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值得人细细品味的卧底剧,无论是剧情还是人设都丰富而细腻。和《无间道》不同的风格,也足以称得上经典,怪不得自此之后大家看到谢天华都会脱口而出laughing sir。这部剧的剧情明明很紧凑,我看的时候却是一点都不着急,慢慢品完每一集,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的好棒。刚刚看完,索性写点东西。
从没想过一个电视剧里的cp竟然每一对都那么好磕。laughing和madam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扶持有着同样的信念也不乏拌嘴斗气,在白色的正义世界里,天生一对。
苏星柏和姚可可之间是虐恋情深痴缠不休,是相伴十几年却怀疑大于信任 争吵多于和解,是命运纠葛无法分割的一对亡命爱人,他们的故事一开始就预订了悲剧收场。
laughing和跛co从一开始打生打死到出生入死再到逃亡和追杀。他从花圈店捡到了烂泥一样的他,他重新燃起了上位的火焰,他们一起叼着雪茄走出警局,他们一起巡视自己打下的海岸线,天台上谈心的时候,心里真的没有片刻动容吗?
爆登对跛co,一厢情愿一往直前不图回报不问原因,甚至死前连句表白都不曾有过,要不是蜡青使诈,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说出这个秘密。我不相信跛co感觉不到,他被打断腿的时候,让其他人拉开了爆登。不是爱情,但你足够重要。
巩sir和君岚,有多少细节都表现了20年前真的心动过吧,只是这个心动的故事经历了背叛遗忘又重新浮现在他们眼前。不过我看的时候还会有些为巩sir的妻子难过,再深爱也逃不过人死灯灭吗?
剧情故事也是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直至最后抓到幕后大老虎。laughing最初把那个烂泥一样谁路过都能踩一脚的跛co捡到的时候估计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会在不久之后就成长为一个让他都觉得棘手的狠角色。故事一开始,他们俩在酒吧博弈,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是对手。laughing总是站在优势的那一方,就算卧底进入义丰也可以嚣张地把跛co摁在桌子上说“我坐庄,你坐闲”,但是跛co也总在不经意间用刀子狠狠捅laughing一下。无论是抢坐馆的位置,质疑laughing是卧底,和以太会合作,还是杀了madam,都太出乎laughing意料。跛co善于忍辱负重善于伏低做小,他可以跪着舔威利的鞋底,可以答应莫一烈做一个摆设,可以被laughing打一顿再继续笑着合作,但他心里早就开始盘算未来怎么把这些人通通整垮。他在义丰上位的过程,也是把义丰拉入卧底圈套的过程,就算不贪心也会被差佬一网打尽,倒不如索性做到最大。不知道看完电视剧的人,还有多少人记得故事最开始,他们两个人在等待放火前闲聊的短信。还有被认为贪污赃款而关押的laughing sir让同僚们去救个线人,那个被救的线人就算被打得那么惨也没有说出一句。
最开始派卧底是为了找到莫一烈的大仓,后来为了找出警队内部的黑警 打倒义丰,再后来为了打击跨国犯罪集团。是无穷的贪心滋长着无尽的罪恶,罪犯会落网,但还有无数的罪犯在生长,有几个卧底可以在黑暗中待那么长时间还能不忘自己的初心?警方,卧底和黑社会之间的故事永远不会终结。
“独行”
就像片头曲中唱的那样,
卧底,一直都是一个人,也只能是一个人。
信任,背叛,唾骂,都经历过。
黑与白,对和错,真与假,有时候真的可能看不清了。
光与影的间隙中,你是不是也会迷失方向?
无人像我,无人是我,
就让我一个人回家吧。
谁可信任 谁又背叛 唯余独行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从李泽瑞到费可
其实我倒不觉得电视剧完全烂尾了,我也不觉得把智多近妖的费可还原成那个赌气替考的李泽瑞就是洗白。人的一生要经历那么多事情,怎么能都是那些非黑即白的定义。看完了电视剧,随便聊聊吧。很多人审判高三的费可和何珊,但是大家无外乎都站在现在的阅 ...
艺术史只是艺术家们创作人生中的惊鸿一瞥
是在学完艺术史,甚至写完了当代艺术的论文后,才回来看这部优秀的纪录片。有幸在卢浮宫看过了很多真迹,才会在看纪录片时有了很多感触。纵观整个艺术史才能意识到马奈(1832-1883)的画是如何的叛逆,他追溯经典,却把经典中的田园牧歌变成 ...
对电影中微观史学的思考
在微观史学的叙事下,宏观是不存在的,正义善恶还没有人物关系重要,让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变成了高度的非政治化。“有人吗?” “没有”“他为什么不开枪” “为什么要杀人呢?”在残酷的战争下,强调一个个人的人性光辉就可以抹杀历史的惨烈吗?不谈 ...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本以为不过是普通的舞蹈综艺,没有想到却是一部部蕴含文化的舞剧掠影。无论是立意还是展现方式都渗透着创作者对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而且邀请的舞蹈 ...
非品牌目标消费者眼中的品牌崇拜
这个纪录片的作者是从看起来超级理性的消费者角度来分析各个品牌的。从局外人的角度带领观众感受一下为什么有人会对品牌这么崇拜,为什么会有人为了一个品牌的产品疯狂,甚至被品牌主导了人生的悲喜。为什么说作者是“看起来超级理性的消费者呢”?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