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8.5
四個月前最初看的第一部侯孝賢,看了一半沒看完。這次依舊看了一半中途睡了,接着看依舊起勁。
五部侯孝賢看下來好感持續上漲。本片感覺最不像侯孝賢風格的(此前看的都是他前期作品),但在我看來,本片之于侯孝賢就像《春光乍洩》之于王家衛,都是獨樹一幟的高峰之作。
原先把本片看得太片面了,絕不隻是黑幫片和悲劇故事,而是真實立體的中年困境下的人物寫照。或許如今在低谷期又面臨離鄉出國的境遇,更能體會吧。
從每個鏡頭的大巧不工的表現到整個影片行雲流水的節奏,既能體驗享受又能琢磨品味。
本片質感極強,兼有攝像機的捕捉力和電影獨具的靈動視聽動感。
有王家衛90幾部作品的霓虹孤獨和浪漫風味但沒有那麼濃烈,有《旺角卡門》的黑幫悲劇但力道自然适度,有楊德昌的冷峻疏離視角但更為鮮活,在代入式情感和客觀描繪之間,更讓人接受。
底層人的中年困境,被家人驅趕,ktv的迷醉,我想《小武》大概率也受到了本片的影響。
标題就很有詩意了,重複中夾在着欲言又止的心緒,露白中既有感慨亦有無奈。
創作啟發:聲畫錯位,場面調度,構圖的前後景安排,公路鏡頭和音樂的結合。表演十分出彩,寫實性。
ps.剛看的路邊野餐也有借鑒。
待二刷/拉片。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5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6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3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4 B+
選角/表演 8.5 A-
25.6.19
觀感和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前言:說來坂本龍一,耳熟能詳卻從未了解過其人。在他辭世後兩年,那股崇拜和悼念的風浪漸退,我找來四部影片觀看。其中兩部是他的音樂會現場-《異步》、《傑作》,另外兩部是紀錄片《最後的日子》、《終曲》,在此整合。1️⃣坂本龍一:傑作B7. ...
劄記
B7.4繼續戈達爾,就要創新就要叛逆!叙事方面,大體和《随心所欲》一樣是分幕的。而又以段落織就如波浪般起伏、碎片化的,一幕幕交叠。依舊是散文電影,風格已經融入了内容,雖不乏有負片等實驗(戈達爾何時不在創新呢?),但風格已經趨于成熟了 ...
第一部蔡明亮
B+8.1第一部蔡明亮,也是其處女作。沒想象得那麼神和邪乎,算是守正出奇的作品。叙事風格是散文化的,注重神韻和氣氛,情節基本是一些小事的積累。風格并不前衛也不算驚豔-因為缺乏叙事的鋪墊,沖擊力并不猛烈。反倒是視聽上嚴密精準的匠師把持 ...
觀感劄記
B+8.2從憔悴的面容開始,令人不忍。最後三年的曆程,平靜而悲戚,透過日記和相片記錄下輝煌人生淡出的過程。我有些好奇。當一位如此莊重和從容的人遇到死亡的判決時是什麼反應。一位業已功成名就,衣食無憂的成功藝術家,在面臨要喪失一切的情況 ...
100年的邂逅-《淘金記》大銀幕重溫/賈樟柯映後
B+8.1前言絮叨:年初曾初看,今天恰逢活動場再看,看前略讀了巴贊的文章。正值影片100周年紀念、電影130周年,重溫百年前的迷影夢。卓别林-夏爾洛是永遠鮮活的銀幕形象,百看不厭的神話。中途小困,幾次打盹。台下笑聲叠起。ps.修複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