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在開頭指出,我之所以力薦這部紀錄片并不是因為在紀錄片的範疇中它的拍攝技巧與叙事上的處理有多麼出類拔萃(至少作為非專業人士并沒有直觀的感受),但我還是願意給出一個非常高的分數,願意把它乃至整個系列推薦給我的親友與每一個陌生人。
對于很多電影,我想觀衆之所以喜愛它并不是因為它從電影藝術上分析是怎樣的傑出。或許是觀影過程觸發了觀衆别的聯想與回憶;或許是影片中的角色某個角色讨人喜歡使之愛屋及烏;又或許隻是這個電影的題材内容上本身就對一部分觀衆的胃口。這部紀錄片于我,我想就屬于最後一種類型。把一幫7歲左右兒童聚到一起,并每隔7年作跟蹤調查,這種做法至少在影視業應該是空前的。就當年那些制作者的目标而言,這個系列無疑比想象中做了更久。事實上現如今已經超過了預期20餘年之久。
我個人對制片組狂妄的目的是不太看好的——僅通過對十幾個兒童的紀錄觀察便想去了解千禧年的英國狀況。而且客觀上去評價,制片組似乎在有意去歪曲引導一些事情,或者說他們在制作這部影片時本身就是帶着階層分明的物化眼光去看的。
在這種角度的宏觀叙事下,個人的特性似乎變得無足輕重、他們隻是各自階層的代表、扮演着機械式的角度、被引導着說一些凸顯階級分化的話語,然後命定般地走向他們既定的人生道路。整個紀錄片似乎變成有心人拿來控訴階級分化的一個工具,然而他們畢竟是留下了值得後人去借鑒、去思考的一套前無古人的影像。
那麼我就來作為一個新的記錄者,來記錄下我個人對這第一部影片内容的一些看法。
非常遺憾當時看完第一部沒能去寫下感想,而是緊接着看了下一部又下一部,在寫到這裡時我已經看到了紀錄的主人公們28歲的模樣。不過我想在這裡我還是要盡量避免後面内容對一部的觀感。
看到有熱評說本片為該系列主人公們的顔值巅峰,我想某種程度上這說法并不為過。孩子們總是充滿朝氣的,他們熱切、誠懇而且總是面對着鏡頭。他們渾身都充滿着活力、在黑白影像中也依然透露出童年夢幻的燦色。盡管孩子們被制片組凸顯了各個階層的差異,但依舊可以看出來,在本性上他們并沒有什麼區别。(或者說某些特質很難面對一群并不算熟悉的大人們與攝像頭展露出來)他們一樣地享有孩子們特有的快樂,在遊樂場中,他們也一樣自得其樂地去玩耍。
不過要是去極端地強調他們間的一緻性,我想是不公正的。客觀上講,不同家庭的孩子間确實表現出一種不同,家庭優裕的孩子,他們的表達能力在影片中的确要強過“窮苦”代表的孩子們。當一些孩子說着令人咂舌的“我看**報,因為我持有它的股份”時,另一些孩子卻問“大學是什麼?”;當一些人學着優雅的芭蕾舞,在私校學習外語時,另一些人在公立課堂上嬉鬧、在農場的土路上玩耍。即便主創團隊什麼也不說,攝像鏡頭也無聲的給每個人分發了标簽。出生優渥的富家女,那以後一定琴瑟和鳴,生活美滿。村莊農場的内向小子,那一定是被困在村子裡,接過父親的鋤頭(事實上,作為農場主生活絕對稱不上艱苦)。
其實,我在觀影過程中并沒能很順當地把每個人都記清楚,有些信息是在後續觀影時才後之後覺地想起。這裡我本想說令我有印象深刻的人有這麼幾位,卻發現每一個孩子都令我留有記憶。我想,我們不應該忘記,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年代久遠的黑白紀錄片,但在屏幕那端,的的确确就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他們站在人生的月台,等待着走上未知的旅程,憧憬着依然會保持亮色的人生。某種意義上這就是現實版《楚門的世界》,在另一種意義上,這也的确是《true man的世界》。
既然我不能拎出來說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我依然可以就我喜歡的幾個角色談談。我想他們應該是:表現出過人的共情能力的說想去非洲援教的布魯斯,活潑可愛的尼爾,以及略顯孤僻憨氣的說想以後研究月球的尼克。或許是因為我也依舊保留着一些稚氣,我欣賞布魯斯身上的同情心,尼爾身上活潑的生氣以及尼克身上質樸的好奇心。一定程度上,這些角色,不,應該說這些人也成了我喜愛這部影片的“房屋”。
“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7, I will give you the man”也好,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好,
究竟有多少分道理,我們也并不知道。
我想就本片來說:
所謂的“未來”并非不可改變,年輕人還是應當努力去開創自己憧憬的未來。
沒有人會永遠是七歲那樣。
而對于作為即将或有意願成為父母的人們,應當慎重考慮孩子的教育與成長問題。
畢竟永遠都有人是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