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的新作《完美的日子》,入圍76屆法國戛納電影節最高獎最佳影片“金棕榈獎”。

5月25日,戛納電影節期間,《完美的日子》世界首映結束,維姆文德斯帶領主創亮相,特别介紹了主演役所廣司、柄本時生。

關于這部影片的詳細評價,抛開書本戛納記者晚點會給出長評。今天,我們先通過這篇文章回顧,德國新電影運動代表人物、新德國電影四大主将之一的文德斯的創作一生。

...
...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德國電影業處于低谷時期。

在當時國家電影基金的資助下,萌發強烈革新意識的青年德國電影工作者于六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創作熱潮,後來被稱為新德國電影運動。

受到法國新浪潮以及好萊塢電影的影響,這一時期湧現的傑出青年電影人決意與傳統的商業性電影決裂,立志要創立新的國際性的電影語言(一種“從形式到思想都是新的電影。”)

作為德國新電影運動創作高潮時期的代表人物,維姆·文德斯與赫爾佐格、法斯賓德,以及施隆多夫被并稱為新德國電影四大主将。

這幾位導演在後來的電影創作生涯中風格各異,自具特色。

其中, 由于同樣對“啟示性鏡頭”的專注,人們常常将赫爾佐格與文德斯并提,稱之為“感性主義”(sensibilist)導演。

自然,“感性主義”一詞,也遠非文德斯電影風格的全部。

...
文/編:騎桶飛翔
責編:劉小黛
策劃:抛開書本編輯部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公路片:都市人群中的“閑逛者”

“我們中有誰不曾在某個雄心勃勃的時刻夢想過創作一部偉大的散文詩?這樣的作品必須離開節奏和韻律去顯出它的律動;它必須充分地輕快流暢,充分地靈活多樣,以适應靈魂那奔放不羁的騷動,适應夢境那此起彼伏的波浪和思想那突如其來的緊張。這種能激發靈感的理想主要來自大城市的體驗:繁複的關系交叉碰撞,結集在一起。”

——波德萊爾《巴黎的憂郁》

在新德國電影四大主将的創作中,法斯賓德的電影兼具娛樂性與批判性,施隆多夫喜政治隐喻,赫爾佐格多關注怪誕與極端,而維姆·維德斯則以其創立并發展了的公路片而聞名。

事實上,文德斯在年少時即對好萊塢的西部片和公路電影有着非同尋常的癡迷。在七十年代,文德斯開始拍攝屬于自己的歐洲式公路片,其中最著名的則是“公路三部曲”:《愛麗絲城市漫遊記》、《錯誤的舉動》和《公路之王》。

...
《公路之王》海報

但文德斯更受人關注的兩部也許還是《德州巴黎》與《柏林蒼穹下》。這兩部電影同樣不乏道路的主題與尋覓的色彩,而貫穿影片始終的,則是文德斯鏡頭下一個個“情緒的片段”。

在文德斯的電影中,主人公常常因為各式各樣的緣由踏上旅程,處于一種漫遊的狀态。

...
在《愛麗絲城市漫遊記》中,德國攝影記者為尋找一次圖片報道,于美國的公路上來回行駛;

在《錯誤的舉動》中,年輕作家為擺脫虛無、尋找靈感而踏上旅程;

《公路之王》,則是關于放映機修理員布羅諾與身處困境中的羅伯特相遇後共享了一段自由的流浪時光而後又各自分離的故事;

到了後來的《德州巴黎》,主人公則義無反顧地踏上德克薩斯州的荒漠道路,影片被披上了一層悲劇色彩。

...
這種漫遊的狀态誠然打破了影片叙事上的連貫。但是,這些都市中的“閑逛者”,通過無止境(有時不無乏味)的旅程,讓觀衆領略到了人們生存的環境及現狀(《德州巴黎》便借荒涼沙漠,隐喻冷漠社會下難填的隔閡和被放逐的人類心靈)。

同時,還有那些在松散的旅途或駐足沉思中,突然遇到的那些無法言喻的時刻。這些時刻“清晰得如此出人意料,具體得如此壓倒一切,以至于你屏住呼吸地坐着,或者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
...
這些電影中的時刻/“情緒的片段”,正如本雅明在《發達資本主義的抒情詩人》中所闡述的“驚顫”體驗一樣,正是文德斯影片中感性主義層面之所在。

作為現代生活帶來的最惹眼的意象:冷漠——使得人們不再“關心他人”。現代工業的發展使得唯我、效率,成了至上的準則。人們不再交流,不再攀談,每個人所顧及的也無非是自己是否能夠“順利地前行”而已。

心與心的距離逐漸拉開,在溝通的失效與人際關系疏離的雙重鞭撻下,現代都市的體驗隻讓人感到世界無聊寂寞至極。

...
《柏林蒼穹下》劇照,散夥後的馬戲團隻留下了瑪瑞安一人呆坐

與此同時,現代社會也造就了一批“閑逛者”。這些人迷戀置身人群(道路)所帶來的享受(盡管他們并不願意融入其中)。

面對道路上呈現在“閑逛者”面前的新鮮事物,面對一個個不斷出現的不期而遇的場景,簇擁的人流、變換的情景讓人無暇細細體會卻顯得美妙無比。

...
...
于是,本雅明所言的“驚顫”體驗便出現了,并随着旅程的發展,一波未平,另一個又接踵而來地“湧現”在“閑逛者”面前。

毫無疑問,文德斯對現代社會的冷漠與疏離是深得其旨的。這種對于“驚顫”體驗的表達在《柏林蒼穹下》中得到完滿的展現。

《柏林蒼穹下》講述了在城市中遊蕩的天使,傾聽紛纭衆生内心聲音的故事。

...
天使丹密爾,聆聽受苦者的言語

這部飽含人文主義情懷的作品,作為一首當之無愧的電影詩,又常常令人想起德國浪漫主義傳統下,黑塞追尋自我與頓悟的流浪漢小說《悉達多》。(而《柏》的續集《咫尺天涯》,被文德斯加入了一些情節劇的色彩,其間的失落與頹廢,則讓人想到令人窒息的《荒原狼》。)

這些天使既是救贖者,又作為人類曆史的見證,日日夜夜面對着“那些喃喃自語的心聲,或苦澀,或向往”(戰争、災難、細碎的歡樂,永生使得這些天使見證了人類曆史的一次次“驚顫”)。同時又是被救贖者,面對永恒的虛無,覺悟到人之成為人的原因:犧牲、愛和為他人服務(一如塔可夫斯基在《飛向太空》中給出的答案)。

攝影機:作為抵抗事物毀滅的武器

與文德斯影片中公路主題一同,構成其電影風格另一端的則是對于真實的記錄。

文德斯在十幾歲時初次擡起攝影機鏡頭,拍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電影。那是由文德斯窗台下的行人、街道和倏忽而過的車子構成的不間斷的影像,這也基本奠定了他之後的作品中,傾向如實呈現事物本來狀态的底色。

...
文德斯

文德斯将攝影機看作是抵抗事物毀滅的武器,并同時常常抱持着用影像來忠實地紀錄并拯救事物之存在的責任和信念。

文德斯常常拿來引述的是塞尚的一句話:“事物正處在消逝之中。如果你要看東西的話,你要快一點。”

文德斯的影像風格也常常因這種觀察者的視角而顯得寬闊冷靜。盡可能少地使用蒙太奇,以旁觀的姿态來持續地記錄運動、變化, 公路、火車、汽車等交通工具、紛紛擾擾的人群、繁複浩渺或者荒蕪嶙峋的自然,便悉數在文德斯的電影鏡頭下得到了呈現。

同時,一種清水芙蓉,不事雕飾的美學風格也就誕生了。

...
事實上,在文德斯的影片序列中,紀錄片占據了很重的分量。

《尋找小津》(Tokyo-Ga ,1985)是文德斯對自己電影事業上的“精神之父”小津安二郎的一次尋訪,在這部紀錄片中,文德斯用小津式的手法來記錄這段旅程,展現了東京平淡無奇而又微妙祥和的社會景觀。

《樂土浮生錄》(Buena Vista Social Club,1999年)是年少時即“被搖滾樂拯救”的文德斯對熱情動人的古巴音樂的一次記錄。

ChanChan(PopularizadoPorBuenaVistaSocialClub)音樂:AmeritzKaraokeLatino-Karaoke-CantaComoBuenaVistaSocialClub

...
《樂土浮生錄》配樂

其餘的作品諸如3D紀錄片《皮娜》(對“德國現代舞第一夫人”舞蹈美學的呈現)、《都市時裝速記》(Aufzeichnungen zu Kleidern und Städten ,1989)等等,也都得到觀衆不同程度的好評。

當然,文德斯最受人們稱贊的紀錄片也許還是《地球之鹽》(Le sel de la Terre,2014)。在這部影片中,文德斯跟随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ãoSalgado)的腳步,将滿是悲憫的目光投向大地。

...
《地球之鹽》海報

從科威特油田大火到盧旺達大屠殺,從埃塞爾比亞難民到南斯拉夫内戰,一張張關于人類的沖突與野蠻行徑的黑白攝影傑作,在短暫的時間内以幻燈片式的速度緩慢地呈現。

對這些苦難的見證使得薩爾加多陷入絕望,并感到“人不能這麼活下去,沒有人配活下去”。

而大自然使得薩爾加多通過另一種方式來尋找攝影的可能:通過對《創世紀》項目的完成,将自我的救贖融入到對地球上浩瀚生命的敬畏、記錄和保存。

※參考:
[1]弗蘭克·考施,于貝爾·尼奧格雷,曹轶.關于維姆·文德斯和搖滾的訪談——音樂根植在我的創作中[J].世界電影,2009(03):41-44.
[2]梅書英. 威姆·文德斯電影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10.
[3]潘明歌.文德斯電影主題模式和風格模式的解讀[J].電影文學,2014(1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