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情来看,这部影片的故事相当精简,主要讲述吴磊和张子枫相识以及交往的一段过程。全片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以及跌宕的剧情,但是因为不少喜剧元素、景观性场面以及音乐的介入,变得很有观赏性,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谈谈后两者。

大家还记得两人在音乐会接吻一场戏吗?在这一场的开篇,一组镜头展示了音乐会的全貌,这组镜头没有采用卡点式的快速剪辑,也没有使用积累式的特写拼接,而是多用大景别镜头展示场景全貌,环境音也是写实性的,在身临其境的营造上做的很成功,这种仪式化奇观的展示可能和情节进展关系不大,但是影像和音乐却直击观众眼球,造成一种直观的震撼。我们可以再联想到剧情前面两人去蹦迪的场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些场面都属于有“吸引力”(汤姆冈宁语)的场面。另外,这场戏在声音处理上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方式,时而表现现场环境,时而与张子枫跌宕起伏的心情紧密结合(声音的放大,缩小,静音,音调的变奏)。

接下来我想说的是影片的非情节段落-吴磊吉他演奏,张子枫伴唱《拥抱》那一场戏。两人走进屋子,好像也没有什么进展,情节此时停滞了,但是当音乐演唱起来的时候,我却看得津津有味,此时观众不再作为缺席的观者存在,而是被代入欣赏,好像置身其中,观众的角色好像吴磊,或者是张子枫,或者是在他们旁边的第三者。由于一贯的写实性主张,这种长时间的抒情性段落在中国电影里是缺席的,甚至音乐在中国电影里也是缺席的,我们仅能从一部分商业片里看到。

影片最有“戏”的一场不是高潮段落,而是两对“情侣”尴尬的相遇。前段不失幽默,后半段更是通过声画对位营造出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趣味,作者能做到开拓影片表现手法的同时与剧情和趣味点紧密结合,实在精彩。
很久没看过这种温柔的电影了。
写于电影院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