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
三部镖客系列的最高峰,也为西部片树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至此,莱昂内完成从匠人到大师的跨越。很幸运下到了重新调色的超清179min版本,对比之下颜色比B站的超清更舒服。
不论影片时长还是出场人物都是镖客系列之最,与前两部最大的不同在于把个人英雄主义式的西部传奇故事融于宏大的南北战争时代背景之中,完成了从私人叙事/江湖轶事到宏大叙事/时代史诗的跨越。反战的主旨异常昭彰,莱昂内无差别对南北方军队展开调侃和嘲讽,把这场美国历史上最宏大的内战消解成“Battle Without Honor or Humanity(没有荣誉or人性的战争)”,并最后通过“炸桥”段落对战争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反思和质疑。
剧作方面很耐人寻味,虽然“三镖客”比“双镖客”看似增加了一个主角,但实际的剧作结构其实与《双镖客》大同小异,在第二部的影评中我就明确指出——虽然片名是“双镖客”,但是反派(对立人物)Indio的在片中所占的篇幅笔墨和剧作地位完全与另外两位镖客相当,是一部很标准的三主角模式,而在本片中,直接把“三镖客”归类为更加显性的“好人”、“坏人”和“丑角”的标签类型。实际上,《双镖客》中的两位镖客类似于本片中的“好人”与“丑角”,而反派indio等同于本片中的“坏人”天使眼。《双镖客》中两位镖客“既合作又斗争”共同对抗反派indio,本片中“好人”与“丑角”也是边合作边斗争最后杀死“坏人”,平分了20w美金的金币。可以说,莱昂内通过两部镖客电影确立了一种较为标准规范的三主角剧作模式,片尾高潮处三人在坟墓的圆形角斗场内的决斗把这种剧作模式的叙事魅力展现淋漓尽致,也对后世同类型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
另外,本片中大宝藏“20w金币”是一个标准的麦格芬(或者说戏剧性目标),这在多线叙事剧作中中尤为常见,不同情节线上的角色通过追逐同一个明确的“物”(麦格芬)或者一个“多重身份的人”而实现情节线索的勾连——比如《双镖客》中的反派indio,对于镖客monco(东木)来说,indio意味着“1w美金的悬赏金”,而对于镖客Mortimer(范·克里夫)来说,indio也是其杀妹仇人,这里的indio作为东木的麦格芬同时也作为“多重身份的人”被镖客Mortimer所追逐,也使得三人的情节线得以勾连。
但相比于《双镖客》,本片的结局设计明显更加高明,这主要得益于“丑角”的存在,不同于“双镖客”中的两位镖客,观众一眼可以看出他们属于同一阵营,《三镖客》中“丑角”是一个摇摆不定的角色,他一会把东木扮演的“好人”折磨得几近丧命(沙漠中差点渴死),一会又与“好人”合作炸桥、共同对抗“坏人”。在坏人死后,“丑角”的命运以及最后20w美金宝藏的归属就成了最大的悬念,而本片通过首尾呼应的剧作设计完成了帅哥东木对丑角的捉弄似的报复,把悬念留到最后一刻。同时,帅哥东木作为99%观众都会代入的角色,结尾处他绅士地取走一半金币潇洒打马而去,收获了金币和体面,也给观众带来极大满足感。同时,丑角作为一个不那么体面、但仍然受到观众喜欢的角色,也狼狈地保全性命并收获金币,算是善终。
从角色角度讲,“丑角”(the ugly,或翻译成:小人)这个角色很值得研究。类似中国戏曲中的“丑角”,他是一个标准的复杂人物,一个乱世中的土匪。他作恶多端却并非穷凶极恶,在与牧师哥哥的对话中展现出这个人物内心的善良柔软的一面,他虚荣自大又睚眦必报,但却真实不做作,是一个非常生动立体的角色。这样的角色观众不一定会代入,但很可能会共情或喜欢。而影片结尾处对于“丑角”这个结局的安排符合观众审美心理,令人愉悦。
从全片结构(179min版)来看,不同于《双镖客》中三个主角近乎三等分的情节布局,影片对于反派角色“坏人”的刻画相对较少,而将更多笔墨留在“好人”与“丑角”的合作与对抗之上,影片在43min(“丑角”纠集3个兄弟去复仇“好人”)之前基本完成三个角色的人物构建,而之后“好人”与“丑角”的线索勾连,两人相互折磨、边合作边斗争去寻找宝藏(“金羊毛”类型),“坏人”的情节线相对游离于两人的情节线之外,只在几个关键时间点出现:中点时刻后,“丑角”在军营被“坏人”暴打、影片2/3处“坏人”6个手下被诛杀与结尾处三人对决。这种结构安排使得传统的“正邪对立”式的故事向好人与丑角“伙伴关系”(也有“金羊毛”的影子)的类型倾斜,很巧妙。
最后,关于一些文本互文的联想。除了帅了整整三部的主角东木,片中扮演“坏人”的正是《双镖客》中另一位镖客Mortimer的扮演者范·克里夫,而结尾处三人在圆形场地内的拔枪对决也与《双镖客》结尾段落的圆形场地内的牛仔决斗有异曲同工之处。“牛仔决斗”的场面也成为西部片中具有标志性的场景符号——毕竟,不论过程多么史诗,牛仔的事,就要在决斗中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