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高诗远的电影群岛

1913年至1956年间,环球影业制作了一系列恐怖电影,在票房和评论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作品大多改编自知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以此提升其文化价值,使恐怖电影不仅停留在娱乐层面,还具备一定的文学声望。其中,1931年的《德古拉》成为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进入1950年代,电视重播进一步巩固了这些电影的观众基础,并催生了一批狂热的粉丝群体,其中不少作品被奉为“邪典电影”的代表。到了1990年代,环球影业正式确立了这些经典怪物电影的品牌化运作,通过VHS发行,使怪物形象在现代娱乐产业中得以延续。这一品牌策略带动了复古恐怖片的市场回归,还促成了诸多现代改编作品的诞生,例如1999年的《木乃伊》与2004年的《范海辛》。

狼人题材的电影最早可追溯至1941年,由小朗·钱尼主演的《狼人》奠定了银幕狼人形象的基本框架。此后,这一经典怪物形象在无数改编作品中被赋予不同的叙事风格和象征意义。2010年版的《狼人》曾试图重塑该角色,而近年来,环球影业也逐步推进旗下怪物电影宇宙的软重启,虽然部分作品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成绩,但整体发展并不稳定。

...

此次《狼人》的改编由《升级》《隐形人》的导演雷·沃内尔接下重担。他通过编剧《电锯惊魂》一举成,展现出塑造惊悚氛围的惊人能力。然而,他于五年后再度出山执导的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整个职业生涯的失准之作。

故事主角是一个名叫Blake的男人,因为父亲近期被判断为死亡,所以不得不带着妻子Charlotte和女儿Ginger回到他小时候居住的俄勒冈州,处理父亲的遗产。在途中稍微迷了路,遇到了儿时好友Derek,并在Derek的引导下,逐渐找到记忆当中的那条路。然而,在归途中,他们遭受了神秘生物的攻击。这部电影的主要部分,就是Blake被感染为狼人之后,不断发作的症状,以及他逐渐成为新一代狼人的过程。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Charlotte和Ginger需要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存下来。

影片开头与结尾着力渲染当地的自然美景,从父子转换到母女,都在强调魅力之下危险与恐惧并生。这片土地被一种名为Hills Fever的病毒笼罩,还有神秘怪物出现。但是这个美学色彩对叙事究竟产生了什么意义,“美丽”的作用是什么,都没被转换为有效的主题表达,其存在是不明确的。除非在现实生活当中,俄勒冈州代表了某种符号,击杀狼人其实就相当于赶走当地居民,从城市前来的外来者占据当地。若真有这层表达在里面,那或许可以说这种隐喻是高级的。

...
...

影片开头铺设的父子关系,带有强烈的父权制压迫感。童年时期的Blake生活在父亲的严苛控制之下,接受近乎军事化的训练。Blake的父亲是一个极端的生存主义者,他必须严格执行父亲的命令,并称其为sir,否则便会遭受斥责。

...

成年后,Blake生活在现代都市,成为一名作家,并且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看似拜托了父亲的阴影,远离丛林和野兽的袭击,但是父亲的影子依旧根植于他的行为模式之中。他对女儿Ginger的管控显露出与其父亲相似的暴力倾向,焦虑、不安、强烈的控制欲,成为这对父子在不同环境下共同的性格特征。Blake的父亲是丛林中的冷酷硬汉,而Blake则是都市中的焦虑者,尽管身份截然不同,但潜藏的暴力和怒火却一脉相承。

...

本以为影片会进一步探讨原生家庭的影响与父权在代际之间的延续,然而当一家人抵达俄勒冈州后,这条叙事线索戛然而止。Blake与父亲的矛盾、他与妻女的关系、代际暴力的传递等议题,最终只是狼人设定的背景板,与核心故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关联,削弱了电影的情感深度与主题的连贯性。

当一家三口在路途中遇见Blake的旧日好友Derek时,妻子Charlotte显得异常紧张,反复要求Blake赶快离开。然而,这种紧张感的来源并未得到有效解释,似乎仅仅只是单纯因为Derek持有枪支。Derek的行为亦显得极其怪异,他对Blake说话的语气,像是他已经占领了Blake的房产。在车上说出令人不安的话,种种细节都在暗示他可能与狼人或某种更大的阴谋有关,甚至一度以为他要在车上把他们一家三口杀掉。

结果,最终的答案就是最简单的那个!Blake确实走错了路,而Derek也仅仅是一个普通人,他在遇到狼人袭击后迅速下线,唯一的作用便是让Charlotte在结局能够捡到他的枪,妥妥的工具人。这种处理方式削弱了悬疑的层次,让Derek这一角色的塑造流于表面,未能真正推动剧情发展。

...

电影在视觉呈现上也存在较大问题。过度昏暗的摄影,使得大量关键场景难以辨认,影响观众对叙事的理解。尽管恐怖片通常依赖黑暗来制造未知感,但合理的光影调度是前提,观众必须在视觉上清晰地感知威胁的存在,这样才能产生紧张感。但是这个片子是纯黑,而且从头黑到尾,原本可能精彩的恐怖瞬间压根就看不见,严重影响观影体验。

...

当然,影片在某些视觉设计上仍展现出一定的创意。例如影片时常采用长镜头,在狼人视角与人类视角之间转换。当画面切入狼人视角时,影像变得清晰明亮,但语言却变得模糊难懂,而当镜头回到Charlotte的视角,画面再次变暗,语言恢复为英语,做到了用镜头调度来展现了人类与野兽之间的感知差异。

...

此外,雷·沃纳尔作为资深恐怖片导演,仍在本片中零星展现出一定的惊悚叙事技巧。例如,他利用挡风玻璃的模糊、温室塑料棚顶的透明等元素,设计出具有压迫感的恐怖场面。甚至,他还致敬了《电锯惊魂》中的锯腿桥段。

可是影片始终没有去尝试解决一个终极问题:狼人是什么?狼人与父亲之间有什么关系?狼人本应是富有象征意义的怪物,代表着人性与兽性的交错、理性与野性的对抗。可是这部片子并未赋予狼人足够的戏剧张力,而是将其降格为纯粹的“丧尸化”生物。狼人失去了作为个体的挣扎与痛苦,沦为单纯的威胁性存在。

如果影片最终想以Blake让Charlotte亲手射杀他作为人性的表达,那么这一主题完全可以应用于任何怪物设定,好比丧尸电影早已多次使用这一桥段,并无特殊性。狼人作为一个经典的恐怖电影形象,本应承载更复杂的心理和社会隐喻,这也是其最大的价值所在,但本片的处理方式未能挖掘这一意象的独特性,使得狼人形象的塑造显得苍白无力。

...

个人评分: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