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希胖的影迷,看到這部《希區柯克傳》,非常開心。這部書可以讓我更加貼近大師,揣摩大師的思想世界。

希區柯克被稱為“緊張大師”,他的影片充滿了意料之外和懸而未決。在希區柯克的電影中,世界充滿了不确定性,令人戰栗、驚恐,緻命而又無法預測。這個世界引發着焦慮和迷惑,永遠處于一種岌岌可危的狀态。

...

希區柯克幾乎與電影同時誕生。1899年,希區柯克出生在英國倫敦東部的萊頓斯通,距倫敦8000米。在他六七歲的時候,搬進了倫敦東區,成了一名真正的倫敦人(cockney)。

13歲時,希區柯克考取了倫敦郡議會海洋工程與航海學院,學習機械和聲學。15歲時,他到了一家生産絕緣電線的電纜的公司,在銷售部門擔任技術人員。

1917年,到了該應征入伍的年紀,他因為過于肥胖,被分入“C3”等級,而被免去了義務。

...

希區柯克(約1955年)

他報名進入倫敦大學金史史密斯學院藝術系的夜校學習。後來,他對弗朗索瓦·特呂弗說:“我在藝術學院裡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世上是沒有線條這回事的,隻有光與影。”

1919年,他從銷售部調到了廣告部。

1921年4月,他成為優-拉斯基公司的一名全職員工。之前,他一直給這家公司做兼職。這家公司的業務是給派拉蒙公司提供影片。他在這家公司負責美術字幕部門。

1924年秋天,希區柯克被派往德國拍攝電影。在這裡,他遇到了F·W·茂瑙,他是默片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希區柯克回憶:“是茂瑙教會了我如何不用字幕講故事”,“你在片場看到什麼根本無所謂”,“真正重要的是你在銀幕上看到什麼”。

...

F·W·茂瑙

在1926年開拍的《房客》中,他首次以客串角色的身份出現在自己的影片中,他背對鏡頭出現了兩三秒鐘。他試圖讓人們注意到他的存在,他在提醒觀衆,他才是掌控他們能看到什麼的那個人。

希區柯克不在乎角色的複雜性,卻對奪人眼球的場景和畫布情有獨鐘。這是他電影的視覺源泉。他不是在創造一個與電影院外的世界分毫不差的真實世界,而是在精心營造一場騙局。

拍攝《拳擊場》時,希區柯克28歲,電影大獲成功。人們把這部電影視為英國電影的拯救者。

1934年,《擒兇記》上映 ,這部電影中用到了後來被稱為“麥高芬”的技巧。這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工具,一種讓故事和人物運轉起來的方法,就像片中刺殺國外領導人這一企圖,觀衆對它本身興趣不大,或壓根沒有興趣,它僅僅是影片中所有活動的一個借口而已。

弗朗索瓦·特呂弗這樣形容希區柯克,他是一個“神經質”、“充滿恐懼”、“非常容易受傷”的人,這使他成為一個“焦慮藝術家”,他把自己的焦慮投射到銀幕上,在他的電影裡,恐懼成了日常生活中固有的一面。

...

弗朗索瓦·特呂弗,1967年

他在好萊塢的第一部影片是《蝴蝶夢》,這部電影受到了制片人塞爾茲尼克太多的介入。現在很難看出來,哪些部分出自導演之手,哪些部分是出于制片人的命令。後來導演自己說:“這不是一部希區柯克的電影。”不過電影獲得了巨大成功,獲得了1940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希區柯克在1941年導演了電影《深閨疑雲》,在拍攝男主給妻子送去可疑牛奶這場戲時,為了更加突出懸疑的氛圍,往牛奶中放入了一個小燈泡,在昏暗的樓道的襯托下,白得發光的牛奶更加引人矚目。

《辣手摧花》是希區柯克最滿意的一部電影,于1943年初公映。1942年11月,他加入了二十世紀福斯公司。

拍攝《美人計》的時候,希區柯克第一次拿到了最終剪輯權,《紐約客》評論說,這部電影是“一個令人愉快的例子,說明當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在全力以赴的時候,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1954年上映的《電話謀殺案》是一部3D電影,希區柯克使用大得像房間一樣的攝影機拍攝。他用3D用得很克制,他堅信3D遲早有一天會失去其魔力。

...

《後窗》,1954

《後窗》是希區柯克為派拉蒙拍的第一部電影。該片的布景在派拉蒙片場18号攝影棚搭建。這一布景包括一片有31套獨立公寓的住宅區,其中8套房間配備了齊全的家具,同時包括防火梯和屋頂花園以及一條通往街道的小巷。整個布景高40英尺,長185英尺,共有50人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搭建完成。《後窗》是一部關于偷窺和懲罰的電影,上映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後來被美國電影協會評為美國曆史上最好的一百部電影之一,事實上,他有四部影片入選。

1955年4月20日,在翻拍自己的《擒兇記》上映後,他來到了洛杉矶的聯邦法院,成為了一名美國公民。同時,他保留了英國國籍。和他合作的英國演員更注重具體的文化和社會環境,并紮根其中。而美國人往往更抽象,他們不受社會關系的束縛,生活在一種巨大的、漫無邊際的空間裡。

1955年10月2日,他主持的《希區柯克劇場》開播了。這個劇集長達七年,之後又續播了半年。這給他帶來了驚人的财富和名望。

...

《群鳥》,1963

1956年上映的《伸冤記》是根據一段真實的生活遭遇改編的。希區柯克的團隊采訪了這個案子的法官和律師,還采訪了關押的監獄和妻子當時住的精神病院,因為涉及到辦過的冤假錯案,紐約警方完全不配合。希區柯克于是雇傭了幾名退休的警官當顧問。

拍攝《群鳥》時,希區柯克大膽啟用了新的女演員蒂比·海德莉。這時,他剛結束與派拉蒙的合作,加入到環球影業。他與環球簽訂了五部電影的合同,并成為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1962年夏天,當《群鳥》進行最後剪輯的時候,希區柯克同意接受特呂弗的一系列長篇采訪。特呂弗在五十年代成為一名影評人,他認為希區柯克是一個“非常恐懼的人”,也是一個“極其脆弱、敏感、易動感情的人。他能特别強烈地感受到在與觀衆交流時的感覺”。

...

1975年5月中旬,希區柯克開始拍攝他人生中的最後一部電影《大巧局》。1890年4月29日上午,他因腎衰竭去世。

在片場上,希區柯克有絕對的掌控力,所有的場景、角度、顔色、布景都在他的大腦中。他很少去看取景框或跟演員交流。希區柯克總是和自己的演員說“不要表演”,其實,他更多的意思是“不要表情”,他不需要演員有更多的表情,他隻需要演員按他的意圖表演就好。他的影片總是給觀衆以很大的視覺沖擊和心理震撼。

...

本書作者,彼得·阿克羅伊德,2007年

本書是希區柯克拍電影的流水賬,穿插了一些電影的幕後故事。書中對希區柯克影片的評價、分析、總結相對比較少。對于希區柯克著名的“麥高芬”理論隻提到了一處,而對于“希區柯克變焦”更是未着一墨。

本書首版于2015年,作者彼得·阿克羅伊德,英國傳記作家、小說家和評論家,曾獲毛姆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