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電影,是夢想與現實交織的産物,是情感與理智碰撞的火花。它讓我們在黑暗中尋找光明,讓我們在寂靜中聽見喧嚣。
今天晚上,我們彙聚于此,就是為了共享這場影像的盛宴。也希望我們能打開與電影對話的橋梁,表達我們的感受、分享見解。它不僅僅是對電影的評價,更是對電影藝術的熱愛與尊重。下面我們就一起讨論一部電影——《海與毒藥》
随波逐流李俊傑: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圓桌會談的嘉賓之一 随波逐流李俊傑,能夠參與到本次的讨論很榮幸。
随波逐流李俊傑: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圓桌會談的嘉賓之一 随波逐流李俊傑,能夠參與到本次的讨論很榮幸。Paprica:大家好,我是Paprica,一名普通影迷!銀河映像的鐵杆粉絲。對我來說,最近比較着迷經典好萊塢時期的電影,比如霍華德-霍克斯的喜劇和西部片,道格拉斯-瑟克的家庭情節劇,并從中找到了很多樂趣,也在不斷拓展自己電影的審美,最近打算看一些法國新浪潮電影,希望能跟大家多多交流。
主持人:歡迎新嘉賓
主持人:好的,那我們進入正題
主持人:首先,想先請問大家分别給《海與毒藥》幾星(滿分五星制),以及自己的簡短評價
Aimer:我給這部電影打三星 電影本身值四星 但是我個人不太喜歡戰争主題的電影 所以給三星
Larissa:《海與毒藥》5/5 命運是大海,麻木是毒藥
随波逐流李俊傑:個人評價為3星
全片始終籠罩着極緻殘酷的陰雲,近乎不參雜其他冗餘的情感便将事件循序漸進帶出,影片中的兩場人體實驗才是居于中心位置的錨,身臨其境的手術道出一應俱全的冰冷與刺痛。在我看來,所有對話與心理建設都是對殘忍獸行的映襯,影片始終都在維持着由單一事件推演人物複雜心态的簡潔魄力。
Paprica:從類型上來講,它是一部驚悚片(thriller),利用克制的固定鏡頭和大量使用的高調黑白畫面(在某些時候,畫面的暗部是能讓人覺得安慰和舒緩的,然而這部幾乎将一切細節都暴露在光線下,這顯然可以加劇焦慮和緊張情緒)給觀衆帶來了強烈的精神沖擊。
從希區柯克的觀點來講,驚悚片的核心不是讓人恐懼,而是持續使人焦慮。這一點利用優秀的視聽控制,成功做到了這一點。
從主題上,它也非常複雜。不僅僅是再現和反思二戰曆史,也有若隐若現的很強烈的宗教主題(原作者遠藤周作就是一個天主教作家,熊井啟則将其很好地影像化了),同時,在現代意義上,也反映了醫生這一職業的悖謬性:救人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殺人。
綜上所述,從類型的完成、主題、視聽風格上來看,它都是一部綜合水平極高的電影,我自己觀影的過程也十分沉浸,之後回味良久,因此我給它五星
主持人:是的,影片在試聽和主題上都做到了盡可能的極緻化,是像驚悚片類型的一次邁進
Paprica:對,我更願意将它跟諾蘭的《敦刻爾克》《奧本海默》作比較,通過極端的視聽風格再現處在曆史中的人的感官體驗,而不是用故事和人物來再現曆史。它比《敦刻爾克》超前很多年。
主持人:可以共情,直逼心靈的影像是一場别有不同的獨家感官體驗
主持人:但就電影本體而論,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更像是日本人對于自己二戰所犯下罪行的一次自反,因為從影片中不僅能看到日本人冷酷無情的一面,更能看到其軟弱的一面,那麼大家是認為影片更多的是一種較為客觀的表達,還是偏向某一主觀傾向呢?
Paprica:我認為沒有真正客觀的表達,任何表達都是基于特定意識形态的。本片顯然沒有将日本人作為一個整體民族來觀察,從而進行戰争反思。但實際上,熊井啟将戰時的日本人明顯地區分成了三類:底層貧民,醫生,軍官。在橋本教授視察一樓病房時,通過畫面的構圖與表演,就能夠明顯區分出醫生與普通病人冷酷的階級差異。在二層高級病房,則用中景、近景制造出一種親近感。
從被攝對象來區分(顔色、光照、構圖位置),軍官屬于邪惡的象征,他們制造了邪惡和混亂,而醫生是普通人,也就是說任何人放在當時這些醫生的位置,都會做同樣的事情,所以他們其實無可指摘(這是影片結尾戶田的台詞),而被轟炸的底層貧民則是值得同情的對象。從純粹進步的立場來看,這樣的視角是有問題的,但也是當時日本的某種常見表達。比如在今村昌平1989年的電影《黑雨》,就深刻地刻畫了核爆與轟炸給日本普通人造成的苦難。
對于外界來說,容易把二戰之日本帝國作為一個整體對象來仇恨,這部電影或多或少地在反對這一點。它提出了一種視角,任何人在那個位置上其實都沒有選擇,還有很多無奈的日本人(像勝呂那樣)被逼迫着目睹慘劇,而沒有任何辦法。
Larissa:《海與毒藥》這部電影一點有着強烈的作者傾向,很顯然他使用了對比的手法,第一台手術救人失敗,第二台手術殺人成功。還有聖母的形象做正确的事卻被當做是個麻煩制造者。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戰後自我反思,即便現在看來也有現實意義,西方醫學和宗教是綁定的,到了東方失去了信仰的背書,就會變得麻木,他們不害怕世俗的懲罰,“上帝”可不一樣,上帝什麼都知道。這部電影有着很強的說教意味
Aimer:我認為偏主觀 手術失敗導緻病人死亡卻想隐瞞家屬,撕開了無良醫生的醜惡,照顧老婆婆的醫生是全片不多的有良知的人 但是又好像在告訴觀衆戰争時期對戰俘所做一切都是被軍方脅迫,有洗白之嫌。
随波逐流李俊傑:是較為客觀的表達,影片中所刻畫的人物觀點和立場不一,展現的近乎是日本人幾種最為主要的對于“人體實驗”的态度,是較為全面的。不過我看完影片之後,對于這種客觀的表達的态度比較複雜。
Paprica:同意Larissa的觀點 影片引入了那個德國女人,橋本的太太,也說明了這一點,在日本眼裡很多習以為常的事情,在她看來是不可想象的,這表明了宗教的力量
從對美軍的描述來說:這部電影對于審問的美國軍官和圍觀「手術」的日本軍官,刻畫得一樣醜陋、蠻橫,漫畫化。日本的罪行被導演暴露在過曝的自然光下,而美軍的審問卻是在照度很低的陰暗牢房裡。他們做的任何壞事都因為是勝利者而不必揭露。結尾的旁白告訴我們,在朝鮮戰争爆發以後,這些被審判過的醫生立即被釋放。這佐證了這種美軍并非正義化身(隻有上帝才是)的觀點,他們也隻是忠于自己的地緣利益,而且未必不殘忍。美軍也并不比參與這些手術的醫生更正義。
Paprica:Aimer說的這一點我也同意,導演的看法應該是,很多日本普通人都和那個軟弱的醫生一樣,是被脅迫的
Aimer:我認為全片真正正義的隻有那位老婆婆,知道自己堅持不下去了不強求醫生的治療,願意貢獻自己的身體讓人試藥,或許老婆婆在這部片子裡有上帝的作用,她也能算的上是那位有良知的醫生的信仰和目标了
主持人:所以大家更多還是傾向于偏主觀的客觀态度,導演熊井啟雖然沒有做到絕對的客觀,但至少用一個較為冷靜的視角審視那一段曆史,而不是選擇逃避或者美化
随波逐流李俊傑:對
主持人:其實看完大家的想法,也更讓我覺得影片中的三種人,平民、醫生和軍人(兩種軍人,日本軍人和美國軍人)代表着不僅是不同的階級群體,更是不同的形象化身
當然,影片也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長刻畫了這三種階級群體之間的關系和發生在他們之間的事
那麼對于結尾的戛然而止,大家是怎麼看待的,你們認為這是一種好的處理方式,還是一種反倒将前兩個小時的鋪墊付之一炬的處理呢?
Aimer:我認為是較好的處理方式 如果在結尾升華反而會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
随波逐流李俊傑:個人更傾向于是相對來講比較好的表述,之所以會有種推到重來的觀感是因為本片的的叙事是極為完整的——影片中的每位主要人物都有筆墨加以刻畫,難免缺乏一定生動和頗具深意的留白,這便是上一個問題中表達太過全面(對于電影涉及到的場景應該出現的人物來說)所産生的負面影響。
Paprica:我覺得在表達主題方面剛剛好,和李俊傑不同,我認為結尾的表達不是留白,而是比較充分的觀點闡述。
結尾分為三個部分,(1)勝呂和戶田的對話(倆年輕實習醫生)(2)一串多重曝光蒙太奇(海與手術畫面的疊加,一句旁白:醫生被審判,随後因朝鮮戰争被釋放)(3)海邊逆光鏡頭下的牢籠的空鏡。
我補充一下,這三個部分恰到好處地闡釋了主題,
(1)戰争中的兩個普通人的互相诘難與自我辯解(普通人是無罪的,任何人在那個環境下都會做同樣的選擇)
(2)人類的殘忍與罪惡像海水一樣不可能被清除(對于邪惡的揭示和絕望)
(3)這個籠子正是在黑牢中美軍審問醫生護士的籠子,如今被搬到海邊的陽光下,裡邊空無一人,我認為這是在呼應結尾的反諷:人間的審判和監禁是無力且虛僞的,罪惡就像大海一樣清除不淨。
随波逐流李俊傑:我的意思也是沒有留白,很充分
Paprica: 哦,對不起 ,我看錯了
主持人:最後一組鏡頭的解讀是我沒有想到的,這麼說是有一種強烈的諷刺意味在裡面的
Paprica:那個訊問囚禁醫生護士的籠子被拆毀了,裡面的人逃了出來,那麼他們在哪裡呢,我覺得就是在大海裡 無處不在
主持人:感覺是可以理解為在籠子裡面的人逃了出來,混入了人海之中,和無罪的芸芸衆生一樣
主持人:那讓我們接下來聊一聊影片的呈現方式
主持人:在呈現形式上,導演熊井啟力求運用黑白影像追求一種最不經修飾的真實感,也是這種黑白的影像,讓其中通過正反打鏡頭呈現的做手術的“真實場面”不那麼血腥逼人。除去這一點之外,大家對于這種黑白影像還有沒有其他的解讀,以及大家認為相較彩色影像,黑白影像在《海與毒藥》中是一種好的表現形式嗎?
随波逐流李俊傑:黑白和彩色理論上講是各有自己的功效。黑白影像就個人理解有一層含義是創作者将這段塵封的過往翻開,并産生陣痛引起反思,而後将這些殘忍的獸行所覆滅,隻讓他成為存在于“黑白色”記憶裡的一段錯誤的往事。彩色則會有翻新的感覺,在心理上距離我們所處的當下更靠近一些。
Paprica:我認為黑白影像的使用是合理的,這部電影的用光很講究,光照和宗教主題的表達、驚悚氛圍都聯系在一起,使用色彩,會降低觀衆對光的敏感與覺察,因此會削弱這一層主題。
Aimer:我認為黑白畫面很适合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的基調就是陰暗冰冷的 手術時若采取彩色會使這部電影變成血漿片 同時手術時鏡頭的暫停會給電影帶來一種荒誕感
Paprica:這一點我也很同意! 感官刺激會讓這部電影變low
Paprica:導演在用光線暗喻上帝的目光,人間的一切都在上帝的觀察之下。因此在拍攝那些邪惡行徑時,導演使用的是大量的偏白的過度曝光的高調影像,整個畫面幾乎沒有暗部,讓人覺得不安。尤其是最後一場手術,導演用手術刀反射的高光,來進行宗教表達,使那個場景又讓人被上帝監視的心驚肉跳的感覺
主持人:這其實也是一種非常好,但也比較常規的一種解讀,就像斯科塞斯《憤怒的公牛》的黑白影像,以及最近王寶強的《八角籠中》拳擊段落采取的黑白手法處理
Paprica:這部電影後景通常是亮的,隻有做手術的時候,後景才變成全黑。如此風格,很适合黑白影像。
主持人:嗯嗯,這樣說在打光運用上其實是非常符合黑白電影的打光風格
Paprica:嗯, 可以看到這個鏡頭,日本軍官穿的黑色軍服代替了光線,形成黑色的後景 更适合用來呈現強烈的反差和對比
主持人:但其實用記憶來闡釋黑白影像的運用,其實也讓我覺得給影片蒙上了一層偏文藝風格的解讀
主持人:在叙事方式上,兩段時間線的交叉并行構成了整部電影的叙事脈絡,但有人認為這種回憶式的閃回叙事隻是事件的打開而并非對原曆史的補全或重演,大家對此怎麼看?
Larissa:剪輯很棒
Paprica:同意 ,剪輯非常好
Paprica:我認為雙線叙事,還可以讓觀衆意識到某一段情節是誰的視角,不至于混淆。因為不同人的視點是不一樣的,如此影響,在調度和主題上都有一定區别。直到最後一場手術戲。
Aimer:幾個獨立的故事又互相接,像枝幹一樣構成故事整體
随波逐流李俊傑:既是事件的打開也是事件的補全,本片其實是創作觀頗為老道的作品,影片的段落可形成對應與互文,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本片用以小見大的手術打開事件全貌的叙述方式是不如宏觀視角的抒發能将曆史事件的溝壑表達得更加全面的。
Paprica:但從某種角度來說,本片目的也不在于呈現曆史全景,而是呈現普通人的視角
Larissa:做第一台手術,剪輯出來的壓迫感,跟《爆裂鼓手》一樣窒息
Paprica:是的,而且全都是很克制的鏡頭
主持人:大家就電影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Paprica:沒有了
随波逐流李俊傑:我也沒有了
主持人:那我們就準備結束今天的圓桌
主持人:當然,戰争是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希望發生的,然而,導演熊井啟卻通過這樣一種巧妙的方式,在最樸實影像的呈現下,通過審訊室中回憶閃回的形式,将那一場場慘無人道的實驗完全且真實地呈現在我們觀衆眼前,其中透露着導演熊井啟對戰争的憎恨并表達着自己的反戰情緒
到現在為止,今天的圓桌對談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從這次對談中都能收獲到對《海與毒藥》這部電影不一樣的認識,我們下期圓桌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