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
今年北影节,押井守1995版《攻壳机动队》成为出票 TOP 1 的电影。
27年过去了,它对“生命”的探讨依然超前,它开创的义体、数字雨、东亚街景等视觉标杆,依然是史上最精彩的赛博朋克表达之一。
本期节目,我们重温经典,分析押井守的创作秘笈,以及本作如何展现对生命演化的态度。
1995版《攻壳机动队》最大的魅力是世界观呈现。
27年后回望,与《攻壳》系列其他作品相比,它故事性很弱,主线简单清晰地聚焦于素子的自我身份认同,最终与傀儡师结合,拥抱新的生命形式。
其他角色高度工具化,观众最强烈的记忆,是气氛,光影,悠悠的谣曲和押井守的城市景观。
押井守抓住电影这一媒介独特的视听优势,按「世界观>故事>人物」的思维创作了《攻壳》。
基于士郎正宗的原作,他希望呈现一场「现代困境」——近未来,技术赋予了生命新的可能,也改变了“人”的定义——我是谁?我如何确定自己的身份?这是一个人人都面临身份认同的世界。
“这个过程并无好坏之分。我试图捕捉这种离经叛道的情绪,而这部影片就是探讨的结晶。”
那么,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怎么样的时代?发生在一座怎样的城市?那里充斥着什么样的色彩?生活着什么样的人?
押井守在香港采风大为震惊:金融街隔壁就是鱼市,“这里只有「当下」,是个马不停蹄的地方。人们过去不曾有过半点闲心和玩乐的态度。这座快节奏的城市,强调的就是「现在」。”
“香港带给我的感触决定了全片的走向。”
95版动画这段长达3分钟的街景,仍是史上最精彩的赛博朋克表达之一。
东亚阴雨中遮天蔽日的唐楼,素子穿行在充满“人”的气息的街道,广告挤满视线,橱窗霓虹明灭,孩子们打伞放学,跑过川流不息的高架桥……
这里,人是孤独的,也是被包围的,在技术蔓生的世界里奋力生活。押井守(和川井宪次)呈现的“未来”,绝非生硬枯燥的臆测,而是充满温度,栩栩如生,仿佛亲历。
押井守捕捉到了这种「生命力」。
“那些讨论完,再是故事,最后是确立草薙素子这个角色......因为是按这样的顺序来思考的,所以那部作品才能做好。”
因此,《攻壳》的真正主角是世界观,而不是公安9课或素子。在这样的世界里,押井守探讨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新生”,一个是“融合”。
新生,是指从数据海洋中觉醒的新生命:傀儡师。
傀儡师游离于人类价值观之外,ta借用《圣经》对人类“忒修斯之船”式的执念发出质疑——生命的连续性是否重要?
「人依赖记忆而活,但记忆就像是虚无的梦幻。记忆可以随意改造的时代,你们应当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
素子也是“人类的新生儿”,义体化程度最高,除了脑和部分脊髓,身体其他部分皆为可替换的零件。她徘徊在人与非人边缘,像婴儿般展现对新世界的好奇与迷茫。
当生命被技术延伸,她的义体宣告着新的审美和价值观——赛博格之美、中年之美、机械之美。
名场面1:片头义体组装,素子的诞生被押井守类比为“维纳斯的诞生”
名场面2:手拆高达&水中格斗,战斗中的身躯展现了非人的性能与力量
名场面3:潜水,水中的素子如同羊水中的婴儿
素子的义体性别特征模糊、四肢魁梧、功能至上,她对物理身体的损伤毫不在意。
同时,这个世界也有对物理躯体抱有传统观念的人,比如巴特。他代表着自然人对“躯壳”的典型反应:看见素子更衣要避嫌,义体受伤了第一反应是找件衣服披上。
融合,是指人类与新生命形态的结合,即素子与傀儡师的结合。
素子认为,对生命来说,单一化是死路,必须不断去旧纳新,不断进化。因此,她选择与傀儡师合为一体,跃入无尽的数字海洋。
押井守用来探讨生命议题的,还有《谣》这首歌。他用刻意仿古的《谣》赞美新生,在配器、歌词、节奏上不断呼应“生命进化”。
「《攻壳》的主题是“记忆决定一个人是谁”,那么搭配的音乐就该是我们这群人的“记忆”。为此,鼓、民谣、和语 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鼓:作曲家川井宪次的童年记忆,人类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如同心跳
人声:传统唱腔“鬼音”,一种神乐
和语:参考《万叶集》写出来的
这首《谣》(及其变奏《傀儡谣》)成为赛博朋克作品的标志性旋律,乍听凄厉恐怖,其实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若吾起舞时,皓月亦鸣响」
「神降合婚夜,夜明虎鸫啼」
歌词说的是,既然人与人的结合会受到神赐,那么,人与机器的结合也值得祝福。
在《攻壳机动队》里,押井守以极强的驾驭能力展现了对生命的不同态度。
“我见过战舰在猎户座边缘熊熊燃烧”,押井守站在《银翼杀手》这座巨人的肩膀上,向大银幕抛出了东方人的未来想象,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是什么定义了我?
他的视野极度开阔:无论如何,生命都要走出去,接纳新的形态。
“网络无限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