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4-7.5
導演很努力,我也努力了,我們不合拍,僅此而已。無法說服更無法打動我。
前半程迷糊,沒看進去、不知所雲,後半程看進去了也無感。
第3.5部是枝裕和,早有耳聞,無奈依舊平淡乏味。日式-清新-溫情風,屢試屢挫,歸根結底還是找不到個人的情感共鳴。
雖然風格和内容都和預期相差無幾,但仍覺得缺少時間的維度和真實的質感,沒有小津的情感細膩和深度,反倒是一股《小森林》的味道。(難道是和高清彩畫有關?)
由于是漫改,叙事情節和鏡頭安排都刻意(即便有合理性)。無焦點的多線平推,不如拍成電視劇。群像刻畫細膩但不精,浮于表面(由于女性角色也很難帶入吧)。
選材方面,小趣味、小時光怎麼拍也難逃平淡流俗。無非是小确幸和小遺憾,小歡喜和小牢騷。離不開愛情、死亡、柴米油鹽。或許是文化原因,在禮俗、人際等種種束縛下人物謹小慎微。
更關鍵的不僅是瑣碎,而且太過清潔。在經過編排、濾鏡和雕琢下,現實的紋理都被磨皮和美化了,導緻一種再現的失真。溫情的基調下,創傷都被撫平,裂痕也被彌散,不再有什麼情感的縱深。
碎片化的散文風,喪失了整體的詩韻。真正的佳作應該要麼是對生活的紀實、要麼是戲劇化的提煉,而本片則屬于“拍攝的戲劇”、暧昧不清。一方面試圖把“真實”的碎片零散拼湊,另一方面又試圖依據某種方法描畫特定的主題和題材。再現真實和服從形式,不是錯上加錯也是水火不容。
視聽方面也沒什麼新意,音樂侵蝕了影像的質感。
另外,也許是睡了一段,角色和家庭關系始終沒捋清。
創作啟示:要以一個主人公的心理作為内在主線,不能僅僅是客觀從外部描繪群像。要麼走絕對的紀錄片路線,杜絕預先編排和過濾;要麼在精良編制的基礎上折射出心靈空間的縱深。
要注重關聯整體的真實,而非局部細節的真實,但打動人的往往是瞬間的力量。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7.2 B-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7.3 B-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7.5 B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8 B+
選角/表演 7.6 B
25.6.16小西天
提前到場,遺憾離場。
輕吐槽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銀幕二刷《薄荷糖》-簡評
A一刷8.5/8.6,二刷基本維持。上次看很有感觸,但緣于不了解曆史背景不明就裡,中途不夠專注,這次一樣中途犯困。初看已經是四個多月前了,當初隻看了個皮毛就開始六經注我長篇大論。本次抱着朝聖也是重估的态度而來,大銀幕重溫沒想到更為震 ...
觀感
B第一部戈達爾後期作品。暫且打三星,無法理解隻能感受。(說出來的都是nothing)無法感受那就不分析了。整體上比較清奇,很有實驗性。論文電影a study。黑幕和分屏,内在和外在聲音的交織,(回音)多聲軌的運用是最大特點。畫外音究 ...
觀感
A-8.3後半程略困,整體觀感好過于《日月無光》。文思泉湧,散文電影堪稱思想和情感的雙重盛宴。沒有《日月無光》那麼零散與飄逸,更能代入其中去感受,而非将畫面作為客觀對象看待。低劣簡易的動畫和特效成為輔佐性的,插入反身性的自嘲,以及鍊 ...
簡評
B+8.0/8.1久仰,第一部吳宇森。香港警匪片的一個成功範本,模闆出來的東西上限在那,畢竟本片還是做到了上乘。實際上也是美國黑幫片、西部片……種種好萊塢模式的本土化移植。多少被感動了,選擇相信這場夢-好萊塢的神話。要承認作為現實之 ...
觀感
B7.8新浪潮低成本實景拍攝的短片,雖然風格各異但都很具有代表性和啟發意義。1(讓杜歇) 經典而平淡的法國情人故事 7.42(讓魯什)北站 精煉的短片,從愛到恨沖突燃燒,城市的黑暗傳說。 8.3了解後更愛還是無感 情感計謀更可氣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