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想摧毁一切的,是愤怒。」邱礼涛想表达的,在开头已经说得明明白白,没有半点要隱藏的意思,但这样的表达放在本片这样的故事里,我並不觉得有多么地敏感。事实上,在香港的政治语境下,控诉制度並不一定危险。建制派也控诉制度,甚至可以说更想改变制度的其实是建制派。如今的制度很多都是英国人留下的,对於现政权希望的全面管治而言,掣肘太多了。最近有建制派政党甚至公然提出「变革香港」这样的口號。那么,这部片子如果是在香港风波后才开拍,是不是就凉了半截?真的不见得。

刘德华这个角色的动机,两次转变都动机不足。警队对他確有不公,但也不至於令一个人愤怒到要炸毁一切,只是炸毁警察总部,倒还说得过去,像博士炸教育局,理由就充分很多。正因为主角的动机不足,所谓的控诉制度(且仅仅是警队內部人事安排),这就因此显得牵强很多甚至有点中二。如果非要对照现实,现实中人民愤怒的原因显然要复杂很多。现实的愤怒更多是来自制度的崩溃,而不是制度的不公。

警察的形象在本片中也是相当正面。有朋友认为选了「奸人王」郑子诚来扮演警务处处长,是有所指涉,但问题是这个警务处处长除了对主角的人事安排欠缺人情味和担当之外,其实没什么毛病。恐袭当天,一哥是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还亲自看IFC的建筑图纸,绝对称职了。片中港警也是一个个英勇有为,行动迅速且专业,唯一因「制度不公」而变了恐怖份子头子的,也因为植入记忆而回心转意了(儘管他发现自己其实是被骗),最后还成了悲剧英雄。

戏当然好看,全程几乎毫无尿点,一路高潮到尾,除了CG比较假之外,没什么可以嫌弃的地方。我也相信邱礼涛是有表达慾望的导演,但无需过度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