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8.5
四個月前最初看的第一部侯孝賢,看了一半沒看完。這次依舊看了一半中途睡了,接着看依舊起勁。
五部侯孝賢看下來好感持續上漲。本片感覺最不像侯孝賢風格的(此前看的都是他前期作品),但在我看來,本片之于侯孝賢就像《春光乍洩》之于王家衛,都是獨樹一幟的高峰之作。

原先把本片看得太片面了,絕不隻是黑幫片和悲劇故事,而是真實立體的中年困境下的人物寫照。或許如今在低谷期又面臨離鄉出國的境遇,更能體會吧。
從每個鏡頭的大巧不工的表現到整個影片行雲流水的節奏,既能體驗享受又能琢磨品味。
本片質感極強,兼有攝像機的捕捉力和電影獨具的靈動視聽動感。
有王家衛90幾部作品的霓虹孤獨和浪漫風味但沒有那麼濃烈,有《旺角卡門》的黑幫悲劇但力道自然适度,有楊德昌的冷峻疏離視角但更為鮮活,在代入式情感和客觀描繪之間,更讓人接受。
底層人的中年困境,被家人驅趕,ktv的迷醉,我想《小武》大概率也受到了本片的影響。
标題就很有詩意了,重複中夾在着欲言又止的心緒,露白中既有感慨亦有無奈。
創作啟發:聲畫錯位,場面調度,構圖的前後景安排,公路鏡頭和音樂的結合。表演十分出彩,寫實性。
ps.剛看的路邊野餐也有借鑒。
待二刷/拉片。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5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6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3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4 B+
選角/表演 8.5 A-
2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