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看怪人怪事,懸疑劇《窺視者》可能是道對你胃口的菜。

中年夫妻迪恩和諾拉有一個典型的美式中産家庭,兩口子帶着一兒一女,搬進了斥資幾百萬購置的郊區豪華大宅。

房子物有所值,漂亮的不像話,四周環境清幽風景怡人,一切都仿佛預示着美好的生活新篇章。

然而喬遷的幸福不過三分鐘,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遭遇,迅速把他們搞得懷疑人生。

鄰居有一對老姐弟倆,其中的癡呆弟弟沒事就溜進房子來玩,有次還把女兒吓得尖叫。

迪恩登門問罪,那姐姐非但不道歉還振振有詞說:以前的屋主都讓我們随意進出,你們城裡人可真小氣。

還有對老年夫婦鄰居也不是省油的燈,公然來他家草坪收作物,還不以為然地說,長過來了有什麼辦法嘛。

迪恩強調這是我家地盤,兩人立刻擺出鄙夷嫌惡的嘴臉:你這人太沒禮貌,不配跟我們做鄰居。

新房當然得搞點裝修,那老婦人一大早又來作妖,如果理由是噪音啊污染啊的也就罷了,竟然譴責裝修改變了屋裡的結構,破壞當地傳統文化大逆不道,等着吃官司吧。絕了,管得比自家人還寬。

看到這,就算你血壓低身體虛弱卧病在床,說不定也被氣得跳起來罵人了。但是别急,好戲還在後頭。

一個自稱是裝修檢查員的男人出現在屋裡,大搖大擺從冰箱裡拿東西吃,還說些神神叨叨的話。等他走了迪恩一查,此人根本是個冒牌貨,這都咋混進來的。

家裡還接連收到威脅信,署名“窺視者”,内容都是“你們因為貪欲來到這裡”“我在注視你們”“我知道你們兒女的名字了”,看得人冷汗直冒。

接着某個三更半夜,兒子的寵物在家裡被殘忍殺害,一家人終于報了警。

警察局長輕描淡寫地表示,沒有任何入室痕迹,小動物估計是自己撞死的,把睜眼說瞎話提升到了新境界。他答應了化驗信上的DNA,也是拖拖拉拉,好久催不出個結果。

他們又求助安保公司,來的黑人小夥倒是盡心盡力裝了攝像頭,卻又跟未成年的女兒玩起了暧昧。

迪恩從女兒的聊天發現端倪,又是報警又是打人又是要斷絕父女關系,結果在網上被污蔑成種族歧視,鬧得雞飛狗跳。

再找私家偵探調查,結果讓人毛骨悚然:此房以前的主人沒一個正常的,不是到處指控鄰居搞邪教的偏執狂,就是殺了三代親人還做成木乃伊的瘋子,而且這瘋子還跟那冒牌檢查員長得一模一樣。

更讓人後背發涼的是,那些前屋主也無一例外都收到過“窺視者”的來信。

如果你覺得這已經夠折磨人,嘿嘿,還遠遠沒完呢。諾拉帶着兒女搬出去避難沒幾天,一段迪恩深夜跟少女同睡的監控錄像,就寄到了他公司老闆和老婆的手上。

監控倒是不難搞清楚,是那安保小夥偷偷裝的,可是那少女是誰,怎麼躲過嚴密監控進了屋,又怎麼在他不知情下完成同床假象,幹嘛要這麼做……一切完全沒頭緒。

面對鐵闆釘釘的陷害,諾拉暴跳如雷,把迪恩趕出家門。更慘的是,由于他後院起火無心工作,合夥人沒轉成,眼看還要被辭退。

這一切的一切真是夠人崩潰一萬次。以為買到了夢幻豪宅,誰知誤入了怪人老巢。原本溫馨和諧一家子,人人焦頭爛額,日夜大吵大鬧瀕臨崩潰,可把人看得同情壞了。

迪恩是主流美劇裡标準的中産中年男,秉持大男人就得保護家人的堅定信念,壓力一大難免理智喪失,獨斷專行。

早在第一次報案時他就表現出很強的雄性防禦,被警察局長說句“我知道你們很害怕”,立刻嚴詞否認“老子不是害怕,是憤怒!”

他發現雷霆手段解決不了問題,于是把家裡氣氛搞得緊張兮兮,女兒穿個露肩外套都被他斥責,妻子的親密需求他無暇顧及。

随着生活事業雙失控,他也變得格外暴躁易怒,辛辛苦苦維系的安全就像餅幹一樣一捏就碎。

但這可憐的家夥有一個好,就是哪怕再挫敗乃至失聲痛哭,也照樣咬緊目标——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非得找出是誰在搗鬼不可。

我們得感謝他這份執着,要不是他這麼一意孤行,也沒有這七集懸疑劇可看。

但話說回來,他夫妻倆雖然一個商界精英一個藝術家,查案的本事卻實在不敢恭維。

就說那個房産女中介,跟諾拉一副好閨蜜掏心窩的架勢,每次出場都慫恿她賣房消災,簡直嫌疑不能更大,竟然集數過半才被夫妻倆懷疑。

再說門窗緊鎖卻常有人神出鬼沒這事,看過老式恐怖片都知道要找一找機關暗道,兩夫妻愣是不去深挖,後來還是裝修工人無意發現。

諸如此類的疏漏不一而足,導緻我邊看邊在心裡喊:這個線索麻煩去跟一跟啊,這人有疑點拜托去查一查啊。

等他們後知後覺,過兩集把這事辦了,我又有一種強烈的共情,仿佛也體會到了他們面對警察拖泥帶水辦案不力的心情。

而且讓人沮喪的事實證明,就算他們真的機敏過人,一開始就照對的路子去查,也不過節省了若幹時間精力,還是免不了原地打轉。

因為所有的懷疑對象雖然都是形形色色的怪人,有着各式怪癖怪行,也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但你真順藤摸瓜查下去,卻發現那些都跟“窺視者”沒有半毛關系。

最讓人沮喪的不是罪犯手段高超,一拳拳把你打趴下,而是你揮出的每一拳都無法命中目标,甚至連對手站在哪裡都看不清。

這種把所有登場人物不斷從嫌疑到确信再洗白回無辜的輪回,也構成了一種奇妙的逆反心理。看到後幾集,再有誰被認定為“窺視者”,哪怕懷疑再合理,證據再确鑿,甚至就算聽到此人親口認罪,我也堅決不信了。

《窺視者》以美國新澤西州真實發生的事件為原型,原案件甚至比劇情離奇詭秘,而且至今沒有偵破。

本劇的主創瑞恩·墨菲是恐怖驚悚題材的多面手,我今年力薦的犯罪劇《怪物:傑夫瑞·達莫的故事》也由他擔任制片,兩部劇也有不少相似的創作風格可供辨認——

對事實的戲說程度,打亂時間線的劇本結構,從恐怖事件中挖掘各路當事人的心理狀态,結局保留答案未明的半開放式結局。

本劇雖然整體不如《怪物》深刻,但懸而未決的情緒卻更洶湧。它用大費周折挖坑不填來說明,有些事就是無法撥雲見日,那種心裡缺了一塊的感覺會一直糾纏着你。

劇中那個女私家偵探是我非常喜歡的角色,堅定而善良,有一份看穿世情的通透。

她眼見破案無望,于是傾盡腦力虛構出一個合乎情理邏輯嚴密的僞真相,在故事裡她就是窺視者本人,希望以此幫助夫妻倆找到平靜。

但她釋出這番好意時卻瞞不過我們,一方面因為她可能是全劇唯一沒有嫌疑的人,更因為稍早她已經借着另一個話題,暴露了自己會這麼做的動機:

“我見過這種情況,一個無法破解的謎案會把人逼瘋,這是普遍人性,人類必須知道真相,懵然不知的狀态會讓他們無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