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阉割的男根形象被库布里克以一种精细的缝补方式用电影的媒介呈现了出来。
与《乡村牧师日记》一样,库布里克对文学原著的改编选择使用了以一种“说书人”的第三画外音插入来进行主宰性的叙事,这一方面把文学所具像化的内容,用精简的形式搬上了荧幕,另一方面更加深了“这是一部电影”,不断地通过第三语音打断了观众对其空间整一的妄想,时时刻刻让我们被库布里克牵着到了一个纯粹的艺术第三世界,仿佛影片的中止甚至剪切都成了一段梦境的结束。这在一些糟糕的导演身上会成拙劣的表现手法,但配合上库布里克对电影戏剧节奏的精准把握,让冲突不断接踵而至,反而成了神来之笔。每当我们听到画外音进入,我们并不排斥而是顺其当然地将其视作一段寓言的展开。
有关其片中的“男性”角色塑造更是巧夺天工。每当我们把这些前现代的艺术作品重现在现代的时候,我们非常苦难获取观众的理解,这一点必然是归咎于历史意识形态的运动,以及陈旧封建的笔触给我们带来的反感,但库布里克在此点上下足功夫。我们从开篇那阉割般的Barry塑造就能感受到,其改编已经有了相当了得的进步,而在第二篇,对上流阶层布林顿公爵那去魅化地塑造更是不可缺少的一笔。这不仅让老旧的文学原著再度容光焕发,也让其具有更别样的时代意义,而这时代意义在不少保守主义的历史学者眼中被层层包装附上了“贵族”色彩,库布里克则是致力于剥去这一层层皮,通过男版包法利夫人的情节为我们再一次言说电影艺术的伟大。
我想库布里克有意为之,一位平淡出身的贫农为了阶级越迁,而最后导向的是一个包法利夫人式的悲剧结尾。这是一个警示,一个宣言。我们在包装精美的视听语言与莎士比亚式的表演下看到的是这些王权贵族的丑陋和不堪,以及所谓阶级越迁最后带来的Karma。
这作品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了别样的意义,一方面其出色的技术表现,放置当今是具有批判性意义的。同样对比2020后的作品,优秀的工业设备带来的却是不少充满着倒退,反动的色彩。其关键的戏剧性内核更是为我们每个人敲响了警钟。
不能用双唇读出的语言,必然是灵魂的心声。(结尾林登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