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4-7.5
导演很努力,我也努力了,我们不合拍,仅此而已。无法说服更无法打动我。
前半程迷糊,没看进去、不知所云,后半程看进去了也无感。
第3.5部是枝裕和,早有耳闻,无奈依旧平淡乏味。日式-清新-温情风,屡试屡挫,归根结底还是找不到个人的情感共鸣。
虽然风格和内容都和预期相差无几,但仍觉得缺少时间的维度和真实的质感,没有小津的情感细腻和深度,反倒是一股《小森林》的味道。(难道是和高清彩画有关?)
由于是漫改,叙事情节和镜头安排都刻意(即便有合理性)。无焦点的多线平推,不如拍成电视剧。群像刻画细腻但不精,浮于表面(由于女性角色也很难带入吧)。
选材方面,小趣味、小时光怎么拍也难逃平淡流俗。无非是小确幸和小遗憾,小欢喜和小牢骚。离不开爱情、死亡、柴米油盐。或许是文化原因,在礼俗、人际等种种束缚下人物谨小慎微。
更关键的不仅是琐碎,而且太过清洁。在经过编排、滤镜和雕琢下,现实的纹理都被磨皮和美化了,导致一种再现的失真。温情的基调下,创伤都被抚平,裂痕也被弥散,不再有什么情感的纵深。
碎片化的散文风,丧失了整体的诗韵。真正的佳作应该要么是对生活的纪实、要么是戏剧化的提炼,而本片则属于“拍摄的戏剧”、暧昧不清。一方面试图把“真实”的碎片零散拼凑,另一方面又试图依据某种方法描画特定的主题和题材。再现真实和服从形式,不是错上加错也是水火不容。
视听方面也没什么新意,音乐侵蚀了影像的质感。
另外,也许是睡了一段,角色和家庭关系始终没捋清。
创作启示:要以一个主人公的心理作为内在主线,不能仅仅是客观从外部描绘群像。要么走绝对的纪录片路线,杜绝预先编排和过滤;要么在精良编制的基础上折射出心灵空间的纵深。
要注重关联整体的真实,而非局部细节的真实,但打动人的往往是瞬间的力量。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2 B-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3 B-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7.5 B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8 B+
选角/表演 7.6 B
25.6.16小西天
提前到场,遗憾离场。
轻吐槽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观感札记和简评
B+8.0第一部坂本龙一,此前一直对他不甚了解-只知晓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只是一个只会写点钢琴曲的现代作曲家。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人,而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大师风貌。他的音乐和人生是平行交织的音轨。影 ...
二刷影评-艺谋的影史杰作
二刷综评-秋菊打官司A8.5,保持五星,减0.2分。现场反应强烈、互动频繁,电影的效力由此可见一斑。转场时的惊叹和笑声-这笑声中有着几分嘲讽和几分同情。ps.本片曾在高中讲乡土中国的线上课上放过,我们都那讥笑六十多岁的老师,自然也对 ...
简评
A-8.3此前没有听说过这部“神片”,看下来没有那么神。虽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还不足以让我打五星。整体观感或许是有幕间休息的缘故,四个小时毫不觉得枯燥冗长-相比《流浪艺人》等。观影体验和同样靠表演和台词支撑的独角戏《初步举 ...
观感和简评-吐槽向
C+6.9看前看评论就知道本片绝非我喜欢的那类,还是没抵住高分的诱惑,有些后悔。总体上浮夸虚华,形式大于甚至盖过内容。当然对本片的看法在期间不断变化,就像本片的质感不断变化和颠覆一样。先说前期观感。开始以为是神话史诗题材,随即意识到 ...
观感和简评
A-8.4西川美和最新的一部,四部作品中看下来最好的,各方面都很完善的作品,感人至深,唯独缺乏一点独到的创新。视听和剧本都趋于纯熟,表演也很精湛。剧作的痕迹虽然略重、戏剧化意图较直白,但典型、值得参考。情节一波三折,现实中人的欲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