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的「我們」出發對過去創傷進行溯源,但不同角色所道出的「言葉」又那麼“重”——因為在少女們所希冀的“迷失”、對美好過去的留戀裡,一種對于未來圖景不确定性的擔憂,始終存在于情感與影像的每一處縫隙内,而讓諸多正在發生的“現在”較之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過去”、配合角色們的行動遁入不穩定的流變。讓我癡迷的點在于本作對「我們」的書寫從未具有單純的時态,而是如同腦内美好的記憶般飄渺,尖銳的指向青春期對于改變的抗拒,以及必須到來的和解與傷痛。因此當燈在ep3裡望向鏡中自己——迷失自我的嬰兒在鏡中尋回個體的存在,承接并帶動着少女的肢體,作為一種拉康式的影像書寫,得以鮮明的指引着「我們」那不确定的現實朝「うた」的詩之歌流變。而類似《詩超絆》中的念白作為一種表現形式在現代流行音樂中也并不少見,例如日本樂隊amazarashi的不少單曲(我自己第一次接觸類似的歌也是他們的《遺書》)與國内海朋森的《成長小說》。所以于我而言,ep10用一場乍看有些“反理性”的Live解決樂隊衆人的諸多矛盾與沖突反而顯得是如此亮眼,因為詩超絆“我們的「うた」”,在喚回人類最原始而直接的情感溝通的同時,恰巧道出了“語言”本身在描述“世界”乃至諸多終極命題時力所不及的“局限”——故後續的改變的決心和詩歌所描述的「世界」邊界在舞台上被堅定訴諸“うた”時,其所互文并呈現的風景是如此疼痛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