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但并不纯粹。因为我们不像蚂蚁、蜜蜂这样是拥有凌驾于个体之上的集体意识、完全的社会性动物,我们拥有个体思辨能力。假如把蚂蚁单独隔离起来,他们根本活不下去,但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有充足的水和食物,我们完全可以活下去,如果再足够的娱乐活动,那就更好了。
电影《传染病》,一部很不希望出现、但又十分应景的作品,看了下发现这片以前看过,还有DVD,但印象寥寥,您就知道这片的观影有多么一般了。
没错,作为电影,尤其是将其当做灾难片或者惊悚片来看,本片并不能服众,所以我当时根本看不下去。这部耗资6000万、群星云集的作品,当年北美票房仅有7500万,那一年华纳凭借《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2》斩获年度票房冠军,但业绩却被两部电影拖了后腿,《传染病》是一部,另一部是《绿灯侠》。
但是,联系现实,这部电影却相对专业且详实的为我们呈现了这种危机现实中蔓延的可能性和方式性,也只有在如此的环境下,我们才有此体会,电影就是这样魔幻,尽管我们能分得清故事片和纪录片的区别,但有时候对于这种虚构事件的呈现,纪录片也未必能达到如此的效果。
所以看完电影,想起了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的特殊性,我们人类其实同时具备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生物性),这样的特征,决定了我们的确比蚂蚁们拥有更高级的在自然界继续生存的能力,终究而言,人具有违背*社*会*性的能力,说白了,人类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相互关联的,但也是相互对立的。
尤其是碰上这种社会性突发事件,社会属性被强制放大,而我们的自然属性,我们的思辨能力,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一定导向作用。
就拿电影裘德·洛这个角色来说,一个网上“卖药”的大V,电影对这个角色的塑造非常模糊,也是导演有意为之。
这写博客的角色,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媒体,但他却自认为是记者。起初他的定位是一幅揭露黑幕的正义之士形象,曝光了一堆“事件”(其实听风就是雨),并告诉粉丝,连翘这种药物,可以抑制疾病,并且带了一波节奏。
电影中他还拍小视频,展示发高烧的自己,吃了连翘之后“痊愈”,但看到最后我们可以怀疑他得的只是普通风寒。
所以最后,这个角色与高层谈判,直接表示自己就是为了牟利而已,还搬出了1918年西班牙流感,有人从中发家致富的例子,所以他做得心安理得。
裘德·洛饰演的自媒体,拥有粉丝无数大V,再加上长了一张正义感十足的脸,在电影中的危机时刻,直接带了一波节奏。
电影中并没有说明这起莫须有的治疗方案产生什么副作用,有关部门人士只是表示为了应对这起事件多花了450万美元,最后都进了这个人腰包,最后他也是“全身而退”。
他的结局不是重点,电影对这个角色的描述,只是突出在这个“新闻自由”的时代,如何权衡新闻价值和媒介道德。
电影中这个事件,恰好联系起“双黄连”事件。
网上发了一个告示,短短两个小时,各大药铺和网络药店,双黄连已被抢购一空。
我们暂且不说,这玩意到底有没有用,但可以肯定的是,假如真的得了肺炎,吃这玩意没用。
或许有人也会说,这是为了预防啊。那么我可以告诉各位,只要你不是得了HIV,这种广谱抗病毒类型的药物,都有抑制病毒的功效。
我们的藿香正气、连花清瘟、板蓝根都是可以。
而此时,人类自然属性的思辨能力,到了这个时候,就会体现出来了,其实双黄连就是“安慰剂”而已,可以买,可以囤,但一定要认清其产生的作用,是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体,自然属性功能性的体现。
否则,那就集体意识凌驾于个体意识的蜜蜂、蚂蚁没什么区别了。
所以电影中,裘德·洛并没有胡说八道,只是钻了个空子而已,人家就是清热解毒的,你不能说人家没用。。。
而《传染病》之所以列这条线,就是为了突出网络在新时代对平面媒体造成的冲击和对社会的影响之巨大和快速,以及网络使用者在传播信息时极容易出现的救世主情节和利益导向。
这也是《传染病》这部电影核心要讨论的目的之一。
导演史蒂文·索德伯格拍独立电影出身,拍过《毒品网络》这样的写实电影,但也能拍《十一罗汉》这样的商业大片。但在《传染病》中,导演自己似乎也没找好自己的定位。
从视角和故事推进的角度,导演应该是要拍“病毒版的《毒品网络》”,但问题出现了,作为灾难电影,病毒蔓延,并不像其他灾难那样具备“可视化”的场面,而作为惊悚类型的电影,病毒传播又不会产生毒品蔓延这样具有公共认知性的恐慌,除非像这样在现实中亲自经历。
这就导致《传染病》在病毒蔓延的呈现方式和推进效果是不佳的,这一点远不如韩国的《流感》。
但话又说回来,索德伯格用只言片语的镜头,已经传达给观众通过接触,病毒无孔不入的细节,几个镜头还是能传递出那种恐慌感 而在危机环节上也是点到为止,仅用了几个空镜头和桥段呈现,这一点也不如《切尔诺贝利》照顾周全,因为这不是该片的核心。
《传染病》真正要表现的,正是在这样极端环境下的众生相,这要比《流感》强。
又比如劳伦斯·菲什伯恩这个角色,前半段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政客不像好人,而且出现了他假公济私的情节,但是最后,他把留给自己的疫苗,分给了清洁工身体虚弱的儿子,自己则带着一个手环,表示“我已经接种疫苗了”,算是善意的谎言。
跟裘德·洛一样,他也是一个前后颠覆的形象。
还有玛丽昂·歌迪亚这条线,起初她是追寻病毒线索的,结果演到一半,这个角色就被“绑架”去照顾孩子们,这条线索也是无疾而终。但她最后的举动,表示她没有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而马特·达蒙的父亲形象,则代表了在这样极端环境下,一名普通父亲所能做的事情,他压抑了情感、还棒打女人棒打鸳鸯、去邻居家偷枪,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而其免疫体的设定,大概也是一种理想化的诉求。
《传染病》是很写实的,虽然对于病毒的传播途径含糊其辞,只是说了接触传染,而呼吸飞沫和空气传播都没突出,所以电影中在公共场所有的人戴口罩,有的人啥事儿也没有。而且对于危机和恐慌的渲染,本片做得也不充分,最起码抢购物质、隔离的人们如何生存等环节,电影没有突出。
但写实之处,不是展示极端环境下的人性,也不是突出人的大公无私,在于对事件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化。
全明星阵容给了普通观众“认熟脸”的机会,不至于被众多角色绕晕,当接触变成致命,对于社会性动物的人类来说,最可怕的是,我们都对内心怀着深深的恐惧,因为我们社会性的规律被打破,人人自危,我不知道事件下一步会怎样,也不知道我们自己下一步会遭遇什么,就像迷失方向的蚂蚁,失去了社会属性的庇护,所以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带来恐*慌
所以才会出现双黄连这样的“安慰剂”。但也不能抨击这些行为,因为这是社会属性的体现。
但我们比蚂蚁强的一点,就是我们的自然属性,可以完全剥离社会属性,也可以反哺社会属性,二者相辅相成,又彼此对立,就看我们自己喽。“翻译”过来,就是可以完全利己,也可以众志成城,但一定要有主观判断。
这是一部写人的电影,也只有如今我们现实中经历了类似的事件,才会体会。
所以本片也算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因为在同类作品中,想看事件影响和过程,去看《切尔诺贝利》,想看小人物在事件中的遭遇,去看《流感》。想看人类在这样事件中的众生相,就看《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