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者的超前与创新总是先于人们孜孜以求的解读的步伐。我们无法确定虚焦摄影以及伴随的去戏剧化、固定中远景、松散的人物线条等做法传达了什么,它兼从文本与影像二者上消解了一种习见的传统的对于电影的期待与观看方式。它通过放松对影像的控制而节制了观众的观看,我们不仅只能接触到人物心理与活动的片段,甚至这种触摸从视觉上都已经被决定为是含糊不清的。进一步地,框定于四四方方的屏幕中的人、物、风景争取到了一个与观众平等的地位。多么温和而用心的互动,除了与我们自身的呼吸声交混的不绝于耳的琐碎对话与环境音,以及那将主角们与海水、游客、建筑柔软地黏合为一体的银幕景观,我们还能确定些什么呢?或许该问,我们又还需要些什么呢?因为这是那种,通过束缚观众的观看、放逐观众无孔不入的好奇心,来赋予观众解放的电影。电影拒绝被操控,也拒绝操控观众。我们已经被太多影像的陷阱轰炸得太久了,《在水中》别辟一方幽径,在其中我们什么也无法抓住,我们却被允许而且应当沉浸其中,这不正如包围主人公的海水么。柔软地调和我们与电影的关系,并且很重要地具有一种节制的美德。
海水迷失我的眼,但轻柔抚摸我的身体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他们,我们;队伍,个人?
在主流话语体系内兼顾了正直敢为负责的建言功能与以低姿态轻巧抚慰人心的出气筒效果。为了让影片精微地置于意有所指而又得以被接受的那一平衡点上(天台上的独木桥?),文本从始至终有一种流畅自如而又无处不意在言外的暧昧丰富感,比如最后选择与首 ...
无限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神神叨叨又迷人。最后一幕所有人手牵手以及孤独谢幕的镜头已足够迷人。他把生命中留下重要印象的相关人物串联起来,是为了保存遗留住记忆,还是通过把他们统统封存固置在电影里,从而放下某些执念?/最好的自反电影之一,结合超现实天马行空肆意横流 ...
挽歌,或是进行曲
重度迷影情结,从私人视角出发侧写城市的变迁与时代的更替,核心则是对电影这一形式的深切眷恋,既像是纪念,又像是悼念。令人叹服的是,私影做法却开辟了广阔的联想空间,内容完全不是固化的,他不是关于某时某地某一文化背景下特定群像记忆的简单临 ...
王子复仇落败记
与哈姆雷特的对照耐人寻味。这个“王子”一直被克劳狄斯蒙得团团转,父亲鬼魂的归来却并未引他走向真相,反而为他的更深层次的被蒙蔽提供着材料。那象征父子和解之希望的嘉奖与礼物,却恰被指认为反映父亲之罪恶的证据。李立忠最可悲的还不是认不清复 ...
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全片观众反应最热烈的几个梗:阿那亚、贝斯手、平房人、拉播等等,乍一看确实有段子手化的倾向,不过又轻巧地避开了《永安镇》最后一部分的那种油腔滑调、抖机灵的感觉,这也许是得益于他们那令人羡慕的创作方式,不是刻意求奇而是把他们这一群人日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