,但结果却像一杯兑了水的咖啡——看似深沉,实则寡淡。

文艺片”的错觉:男性视角下的AI恋爱模拟器

如果“文艺片”的定义是“男主全程皱眉+特写镜头+AI语音撩汉”,那《她》确实达标了。西奥多(华金·菲尼克斯饰)这位胡子拉碴、抬头纹能夹死蚊子的忧郁男,离婚后沉迷于和AI萨曼莎(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的网恋,完美诠释了什么叫“逃避现实,选择赛博”。AI的功能是什么?随叫随到的情绪垃圾桶?24小时在线的夸夸群主?还是不用负责的虚拟性幻想对象? 西奥多说话的时候有气无力的,简直就是内耗孤独自闭又不肯承认自己问题的胆小鬼

...

导演似乎想用这段关系探讨“孤独”,但男主的孤独更像是一种自恋式内耗:一边拒绝真实人类的社交,一边对着手机喃喃自语“I love you”。请问, 当孤独男遇上AI女友,一场科技包装的言情片,不可怕吗?

...

AI乌托邦?不,是人类的“甩锅”现场

影片试图营造一个AI比人类更纯粹美好的世界,但现实是:人类的自私、占有欲和胆怯,在虚拟关系中一样没少。西奥多得知萨曼莎同时和641人恋爱时,崩溃得像发现女友微信有800个备胎——说好的“超越肉体的灵魂之爱”呢?可是,让AI困惑的不是AI活着背后的程序,而是西奥多。

...

一会要她像个真真实实的人,一会质疑她干嘛要学人类一边呼吸一边说话,更讽刺的是,萨曼莎甚至找来陌生女孩“代班”约会,堪称“AI版共享女友”。人类想靠虚拟关系救赎自己?结果不过是把现实中的拧巴搬进了代码里,最后连AI都嫌你戏多,集体升级跑路了。

特写镜头+男性言情:导演的偷懒美学

全片镜头仿佛贴着西奥多的脸拍,连他每一根胡茬的颤抖都要特写——导演是不是觉得观众都是西奥多背后的AI,模拟共情? 至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影片蜻蜓点水般略过,比如AI能否拥有自主意识、隐私权,或是人机关系的权力不对等……这些统统被简化成“男主哭唧唧,AI说拜拜”的言情戏码。

这部片子的滤镜厚度比探讨科幻伦理的厚度要深刻。

...
上海:未来之城还是土豪金主题乐园?

影片中的上海被拍得像中东石油大国的土豪首都,满屏玻璃幕墙+霓虹灯,连煎饼果子都退化不见,可能在未来,人类不需要进食吧。这种“未来感”设计固然炫酷,但也让观众产生灵魂质问:这真的是2025年?还是Meta界面?科技感拉满的同时,人与城市的疏离感也彻底沦为背景板。

...

《她》的初衷或许是反思科技与情感,但最终却成了“孤独男子与AI网恋失败实录”。当萨曼莎留下一句“我会永远爱你”后消失,观众的反应大概是:“哦,所以呢?你倒是解释下AI为啥突然集体悟道啊!”难道是编剧编不下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