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沒看過林德祿的電影,但看HK這類題材的,很容易讓人與杜琪峰作品比較。由于整體人馬都是那些人,不看介紹很容易理解就是杜SIR作品,但看下來就明顯知道,導演的确很重要,在把握節奏和整體布局上,導演之間的差異還是很重的。

比如,扮演古天樂上司的張兆輝,把權力關在籠子裡,到片尾的HK一天有犯罪,一天就有ICAC等,雖然體現正能量,難作為電影應該藝術化而不應該照搬,說白那不是你有資格去模仿的。如果在内地發行,明顯内地觀衆不買賬,在HK發行,估計HK觀衆也不會買賬。

說回電影,這邊片子題材是很不錯,但由于類似好萊塢作品的限定日期破案或者找出真相的題材,本身就需要過程很緊湊,這樣就需要劇情很具有邏輯性和緊密性,但很明顯,HK電影最珍貴的就是對白,隻有好萊塢動作片才能做到精彩和簡短對白,林德祿在這方面在這裡太過于想保留對白,但又想模仿好萊塢犯罪片的緊湊,結果兩邊不讨好。相比起另一個類似題材《竊聽風雲》,真是差太遠,這遠遠不是因為沒有劉青雲坐鎮的緣故。我以前一直認為,隻要有好的演員,電影肯定賣座,現在發現,是否賣座,與當時觀衆的情緒,社會經濟和關注點,有很大關系,真正豆瓣評分,才是一部作品比較客觀的參考标準,發現原來我的評分和豆瓣的都一樣的。可見,真正關注電影本身的觀衆的眼睛還是雪亮的。這麼多大咖雲集的電影拍成這樣,的确不應該。

結果,就出現了後半段,王敏德救了無知少女一命,就操縱對方陪侍兩位關鍵人物作為性賄賂,而女的本身是絕症幾年後,就轉頭變成美豔少女,原來絕症這麼過瘾,誰信啊?這本來可以花錢找位風塵女子就辦到,卻找身邊純情少女去做,而且還很老套地騙對方将來結婚,環遊世界等黑白片時代的渣男套路,真把觀衆當傻子了。杜sir肯定不會這麼拍。

所以,在案情最後兩天,搞這種垃圾感情沖突的180度大反轉,的确有點讓人作嘔。看在杜琪峰和周潤發都說HK電影已死,這部2014年,也就是說10年前,估計還沒死的HK本土電影,還是這麼多明星陣容,給兩顆星有點對不起他們,就給三顆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