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 Cowie 和 Jörn Donner狂捧之作,也被称为伯格曼生涯转折点,其本人在厕所看早报的时候意外发现制片厂在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投递了戛纳电影节(多少有点装逼)。但我感觉还真不如《小丑之夜》和《不良少女莫妮卡》(非常)。
两位对其的赞赏多半是对其台词和演员的塑造最后导向的意外的严肃的、戏剧的效果。但Eva Dalhbeck和Gunnar Björnstrand本身优秀的喜剧表演基础就已经在WAITING WOMEN和A LESSON IN LOVE里面早有表现,而且更好!为什么要在这一部起两人合作并非密切的作品里多加褒赏。根本上我认为是Pete Cowie 和 Jörn Donner对商业上的追求,从两人CC采访中就可以听出,他们似乎多是着重,这部作品是多么的把伯格曼带出名了,进了戛纳,商业化了,感觉就像一个老板对一位天赋异禀的员工终于花心思到帮他挣钱上的赞赏。
当然这根本上好像也只是后人的臆想,伯格曼自己似乎根本毫无意识,歪打正着拿了戛纳(装逼),他爹作为瑞典教会高管怎么会因为生机而担心这些粗毛小事儿呢,况且伯格曼的《不良少女莫妮卡》早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不免让人呢感觉是一处双簧。伯格曼不喜欢喜剧在打扰伯格曼里伯格曼又和采访里开始精神分裂了,说自己讨厌拍喜剧,很讨厌这个作品。而采访里却说“这个作品让我有了创作自主性,我现在也很喜欢他”这简直是电影工业的一大奇观啊。
这也是看过来伯格曼最好莱坞的作品,我仿佛在看好莱坞Rom-Com!这是多么糟蹋了一位位瑞典国宝戏剧演员,这让他那些话都显得虚伪,所有褒奖都成了迎合工业的话!这也是伯格曼最不自己的一个作品,片中的出轨成性和混乱的关系,以及闪回片段的消失,这怎么来说都不符合一部伯格曼的作品。但却成了他的转折点,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导演学习第二课“如何融资当导演必须要学会跪着吃饭,跪着赚钱(即使伯格曼在1952年已经是一个出名的戏剧导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