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超出預期,比阿諾拉更為純熟的傑作。
對于這樣有力的作品必須五星,但同這種對陰暗面的披露又要保持一定距離、持一定的保留态度。
不過好在這部沒有賣慘也沒有過度,力道正好。
不直接批判也不忸怩誇張,隻是呈現和披露,這是功力所在。盡管隻揭示了真實世界的冰山一角-這是明智的,足以震撼和引發反思。能忍受這部電影,就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生活。
仍舊是聚焦底層現實和階級問題,但又不以局外人或審判的冰冷視角,而是如浪湧一般迫使你參與故事。輕微搖晃的鏡頭,幾乎有紀錄片色彩。
說實話,這部電影無論是内容還是視聽等等,幾乎是我所拒斥的/理想的反面,但又确确實實自洽地披露了現實不可忽視的一面。好作品絕不是迎合大衆,而是需要一層張力,觀者抵住誘惑和不适去反思和再審視。
美國波普文化 、rap、快節奏剪輯,明豔的色彩,粉紅的公寓-現代貧民窟,佛州夢幻的糖果外衣下居無定所的流浪兒,漂流淪落街頭。
兒童演技好或者說是選角好,真實刻畫出兒童純粹的惡、煩躁的惡趣味。相比嬉皮士,他們更像無賴:不知廉恥,不知嚴肅,沒有罪的觀念…當資本邏輯遇上爛俗流行文化,加上孩子極端遊戲的心态-不受文明洗禮和約束的,染上不良習氣還彼此助長。
不過可恨的同時也心痛,這種不負責的人不配生養孩子。總是不由得想起我的表親和我媽帶的弟弟,那股痛和恨幾乎是最強烈的,眼睜睜看着一個天使般的心靈毀于世俗的泥潭,而我、甚至他們的父母都無能為力。
面對這樣的人-自私自利、目光短淺、勾心鬥角、蠅營狗苟,我不得不生厭,可是又應向誰斥責呢?fucking life,生在這樣的家庭和社會、絕望窒息的環境下,孩子隻能做惡俗的幫兇和轉嫁者嗎?不然如何忍受消化這樣的痛苦呢?覺醒和改變隻會更痛苦吧。
結尾告别時的哭泣,情感那樣真誠炙熱。孩子彼此牽手沖入迪士尼樂園,而城堡内依舊空蕩蕩…
維度 ★(1-10) 備注
思想深度(學術文本價值) 8.6
個人感受(觀衆傳播價值) 8.6
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9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專業價值) 8.4
必要二刷拉片
ps.阿諾拉看了半截,來晚了十分鐘。
25.5.7于小西天二号場
觀感和影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與新浪潮
評分:B7.5,三星半。此類紀錄片不能用一般的藝術價值去衡量,至少應當在曆史和政治性方面給予考量,在對觀衆的感染力和沖擊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戰争終了》看此片。)關于政治:對曆史和政治背景-越戰-依然所知寥 ...
生平簡介:讓·維果(1905-1934),享年29歲,創作生涯僅其在世的最後4年。詩意現實主義代表人物,啟發法國新浪潮的燈塔。以下簡單介紹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關于他的紀錄片作為導引。我們時代的電影人:讓維果(1964)評分:B-由 ...
劄記
評分:B-由于讓·維果逝世過早、影像資料過少,隻能求諸相關人士的采訪,在生平的回顧的同時插入其電影段落作為補充。(集中講述兩部叙事片)作為背景資料擴展了解有幫助,但幹貨不多。梅爾維爾任其副導演。其父作為政治犯死于監獄、這段早年經曆對 ...
評分:B+7.8簡評:越來越喜歡雷乃的風格了。文學性/藝術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濃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獨裁統治為背景,由于對時代背景不了解,開始尚有疑惑。畢竟不僅對我來說陌生,應當說政治行動、地下組織離現在的社會太遙遠 ...
評分:B+7.9蔡明亮的電影序列有着微妙的連續性-于演員、風格、劇情均有體現-交錯編織成孤獨和情欲的奏鳴曲。(詳見其他影評)《你那邊幾點》幾乎是《廣島之戀》的現代版:短暫的邂逅和分别,從此愛上一個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愛上一個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