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格蕾塔延續了《伯德小姐》對叛逆少女的一貫關注,選擇了經典女性小說的現代化改編。西爾莎羅南也是我喜歡的女演員,再加上艾瑪沃森和甜茶,鐘愛的梅姨,演員陣容是萬分期待的。

隻看過小婦人第一本的我對姐妹們婚後生活并不了解,所以是沒有原著基礎的。當看到已經成為兩個孩子母親的梅格,還是略感吃驚。而小妹貝絲,也比我想象得年齡偏大一點。梅格缺少大姐氣質,我從艾瑪松垮的擁抱和碰了一下就收回的手這樣的表演中感受到不符合人物性格的不相容,也不像母親,艾米開朗的性格,優雅的言談舉止,沉穩的音線讓我印象深刻。

原著是客觀視角的順序叙事,四個角色有明顯的成長線索。在劇本改編時,出于時長的考慮,更符合當代價值觀,獨樹一幟拒絕婚姻束縛自由,對友情愛情的區别認知清晰的喬成為了主角,并繼承了原著對四姐妹關系的兩組劃分: “梅格是艾米的知己和導師,而由于某種相反性格之間的奇異吸引力,喬也成了貝思的知已和導師,這個腼腆女孩的心事隻說給喬聽;同時她對喬的影響也比家裡的其他人大。兩個姐姐常常在一塊,但是各自管着一個妹妹。” 喬與貝絲的相伴最為動人,喬與艾米都頗有各自的主張,但艾米比喬更懂人情世故,她們是兩種突出女性類型的代表,再加上各自與勞裡的糾葛,可以作為一組對照,梅格則戲份較少。

第一幕始于喬在欲投稿的報社窗前的等待,終于火車到站之前。這一部分主要展現了四位姐妹經曆的現實生活:巴爾為喬帶來轉機和打擊,決定放棄繪畫并打算結婚的艾米在巴黎與變了的勞裡重逢,梅格婚後拮據的生活與因愛美而生的不适當物欲,貝絲生病受媽媽照料;并且以喬與巴爾在舞會上跳舞并動情轉入幾年前同樣的一場舞會,姑娘們的準備和與勞裡的邂逅,樂善好施的家庭受到富鄰居的贊賞并産生大家庭一般的鄰裡友好關系。各位人物在此出場完畢,勞裡與喬和艾米的感情線就此埋下線索,而一開頭就道明的艾米在巴黎,勞裡和喬分開,已經作為後面某些關鍵選擇的答案提前揭曉,如姑媽歐洲之行的人選,喬拒絕勞裡的求愛等等。相比于原著,這樣的安排會讓情節缺乏懸念和戲劇性。另外,巴爾對喬的追求再出現已經到貝絲去世後的第三幕了,然而本應在第一幕鋪墊好的喬戀愛的理想人選以一場争吵草草結束實在讓人意難平。喬的憤怒如果處理為她對巴爾的崇拜,所以他的意見對她很重要,而直接否認變成了一種羞辱。也可以理解為一種女性身份想要與掌握話語權的男性對抗的行為,達到文章好壞由自己決定。但不管是哪種情況,電影對巴爾和喬的塑造都不足以讓人感受到沖突的必然性,由此愛情和事業進步也都缺乏了合理性。比如,巴爾再次出現的時候,對上文幾無呼應,沒有道歉也沒有交談,直接相吻,請問一次舞會的慢鏡頭和一次寥寥數語的争吵能讓人感受到soulmate的正确性嗎?有趣的是,”莎士比亞為大衆寫作“的聊天,呼應被書商拒絕的文章被孩子們喜歡。巴爾對于題材的指責表現了喬的局限還是巴爾的自大?喬的文章,到底是由于讀者的不同呢,還是真有長進?都是不明晰的。巴爾以支持喬寫作事業的身份登場,讓她懷疑自己。但這場人際沖突對于個人成長重要價值太過表面了,于是她在寫作上的成長也隻經曆貝絲之死一次激勵,作為主角的事業線并不完善。

喬回家的第二幕插入了全片最多的閃回段落,也是童年往事的重要叙事段,包括勞裡加入戲劇社,喬與艾米起沖突與和好,梅格的成人儀式,媽咪離家貝絲行善病重。到貝絲的葬禮,該幕結束。當下時間由于過往回顧的分割變得較為零散。再加上這一片段也是艾米與勞裡感情快速增進的片段,畫室寬衣,草坪表白,艾米拒婚,沒有看過原著的觀衆在驚奇之餘嘗試從閃回片段中尋找蛛絲馬迹。時間上有當下與過去之别,當下又有康拉德和巴黎之别,雖然勞艾線和喬貝線交彙于貝絲去世後,以在失去親人後愛情複燃的喬更大的打擊,讓觀衆痛于“天生一對”的錯失,三條邏輯線削弱了當下的貝絲之死給觀衆和主角帶來的情感打擊。當然,或許也可以從另一種角度考慮,病重的貝絲在海邊所說潮漲潮落是你阻擋不了的宿命,比起過去家人的輪番守候,猩紅熱可見的痛苦煎熬,貝絲之死就像花瓣凋謝那樣無聲無息,這一段的基調應該是孤獨,孤獨在貝絲的葬禮上應該達到席卷而來的程度,身邊所有人都離開隻留喬一人的時候應該達到頂峰。貝絲死亡并不如因猩紅熱病重而讓人感到萬分的焦灼和悲傷,但這種緩慢而無可阻擋的消逝卻對主角喬的心靈産生影響。在第二幕的結尾,喬于照顧妹妹安慰母親的時候已經擁有了家長似的身份。

第三幕是貝絲之死對喬産生的影響,她開始反思自己,并追求愛情與寫作潛力。她采取的行動有:原諒姐妹,放棄勞裡,安慰勞倫斯先生,為貝絲重拾鋼筆寫作《小婦人》……她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與貝絲相像的人,不亂發脾氣,善解人意,并且直面自己的夢想和他人的希望,有更強的意志力和決心。這部分一個為人不解的地方是想吃回頭草的行為——因渴望被愛而懷念勞裡似乎不符合這個人物一貫理性的邏輯。難道過去的拒絕是一時沖動,被反婚思想禁锢住了嗎嗎?或者理解為痛失親人後渴望安慰的一種心理補償?(艾米對勞裡的依戀在此時成為真實的愛也是這種理由)亦或者是貝絲影響下喬頓生的悔恨之意?(喬對弗雷德裡希先生的悔恨也可以類比)——也就是說,喬與勞裡和喬與巴爾行為的改變似乎是基于同種心理的,但它們分明是不同的感情,有一種愛面對現實後會醒悟那不是真的,另一種則相反,遇到現實後會更加強烈。但影片的塑造并沒有讓我感覺到這一點,反而是覺得喬是在失去勞裡後退而求其次選擇的巴爾。這裡的雙線叙事,以及上帝視角讓觀衆對蒙在鼓裡的喬産生激烈的同情,但最終與妹妹和勞裡的和解也頗為暖心。這部分的基調是脆弱然後強大,脆弱導出了編導格外刻畫的僞CP小插曲,強大導向了最終的結局——一本happy ending的書,如果書的結尾是現實的話,還有一所貫徹優美教育方針的學校。

結尾的改編是讨巧的,讓我聯想起梅姨主演的《法國中尉的女人》的兩種結尾。對于女性主義話題中的婚姻,當下似乎有了更加包容的見解,即不管是否結婚,女性可以擁有完美實現人生意義的身份。相夫教子的梅格,“充分發揮我的其他特長”的艾米,都選擇了結婚,其實原著的女性身份意義的主題體現的更加明顯,比如梅格與丈夫談論政治等,這也是劇本改編大量删減和配角人物塑造不足的缺憾。

一個under umbrella的浪漫結尾的确非常老套和drama,就像“女性在書中沒有結婚或沒有死的書是沒有出版價值的”這套說辭一般,但它隐約透露這隻是書本結尾的一種選擇讓它具有了開放性,觀衆至少可以期待這不是真的。

從真實性的考量來說,修改結尾更貼近現實,畢竟故事的創作背景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喬自己不妥協于社會對女性必須結婚的要求,但要獲得收益的作品不得不考慮當時的社會接受度。喬在與書商對話的過程中也提過艾米那句經典的“婚姻一直是一個經濟命題,即使在小說中”,她不像過去那樣全然拒絕了,隻是變得清醒。于是,她對寫作也難以避免藝術追求和時代背景的鴻溝(相比我們也可以類推到《小婦人》小說作者在寫作時的情景)。

喬藝術創作和社會事業是影片留給我們最後的安慰——一個追夢成功和有社會地位的喬,終于可以像姑媽那樣,擁有選擇是否結婚的自由了。影片結尾因此達到了某種現實的不完美和理想的共融——作為作者的喬被迫修改了作品結尾,電影的結尾就由當下的觀衆來腦補吧。

在閱讀劇本的過程中,我發現了更加細節和合邏輯的東西,卻在電影中由于導演的表現被我無意識地忽略了。比如:艾米放棄繪畫是有時代背景的,即浪漫主義已經滞後于印象派開先河的現代主義繪畫浪潮,而艾米接受的教育使她落後了,同時她發現了自己能力的局限,并不像影片表現的那樣無端放棄;梅格在舞會上的生氣是有理由的,她不是被勞裡搪塞得一蹶不振,還有不舒适的束身衣和燥熱的環境使然;艾米從自我介紹到給勞裡制作腳模到海灘繪畫就說明她一直暗戀勞裡,不知感情線從何開始的觀衆估計和我一樣錯失了這些細節……

我認同朋友說的,這是一部美國電影工業線上中規中矩的産物,就連結尾的開放性表達也是有先例的,而很多鏡頭語言也是被用濫了:坐在火車上回憶,醒來時車上空無一人;勞裡為艾米解開襯裙等等,都在有聲有色地告訴你接下來可能發生點什麼;聖誕節早晨的大餐禮物,前來拜訪的巴爾,都被導演置于前景和後景,在利用景深營造真實空間的同時卻失去了情節應該給人的感覺,比如驚喜,比如快慰,而那些督促喬去追逐巴爾的全家圍攻,也太喜劇化了。我是直到喬照顧貝絲的時候才真正被影片吸引到了,前面總覺得電影剪得太着急了,相接場景的聲音先入,喬與姐妹們拜訪勞倫斯先生的喧鬧,她們說了很多,卻并不能展示個人性格,人物的邂逅争吵相戀都在舞會場景發生(難道是時代使然?),還有剪輯太過零碎和程式化等問題(但就算是連貫剪輯,有的時候卻感覺還是挺突兀的)。我還對本片的服裝設計和時間表現也不滿意,印象中老在秋冬的樣子,但實際上已經過去七年了,人物的造型卻相差不大。

總體上來說,基調輕松節奏歡快,後半部分最精彩。

最後,相信喬再也不會容易懷疑自我了,她擁有着自己的書,一座不刻闆的學校,她已身處天堂……束縛是她曾經逃離的東西,如今在無意中實現了妹妹貝絲的夢想,獲得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