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最近到贵州旅游,在国人“不介意”放弃自己隐私的喂屎思维下,互联网恰如其分的推送了几部反映当地早期文化的电影。我一直是黑白电影的爱好者,很自然地选了这一部看。按理,这部电影我应该早看过,但全部看完,确定小时候是没看过的,估计是那时觉得片名不够震撼的缘故吧,但也从中看出,为何现在的电影没人看的核心原因:早期的电影,是真的有故事,现在的电影,属于没事找事。
巧好茂兰正在拍抗日神剧,民宿老板孩子读书不多,又要上去揍扮演鬼子兵的演员了,真是种瓜得瓜的鲜明案例。不知道这种孩子,长大后会朝着哪个城市的无辜儿童动手。
先说现在电影的问题,1,金句,网络梗,互联网认知,小品放大成1小时30分甚至2小时的垃圾时间,各种段子塞进一部叫做电影的东西,喂给你吃。2,数码化泛滥充斥,假到爆。 3,各种强制高潮,强制观众感动,抓住人性的弱点,发给观众东南亚著名水果:莲雾。 让观众大嚼一口,直呼甜爽,之后就寡淡无味。 4,各种不知道是不是带资进组的“年轻才俊”,明明是白白胖胖,演对手戏的,还要说你被敌占区压迫,没吃没喝,瘦到“不成人型”, 一次次地侮辱观众智商。,5,给观众大脑注入各种领导需要的仇恨种子,按需外交,无力吐槽。
回头说说本片,剧情虽然简单,但过程并不拖沓,各位老戏骨在其中可谓卖力演出,关键是对于人物刻画入木三分,表演真实。虽然少不了时代特征的shuo jiao 特点,但过程非常流畅,各种冲突合理输出,人物个性鲜明,让观众的代入感非常强烈。不失为优秀作品,特别在做为演坏人专业户的白穆,在这里扮演一位居功自傲,麻痹大意,倚老卖老,最后还是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将功补过的老战士,还是做了一次好人。
我在想,除了黑白电影是我个人喜好的缘故,这么简单的巡逻兵的大意,导致敌特入村策划爆破大桥,影响我们初期社会建设的最朴素故事,顶多抓特务的传统亮点外,我为何喜欢并且不顾网络免费电影穿插各种骗老人理财广告无缝不入没人管,mingan词却马上操作的情况下,仍然一口气看完。是我年龄大爱怀旧? 不是,我觉得最大的缘由,是这些电影的演员,对于人物刻画的专注度,表现得非常到位,至少让观众觉得这是真的。这是现在这些年电影的糟糕程度,所无法实现的。当然,霸道总裁爱上我,50岁保洁阿姨,一晚拿捏20岁上市公司年轻老板,被长期欺压的厂保安,做饭阿姨的儿子,原来是董事长的私生子,各种狗血急反转的剧情,也不少社会底层边吃外卖边连连称爽,非常喜欢。但正如某位学者说的,虽然颜色片也有不少观众,但是谈及对历史,对未来,对后代负责,肯定不能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否则最后就不要问为何无人看电影,无人看电视,无人学钢琴,无人到实体店光顾,无人来我国投资了,前几年的因,就是现在的果,应该得到的回报。该!!!
终于明白,为何现在的很多电影没人看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蒙特卡洛赌场是欧洲最老牌赌场之一,19世纪起吸引俄英贵族,其附属餐厅成为奢华代名词。我们知道,007系列作品是1953才开始的。 《皇家赌场》(Casino Royale)于 1953年4月13日 在英国出版 。所以有人曾经很搞笑地 ...
很多人提到悬疑片,自然回想到著名的比利时著名侦探电影赫尔克里·波洛( Hercule Poirot )的系列。其中最让人一秒提起的,自然是 《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是英国作家阿加 ...
我觉得奥兰德和陆锡麟的搭配是最好的,翻译中。
《陈查理在百老汇》(Charlie Chan on Broadway)是1937年上映的美国侦探电影,属于20世纪30至40年代流行的“陈查理”系列电影之一。该系列以华人侦探陈查理为主角,改编自厄尔·德尔·比格斯(Earl Derr ...
陈查理系列电影共有41部高清作品,早期看看《拖延症字幕组》好像翻译过3部,包括陈查理在巴黎,陈查理在伦敦,陈查理在上海等,内容都很不错,但也不是高清,特别陈查理在马戏团,听名字很想看,结果看看那些资源,估计都是320P, 倒胃口。其 ...
《古堡歼仇记》(Captain Carey, U.S.A.,1950)是一部由米切尔·莱森执导的黑色电影/战争剧情片,改编自 Martha Albrand 的同名小说:二战末期,美国战略情报局(OSS,CIA前身)特工韦伯斯特·凯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