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抑後揚,逆風翻盤。電影《封神第一部》在院線走出一條漂亮的逆襲曲線,截止至十月初票房破25億,進入中國影史TOP23。

與電影一同火爆的,還有《封神》相關“周邊”,比如火速上馬的“團綜”。

這檔團綜是被觀衆“逼出來”的。在主創人員路演之時,就有觀衆表示現有物料不夠看,希望能有更多展示演員成長的内容,于是這檔節目火速上馬,從“自來水”喊話到節目定檔,隻用了24天。

...

那麼這檔火速上線的團綜實際表現究竟如何?它的出現又能給劇綜聯動帶來什麼樣的新思路?冷眼想先從節目本身聊起。

...

24天上馬,《封神訓練營》成色如何

簡單概括,《封神訓練營》是一檔主創團隊“自己看自己”的節目。芒果tv将烏爾善導演提供的180T的原始資料剪輯成片,演員們在直播間觀看。

與其他“冷啟動”的節目相比,《封神訓練營》的參演人員雖然隻是娛樂圈新人,但關注度很高,所以雖然節目首期上線時間是在工作日的中午,播放成績卻很亮眼,在多個榜單拿下TOP1。

...

具體到節目本身,冷眼想用“快”和“巧”兩個字來概括。

先說“快”。

《訓練營》上線速度之快,放在整個綜藝行業都屬罕見。冷眼查詢了相關報道,發現封神團綜的觀察室部分隻用了1天集中拍攝完成。跳出所謂“寵粉”的星粉關系角度,“團綜”的快速上線,與電影主創團隊希望進一步延長熱度有關。

除了上線、拍攝速度快,《訓練營》本身的節奏也很快。在節目開播前,芒果台曾釋出每一期節目内容的大緻概括,首期節目内容為“萬人入神海篩+千人海面現場重現”。僅看這個标題,冷眼原本以為第一期内容會全部與海選有關,但沒想到海選部分并沒有一股腦地“倒”給觀衆,而是選取了妲己、質子們和小哪吒等幾個角色的面試進行重點呈現。

...

據悉當時參加《封神》海選的,不乏具備高知名度的愛豆、演員們,制作團隊并沒有因為他們的話題和流量保留這些内容,看似可惜其實更符合觀衆“看《封神》演員”的訴求,這也讓節奏更緊湊,進入主題速度更快。

再說“巧”。

如果按照傳統“團綜”的拍攝方式,應該是把主創們聚在一起,想一個新的主題,比如“一覺醒來從商朝穿越了”,然後設計遊戲環節、找人物關系做内容。這樣做不是不好,隻是拍攝時間太長,還要協調演員的檔期,很難承接住當下電影的長尾熱度。

《訓練營》選擇了一種很巧妙的方式:整理剪輯過去的物料,使用reaction的模式,演員和MC一起看過去的自己。這麼做一方面能夠保證節目快速上線,接住暑期檔的熱度;另一方面,演員在reaction過程中,往往又會透露出節目中沒有的信息增量,滿足觀衆get更多電影台前幕後需求的同時,每個演員的個性也在這過程中變得鮮明。

...

比如說第二期,小哪吒武亞凡透露,因為是小朋友所以他獨享一張飯卡随便吃的待遇,而質子哥哥們因為太饞,總拜托他去買飯,小哪吒甚至被問“你怎麼這麼能吃一天吃十幾頓”。在大家的互相吐槽中,又牽出了妲己扮演者娜然和鄧婵玉扮演者那爾那茜晚上偷偷溜出去吃火鍋的小故事。

...

僅僅幾秒鐘的片段,就道出了演員們在訓練營的“苦”與“樂”,真實又鮮活。

作為一檔24天上線,觀察室集中拍攝僅用了1天的節目,《訓練營》最終呈現的水準已經超出了冷眼的預期,如果是10分制,可以打到8.5分。

那麼1.5分扣在了哪裡?冷眼覺得大概與上線太快,打磨不夠有關,節目中的一些細節部分,讓人有尴尬的感覺。

比如每期節目講到什麼趣事,MC吳昕總會cue主創們現場重現。冷眼一看到這,就有種小時候被家長于衆目睽睽之下叫起來表演節目的感覺。特别是一個人表演完還不夠,要cue好幾個人一起表演,未免有些尴尬。

...

這個環節無疑是在回扣電影大主題《封神榜》,遺憾的是設計上與整個節目有點若即若離,有它沒它都可以,很雞肋。如果能在演員接榜後,再多一段關于這個人“最XX”的小片,也許觀感上會更有整體性一些。

但瑕不掩瑜,《封神訓練營》仍舊是一檔水準線之上的節目。

...

首先,團綜的受衆是粉絲,他們對愛豆的日常已經很熟悉,所以希望看到在新的環境、新的條件下,激發新的關系。

而售後綜藝的受衆是劇迷,他們熟悉的是劇中的角色而非演員本身,他們想看到的内容要圍繞着“劇”本身展開,而不是直接另起爐竈,看與“劇”關聯性低的新東西。

往往劇綜聯動類綜藝,多采用把原班人馬聚在一起“幹點什麼”的方式,實際上有點舍近求遠。觀衆想看的,不是“這群人一起幹點什麼”,而是“這群人一起幹過什麼”。即“他們是如何成為劇中的他們”。

...

但售後綜藝,又和真正的熟人綜藝不同。演員們之間的“熟”,是由劇串聯的、與劇有關的,就像我們和同事的共同話題基本都是吐槽老闆,所以節目的主題是要扣回“劇”上。

再次,售後綜藝在某種程度上,也承擔着把演員與角色剝離,讓大衆認識ta是誰的功能。團綜則屬于“圈層特供”,兩者功能性不同。

...

最後,與更熟悉如何和粉絲打交道的愛豆不同,很多演員性格是慢熱的,是玩不起來的。與其大家尴尬做遊戲,倒不如這種reaction的模式讓他們覺得舒服。而且人放松下來了,才更容易吐露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秘密,這不就又回扣到了觀衆的需求上。

從經費、檔期角度來看,reaction的方式無疑對經費要求更低。觀衆想要看到的是演員們,他們在哪兒拍攝,是5A景區還是棚内其實沒那麼重要。而且《訓練營》這種一天集中拍攝的方式,也更容易協調演員們的時間。

當然,不止《封神》很多熱門影視劇項目播出破圈後,都有劇迷“求拍攝花絮”,甚至滋生了代拍産業鍊。這種把劇中拍攝素材拿來做reaction的做法,更适合這些影視劇項目,也更容易承接住“播後熱度”。

僅有六期的《封神訓練營》,還存在着改進與提升空間。但它的出現,确實為有需求沒熱度的售後綜藝提供了新思路:與其琢磨新主題新玩法做加法受累不讨好,不如給觀衆看他們真正想看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