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播到27集,庄超英这个角色越来越厚重。
我不知道这是出于原著作者的偏爱,还是编剧、导演出于戏剧的考量,但在我这里,他已然跃出了荧屏,从一个普通的剧中人,变成了一个仿佛生活在我身边的最普通的“父辈”。
先说好,庄超英不是一个很讨喜的角色。
如果你在豆瓣、微博、小红书上搜“小巷人家”,会发现庄超英的一些行为总是被“嫌弃”。是的,他第一集就让人生气,妻子辛苦做了一大桌子菜,只因桌子不够大,就被婆婆赶到了厨房。
在很多观众看来,庄超英是“愚孝”的。
他永远在“慷他人之慨”,所有的脏活、累活都由妻子黄玲完成,好名声他得了。不过,要我说,这么想庄超英就简单了。他更像是一个想让所有人满意的“好人”。当好人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但庄超英的代价,几乎尽数落在了黄玲的身上。这个娘家颇有资产的大小姐,自从嫁到庄家,抛却了朱衫红裙,日日洗手做羹汤。换来的却只有一句:你是庄家的长媳妇,把家撑起来了。谁稀罕?
但这个人物,又无比真实。他身上有纵横,有贯穿,是时代变迁的重要枢纽,也是小巷这汪大海绕不过的“海眼”。研究透了庄超英,就研究透了改革开放30年的人情世故之变、时代汹涌之波以及普罗大众在商业大潮席卷下的命运挣扎。
庄超英一角,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知识分子再度受尊重的阶段。恢复高考后,高考又一次成了普通人安身立命阶层进阶的最优解。掌握知识的高中老师庄超英无疑成了院子里的焦点。庄超英一下班,不仅家里围满了高中生,甚至一群脱离学校多年的工人也慕名奔赴而来。
因为此事,不仅黄玲烦恼,邻居宋莹也看不下去。
一则,每天晚上吵吵嚷嚷实在影响自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老房子不隔音,邻居家也能听得一清二楚;二来,前来求教的学生也没表示出多少感激之情,甚至有人持有一种道德制高点的理所应当。
然而,对庄超英来说,彼时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当老师什么时候最幸福?一个是昔日高徒衣锦还乡,对自己脱帽致敬;一个是求知若渴的学生,难题得到解决后露出满脸崇拜。在被需要中获得尊重,是所有老师最骄傲的事。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启步的阶段,“解放生产力”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议题。
拿固定工资的高中老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突然找不到自己的锚点。一鸣高考失败,选择了自己做生意,这在庄超英眼里是放弃了最好的出路,但一鸣反倒混得风生水起。棉纺厂效益不好,黄玲工资变成了布匹,一家四口全靠庄超英的工资养活。没钱给到父母的庄超英,头一次受到如此猛烈的攻击。一桩桩,一件件过去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对庄超英的思想冲击初见端倪。
庄超英和父母的争吵,很有意思。二老说家里给孩子订了牛奶,但自己却从没尝过牛奶的味道。看似只是翻旧账的一件小事,展示的却是大时代背景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切片。
以前凭票购买的物资,靠钱就能换来了。
第三个阶段,是子女长大后,庄超英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体系被打破了。
首先,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林武峰在苏州的时候,庄林两家“顶梁柱”的收入是相当的。蛇瓜实在是吃不完。等林武峰去了广州,一切都变了。庄超英还赚一百七十五块,林栋哲一身衣服都要上千块了。经济的差距庄超英尚可以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来安慰自己,难过的是,孩子们也不再“需要”他,不论是从认知还是从未来选择上。不爱学习的林栋哲考上了上海交大,庄筱婷不再“完全听话”。甚至连自家的乖孩子庄图南,都拒绝他的好意“水果”。
改革开放的30年,是瞬息万变的30年,很多知识崭新生成,很多道理不再适用。
庄超英的思想,比起时代的变化要慢一步。在他的思想中,高考对一个学生来说,仍然是最重要的逆天改命的手段。所以当他知道鹏飞放弃复读选择打工时,大发雷霆。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这小子彻底放弃了“未来”。
插句题外话。1982年,路遥的小说《人生》出版。小说中的主角高加林,就是一个高考的失败者。庄超英肯定读过《人生》,对于80年代的底层青年而言,高考是向上的主要通道,高考失败,就基本失去了改变自身命运的可能。但今时不同往日,改革开放的势头凶猛,机会遍地都是,年轻人可选的道路太多了。
庄超英这个角色,代表的是在传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一大批中国男性,他愿意倾听孩子的苦恼,但在开解你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一点“爹味”。他关心妻子的感受,但在“家和万事兴”的朴素家庭价值面前,这种关怀可以轻易让渡。但好在,庄超英不是无可救药的。面对着父母无底洞般的索取,他最终醒悟了,勇敢地从愚孝的漩涡里清醒和解脱出来。
客观地说,庄超英很像我们身边的父辈。
他身上总有一些身边长辈的影子,爱护你,怕你受凉;又嫌弃你,说你不听话。或许这正是都市剧的魅力所在,在影视作品中窥见生活的痕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对年轻人来说,仰视父辈、“嫌弃”父辈、正视父辈,是每个人必须走的路。
《小巷人家》还在继续,庄超英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仍怀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