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認識這樣的家庭,所以在幾年前開始關注多動症,近期看完幾個紀錄片,以及網上的視頻和文章,發現很多對多動症和閱讀障礙的理解,都有很多誤區。閱讀障礙和多動症,都源于腦神經發育異常,無法自愈,需要盡早識别及幹預,否則影響一生。這類群體,在工作中,也需要知道如何自我調整。希望分享一些觀察和知識,關于:病因,自測,幹預,國内外的正規治療機構。

适齡兒童中,5-8%患有閱讀困難,他們被認為是笨或者懶。

他們智力正常,雖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但成績仍遠落後于同齡人水平。

閱讀障礙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難以完成學校的任務。

通常孩子的困難可能會在一年級到二年級變得非常明顯,表現為突出的識字困難,他們對字不敏感,大部分字怎麼記都記不住;看字時讀不出來,朗讀、寫字、聽寫等都很困難,讓家長覺得非常痛苦,天天晚上陪着孩子做作業,有時晚上好不容易學會了,第二天早上到了課堂上還是不會。

——這部分兒童被稱為閱讀障礙(dyslexia)。

閱讀障礙是一種源于腦神經發育異常的一種特殊學習障礙。

國際閱讀障礙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Dyslexia Association)指出:閱讀障礙存在着特定的神經生理學缺陷。

閱讀障礙,無法自然痊愈,需要盡早識别和幹預。

國外研究表明,要取得相同的效果,在高年級進行幹預比在低年級進行幹預投入的教學時間要多幾倍(四年級2小時/幼兒園0.5小時)。

一、閱讀障礙是一種源于腦神經發育異常的一種特殊學習障礙。

Gaab 博士與同事 Nicolas Langer 博士和 Barbara Peysakhovich 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該研究發現,讀寫障礙者往往早在嬰兒期就開始表現出困難的迹象。

Gaab 研究室 2012 年的研究發現,有讀寫障礙家族史的前閱讀期兒童(pre-readers,平均 5.5 歲)的磁共振成像(MRI)顯示了大腦左半球有所不同。“從幼兒園的第一天開始,這些孩子學閱讀的能力就已經比其他孩子差了。”

《大腦皮層》雜志(Cerebral Cortex)報道,該研究實驗發現了兩組嬰兒大腦的弓狀纖維束有所不同。弓狀纖維束是大腦裡面的一束纖維,連接後皮質(負責映射聲音和文字、字母識别)與額皮質(負責整合和理解後皮質的信息)。

...
嬰兒的弓狀纖維束

左:有讀寫障礙家族史嬰兒的弓狀纖維束

右:無讀寫障礙家族史嬰兒的弓狀纖維束

(DTI 掃描)

圖像的詳細分割顯示,在有讀寫障礙家族史嬰兒的弓狀纖維束上,某些區域的纖維(下圖中的紅色部分)一緻比普通孩子的更缺組織性。

...
讀寫障礙家族史嬰兒:弓狀束上某些區域的纖維缺乏組織性

從以往的研究中得知,如果一個人的弓狀纖維束受損,他的語言表達與接受能力、語音加工處理能力都會出現問題,而這些都是關乎能否操作一門語言聲音的能力,也是學習閱讀的一個關鍵能力。“對于那些有讀寫障礙家族史的嬰兒,遺傳基因可能在出生前就幹擾了他們的弓狀纖維束正常發育。”

據研究,通過及早的有效幹預,50-90% 的讀寫障礙兒童可以發展出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有研究顯示,及早幹預還有助于大腦左半球白質纖維束的正常化。不過,雖然公共健康研究一直在倡導讀寫障礙的及早幹預,但很多學校還是因缺乏測評和幹預的資源,而回避針對讀寫障礙孩子的篩查。

(對閱讀障礙的研究,在西方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在閱讀障礙的評估、幹預以及政策支持方面,相對比較完善。但仍然無法讓所有學校都在早期進行篩查、評測,在國内問題更嚴重。)

二、閱讀障礙和多動症都具有遺傳性。

閱讀障礙和多動症都具有遺傳性。

如果父母有讀寫障礙,孩子有讀寫障礙的概率會上升到 50% 。

Gaab 博士說,“當然,也并不是說要給每一個幼兒園的孩子都做腦磁共振成像。但是如果家族中有讀寫障礙者,最好還是花 5 分鐘做個 DTI 掃描,看看孩子是否有此風險,以便及時采取幹預策略。

原文:For dyslexia, writing is often on the wall from birth

來源: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2015/12/7)

翻譯:Kelli Hogue

三、 閱讀障礙和多動症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多動症(ADHD)和閱讀障礙(dyslexia)是兩種不同的問題,這兩種異常可以分别存在,也可以同時存在。

多動症共患閱讀障礙患病率高達20%-40%。

區分這兩種問題的不同很重要,因為病因不同、核心問題不同,因此幹預的方式也不一樣。

四、家長或老師應該如何識别閱讀障礙的孩子。

閱讀障礙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難以完成學校的任務。

通常孩子的困難可能會在一年級到二年級變得非常明顯,表現為突出的識字困難,他們對字不敏感,大部分字怎麼記都記不住;看字時讀不出來,朗讀、寫字、聽寫等都很困難,讓家長覺得非常痛苦,天天晚上陪着孩子做作業,有時晚上好不容易學會了,第二天早上到了課堂上還是不會。

比如會有這樣的情況:

“P”讀作“b”

“午”讀作“牛”

“誘”讀作“秀”

“仙”讀作“神”

“海水”讀作“海洋”……

下面列出了閱讀障礙孩子的典型表現。以下10項中符合6項及以上,并持續半年以上,孩子有可能存在閱讀障礙,需要找專業的機構對孩子進行診斷。

一、語文成績顯著低于同班平均水平;

二、讀得慢且吃力、閱讀後不理解内容;

三、閱讀時容易跳字、跳行;

四、不喜歡朗讀,朗讀時落字或容易讀錯字;

五、書寫慢,容易寫錯字。比如丢偏旁,字的左右結構颠倒;

六、常常記不住日期或名字;

七、平衡感不好、小肌肉動作笨拙;

八、逃避需要大量閱讀的任務,避免讀長篇小說或其他文字材料;九、自尊水平低,對自己沒有信心;

十、學習外語吃力。

對閱讀障礙的研究,在西方已經有上百年的曆史,在閱讀障礙的評估、幹預以及政策支持方面,相對比較完善。

而我國的研究起步較晚,公衆對孩子的相關問題,了解更是非常有限。

我國的香港相對早一些,幼兒園及中小學中文讀寫課程并開發了相應的教材,對教育行政人員和全港中小學中文教師都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可以在線使用。

《香港小學生讀寫困難行爲量表(第二版):適性測驗版》

https://hksld.eduhk.hk/onlineassessment/primaryform

...

如果懷疑上初中的孩子有讀寫障礙,又不知從何下手評估,可以通過這套香港現在用的《香港初中學生讀寫困難行為量表》

...

https://hksld.eduhk.hk/onlineassessment/secondary

請務必注意:網頁自動輸出的結果僅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不能作為判定孩子是否有讀寫障礙的标準!專業的診斷須由具備資質的專業人員使用标準的評估工具進行,如此全面評估之後才能确診一個個體是否有讀寫障礙。

該行為量表列舉了有讀寫困難的初中生多方面的特征。家長或教師通過評估孩子出現這些行為的頻率,可以初步把懷疑有這些困難的學生甄别出來。亦可根據行為量表的題目,深入了解孩子在不同範疇的表現和所遇到的困難,作進一步的觀察和跟進。

以香港為例,隻有在官方登記并獲得公開許可的臨床心理學家(Clincial Psychologist)或教育心理學家(Educational Psychologist),才有資格使用标準評估工具,對讀寫障礙進行診斷。

五、閱讀障礙的孩子長大了,就沒事兒了?閱讀障礙無法自愈。

雖然有5-8%患有閱讀困難,但其中許多人仍然沒有确診,也很少或沒有接受過适當的幹預服務。

對于一些從未被診斷出讀寫障礙的人來說,該障礙是一種潛在的缺陷,它可能導緻就業不利、難以适應學術環境、工作困難和自信心下降。

我搜索了一下,網絡上因為自己長大後發現,患有閱讀障礙和多動症的成年人,其實并不少。且大都是因為孩子時期,并沒有得到及時幹預,在成年後,問題已經給生活帶來了困擾,才通過專業機構的确認。他們正在積極的自我調整。

這其中,有一部分的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是有遺傳性的,從他們父母,家族,就可以得知。

其中一部分人也在呼籲,在生孩子這個問題上,必須更加謹慎。

成人閱讀障礙自我評估測試:

如果以下問題,你有 7 個或更多的回答為「是」,則可能有讀寫障礙。請考慮從專業機構那裡尋求咨詢。

1. 你閱讀速度慢嗎?

2. 你在學校的時候學習閱讀有困難嗎?

3. 你經常要讀好幾遍才明白句子的意思嗎?

4. 你不喜歡大聲朗讀嗎?

5. 你在閱讀或寫作時是否會漏掉、調換或添加字?

6. 你是否發現,即使經過檢查,您仍然會拼寫錯誤?

7. 你在閱讀時發現很難發出不常見的多音節詞嗎?(主要指英文、等拼音文字)

8. 你更喜歡閱讀雜志、短文而不是更長的書籍和小說嗎?

9. 你是否覺得學習外語非常困難?

10. 你是否盡量避免需要大量閱讀的工作項目或課程?

六、你可以找誰尋求幫助。

紀錄片《我不是笨小孩》中提到,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 教授 舒華,國内第一位研究讀寫障礙兒童的。學院有針對閱讀障礙的研究課題組,影片中的孩子,應該都來自這個課題組,有遇到相關問題的,可以聯系一下這位教授。

最後:想了解多動症的,可以看我另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