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電影除了好看的情節,也是對音樂、繪畫等藝術的緻敬,比如托納多雷的兩部電影:«海上鋼琴師»和«最佳出價»。


托納多雷1998年的電影«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非常被中國觀衆熟悉和喜歡,有些人看過很多遍。

二十世紀的第一年,一艘巨型郵輪上,一個黑人爐工撿了一個被遺棄的嬰兒,給他取名“1900”。他在船上被黑人養父和其他船員撫養長大,無師自通會了鋼琴, 成了傑出的鋼琴師,他可以即興做出極其優美動人的曲子,這些曲子能讓所有船上的客人為之瘋狂。時光流逝,他幾十年來不曾下船,幼年時是因沒有身份證明不能下船,成年後卻是自主地不願意下船。他生在船上、長在船上,船和大海是他身體和心靈的家,當大船廢棄要炸掉時,他和大船同歸于盡。

有些喜歡這電影的觀衆說不太清為什麼喜歡,有些不太喜歡這電影的觀衆覺得它似乎什麼故事都沒講。對,它是沒有一個有些人期待的那種故事,主人公一直就在船上,就一直在彈鋼琴,彈了又彈,沒有奇遇、沒有驚悚、沒有完整的愛情經曆,他最大的冒險就是:終于下定決心下船開始新的生活,但在與全船每個船員告别後,在馬上就要踏上陸地時又折回了船上。但這部電影又是有充盈内容的,在我看來這内容主要就是對音樂的熱愛和敬意,托納多雷把他的這份愛與敬附着于一個在海上彈鋼琴度過一生的人身上,每個橋段、每個鏡頭都是獻給音樂的玫瑰花,一起看看其中幾朵吧。

之一:“1900”還是小男孩的時候,平時總是在底層艙裡活動的他,不知怎麼瞎闖到頭等艙那層了,奢華的裝飾讓他感到陌生和害怕,但卻被舞廳裡的音樂聲吸引了全部注意力。榮華富貴終歸塵土,唯有音樂永遠不朽!

之二:有天夜裡船長被下屬叫醒,他問:“是船要沉了嗎?”回答說:“比那個還要嚴重!”他們和很多頭等艙的客人來到舞廳,隻見衣着破舊的“1900”坐在大三角鋼琴前,腳都夠不着地,小手在琴鍵上彈着簡單而優美的曲子。大家面面相觑,這是莫紮特顯靈了嗎?

之三:後來與“1900”成了摯友的小号手第一天上船的時候,風浪大,他因暈船而徹夜難眠。“1900”邀他來到無人的舞廳,一起坐在琴凳上,随着因船體前後左右傾斜而滑動的大鋼琴,彈着樂曲,聽着大海的咆哮,與海共舞。

之四:爵士樂大王來船上跟“1900”用音樂“決鬥”,“1900”以平常之心、謙虛态度、華麗炫技擊敗了對手,觀衆在這個橋段除了觀看比賽的緊張快樂,更多是對爵士樂的欣賞,每一曲都精彩和激動人心,估計國内有些觀衆就是從這兒開始喜歡上爵士樂的吧?

之五:“1900”跟小号手聊天,用即興的、不同風格、不同色彩的音樂描述他對眼前一些旅客的印象,特别精彩。

之六:“1900”對一個船上的旅客産生了愛慕之情,是一個三等艙的普通姑娘,容貌秀麗,表情溫柔。他在某個艙裡彈琴,姑娘在甲闆上散步,經過這艙的舷窗時停下來把玻璃當鏡子照,倩影的正面、側面映在圓圓的窗上,裡面看來像是一幅幅姑娘的肖像。看着外面的姑娘,“1900”手下的琴鍵流出了極其優美浪漫的樂曲,是從他心裡唱出的愛情之歌,影片中他并沒有和姑娘終成眷屬,但他的愛情永遠存在于音樂之中了。

之七:大船就要爆炸了,裡面不要說有鋼琴,幾乎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殘破不堪、七零八碎。“1900”身穿黑色晚裝,系着白領結,伸出一雙修長的手,在空中緩緩彈奏,他心中的美妙的音樂袅袅振翅,從巨響和火焰中飛起,融在無邊的大海上。

音樂在這部電影裡化身“1900”,托納多雷充滿深情地把他“捧”給了觀衆。


托納多雷2013年的電影«最佳出價»(«The Best Offer»)基本屬于商業片範疇,非常優秀,故事編得特别好,神秘曲折,情節不但有趣,還有點驚悚的味道,結局總的來說令人意料不到,即使有的觀衆猜到部分結局,也會覺得過程看得很過瘾。

奧德曼是一家頂級藝術品拍賣行的拍賣師,也是很權威的藝術品鑒定估價師,在業界赫赫有名。不過這位爺業務方面牛倒是牛,個人生活方面也特别古怪:潔癖嚴重,整天戴着手套,跟别人握手也不摘;衣着極其講究也就罷了,吃東西也講究得要命,還傲慢地不行,常去的高級餐廳侍者都要戰戰兢兢地侍候這位幾乎從來不笑的爺,就是國王也不比他譜更大了!孤僻至極更不必說了,沒有家庭、沒有愛人、沒有子女、基本沒有朋友、連家裡的仆人都是幹完活回家不留宿。

但在這一切後面,他基本可以說是個毫無職業道德的騙子,為了占有他心儀的女性肖像名畫,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張冠李戴,把值幾百萬的某藝術家的畫作,說成是隻值幾萬的另一個藝術家畫作,然後找個人在拍賣會上幫他把畫拍下,給那人幾個小錢作為報酬了事。

他得意非凡,沒想到報應卻來了,幾個更大的騙子在精細研究他後,編織了一張大網,把這“老狐狸”一步步地誘入了圈套。

第一步是勾起他的好奇心,覺得又有從古物堆裡撈“油水”的可能;第二步是利用他的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最聰明,别人都是傻瓜的特點,故意露拙讓他真的“發現”了珍寶;第三步是讓他對跟這些古物有關的女孩發生興趣,施以同情和“拯救”,然後不知不覺喜歡上她;第四步,在他完全堕入情網不能自拔時,警惕性完全消除,所有的狡猾都消失不見時,找準了一個最佳的機會,把他密室中的所有藏畫,他一生積累的無價之寶席卷一空,騙他的幾個人,包括女孩,攜畫逃之夭夭。

從我個人的觀影體驗來說,在整個觀影過程中,除了充滿張力的懸疑故事帶給我們的愉悅,還有托納多雷傳達給觀衆的,對藝術,尤其是繪畫藝術的崇敬之情,這種崇敬一是通過幾個騙子的故事折射出來,二是通過電影的畫面無言地訴說着。

拍賣師奧德曼在現場拍賣畫作的時候,在為客戶鑒定蒙滿灰塵的油畫的時候,在自己那挂滿名畫的密室怡然自得的時候,我們欣賞老戲骨拉什精湛演技的同時,也可以感到導演托納多雷的目光,借助電影鏡頭從這些畫上深情掠過,那些畫裡有拉斐爾的,提香的,丢勒的,雷諾阿的......。

奧德曼在騙子們租來引他入套的,那所曾經華美現在破敗的别墅裡巡視時,他眼中看到的羅馬式廊柱與圓拱、古舊的家具、華麗的吊燈、殘缺的雕像,還有猶抱琵笆半遮面的女孩,都形成一種非常懷舊的氣氛,似乎托納多雷引來一陣古代藝術世界的馨香微風,讓人迷醉。

那被人狠狠騙了的老拍賣師奧德曼,當他在畫作皆無,隻留着一方方畫框灰塵印記的大牆面前癱倒的時候,我們除了笑他愚蠢、歎他可悲、憐他癡情外,還會非常奇妙地有一種遊離于電影故事之外的感情:想象着世界上最傑出的藝術品慘遭劫難、化為烏有,錐心的痛苦感油然而生。

當奧德曼來到女孩提起過的布拉格老城廣場,坐在一家名叫“夜與晝”的咖啡館裡等着永遠也不會來的她時,我們有可能已經不在意這故事的結局,而是讓托納多雷帶着我們沉浸在像拍賣師愛女孩一般的情感裡,隻不過我們的情感是對藝術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