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導演都有一個長鏡頭的夢。

長鏡頭指在一個統一的時空裡不間斷地展現一個完整的動作或事件。長鏡頭一般包括下面三點:一、拍攝時間比較長;二、含有起幅、落幅的完整過程的單鏡頭;三、包含推、拉、搖、移、跟、升、降等複雜運動形式在内的綜合鏡頭。但其實也不盡然,我們可以看到,下面讨論的某些長鏡頭并不都符合上面三點。

同蒙太奇、正反打等一樣,長鏡頭作為一種鏡頭語言,除了技術上的作用外,一方面體現了一種上帝視角的真實性,另一方面通過鏡頭的移動速度和旋轉角度等手段,傳達給觀衆所想表達的情緒,這也是長鏡頭如此受人鐘愛和迷戀的原因。很多偉大的電影片段都是通過長鏡頭實現的。當然,長鏡頭也不是每個導演都能用得好。這也是導演功力的一種體現。

要細數電影中的長鏡頭,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裡分享一些經典的和我們耳熟能詳的影片。

一、經典篇

...

《奪魂索》1948

1、《奪魂索》,美國影片,1948年上映,是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第一部獨立制片并執導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彩色電影。在這部電影中,希區柯克不但要用長鏡頭,而且要實現“一鏡到底”,但是當時的柯達膠卷一次隻能拍攝不到12分鐘。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80分鐘的影片時長裡,隻拍了十個鏡頭,在鏡頭間的拼接上,盡量做到“不動聲色”,使觀衆察覺不到,看上去一氣呵成。

導演的本意是使鏡頭時長等于故事時長,但這點事實上還是沒有做到,這也使得希區柯克對該片非常不滿意,他買下了這部影片的放映權,并把它雪藏起來。30年後,該片得以重新上映,這時候,人們才發現這部實驗影片的偉大之處。這不是第一部使用長鏡頭的影片,但卻是最經典的。除長鏡頭外,該片的主題和隐喻哪怕是到現在也是不過時的。

...

《俄羅斯方舟》2002

2、《俄羅斯方舟》,俄羅斯影片,2002年上映,獲第55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提名。這部電影實現了真正的“一鏡到底”,是電影史上最長的鏡頭,圓了希區柯克的夢想,影片的内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90分鐘帶你遊冬宮,但,這是一部劇情片。

冬宮位于聖彼得堡,原為沙皇皇宮和私人博物館,現為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聖彼得堡于1712年由彼得大帝定都,1924年改名列甯格勒(1922年莫斯科成為蘇聯首都),1991年恢複原名“聖彼得堡”。

影片用氣勢驚人的建築群,30多個展廳,2000多名裝扮各異的演員,3個交響樂團,各色的曆史展品,我們展現了俄羅斯曾經的輝煌,以及對昔日榮光的無限向往。“别了,歐羅巴,我将繼續前行”。

...

《地心引力》2013

3、《地心引力》,美國影片,2013年上映,由墨西哥導演阿方索·卡隆執導,獲第86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開頭用近13分鐘的長鏡頭,來展現了太空壯美靜穆。這是我最喜歡的長鏡頭,其史詩程度當與《2001太空漫遊》相媲美。

這段長鏡頭采用燈箱加CG完成,為了拍這段鏡頭,阿方索-卡隆專門打造了一個巨大燈箱,全部表演、燈光、攝影都在燈箱裡進行。由于其歎為觀止的特效,以緻于這個長鏡頭本身倒是少人提及。

...

《人類之子》2006

4、《人類之子》,美國影片,2006年上映,導演還是上面的阿方索·卡隆,獲第7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提名。這是一部科幻片,同時是一部動作片,還是一部文藝片。

西方的長鏡頭很少反映動作場面,這部影片卻是極少數中的一個。影片中有兩段高難度的長鏡頭,一段是戰争戲,一段是動作戲,讓人印象深刻。從第26分15秒開始,有一場持續12分鐘的車内長鏡頭,車在高速行駛,車内有5個人,鏡頭在車内遊走,既要交待車内每個人的的射擊和動作,又要拍攝車外的爆炸、追兵,包括汽車和摩托的相撞,追兵沖到車上和車内人的血腥的打鬥。

為了拍攝這個長鏡頭,導演将汽車改裝得和變形金剛一樣,又采用了專門的攝像機,即便這樣,如何控制撞擊的精确及車輛視覺上的完整,仍然讓人匪夷所思。臨近高潮處的戰争長鏡頭則展現了導演精确的控制力和調度能力。

影片結尾的長鏡頭則極富宗教意味,“地是空虛混沌;深淵上一片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

《我是古巴》1964

5、《我是古巴》,前蘇聯影片,1964年上映,黑白片。導演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俄羅斯人,确切地說是格魯吉亞人,語言是西班牙語。這部電影是長鏡頭真正的典範,任何一個鏡頭拿出來都可以作教科書使用,值得反複觀看。

例如第一個故事開場的屋頂鏡頭,在3分22秒的時間裡,鏡頭掃蕩了整個屋頂的格局,然後下降兩個樓層(此時的高樓邊緣清晰可見),最後紮入遊泳池而結束。先看它的難度,鏡頭有着平面的推拉,也有豎直的移動,還有水下的攝影,導演要将它們放在一個鏡頭裡,還需要兼顧場景安排、演員表演。攝影機垂直下降是讓人驚異的部分,因為在這個過程裡我們看到了高樓陡峭的邊沿,以及坐在無圍欄陽台上的演員,這證明攝影機在懸空下降過程裡有旋轉拍攝(即人為控制攝影機)。更重要的是,在技術條件相對落後的60年代,這個鏡頭成功實現了水下拍攝。這個長鏡頭傳遞的信息量極大,幾乎道盡了古巴上流社會奢華的一切,富麗堂皇,浮躁嘈雜。

在影片第三部分的葬禮中,随着緩緩前進的送葬隊伍,攝影機開始緩慢上升,到三、四層樓的高度,接着開始向右橫搖,從一扇窗戶進入屋裡,再往前推進,從另一扇窗戶中飛出去,在空中滑翔俯拍。這個鏡頭在6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幾乎可以稱之為驚世駭俗,大量利用吊索和傳送裝置,在沒有穩定裝置的情況下流暢的運動。其鏡頭語言、藝術手法足足超前了幾個時代。即便是在當今電影藝術領域中,能抄襲到這部作品中的一些鏡頭也足夠得上是先鋒之作。

這部影片命運多舛,電影拍攝完成後,蘇聯和古巴都不認可,蘇聯更是将其雪藏多年。1992年這部電影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重新上映,整個電影界為之震撼。

...

《雁南飛》1957

6、《雁南飛》,前蘇聯影片,1957年上映,黑白片。導演還是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語言是俄語。這部電影獲第1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電影雖然是描寫戰争,突出的卻是戰争中浪漫的愛情悲劇。

導演對長鏡頭的運用相當純熟,甚至讓人難以察覺,如第24分鐘,女主人公在車站送别戀人的場景,攝影機先是跟着她從公交車上下來,擠過湍急的人流,最後鏡頭搖起,部隊入畫,整個鏡頭一氣呵成。該片在長鏡頭上的表現雖然如此不俗,但本片在運鏡、光影、剪輯等的表現更是教科書級的。很明顯,導演并不是很在意片中的長鏡頭,有幾處高難度的長鏡頭被導演剪成了蒙太奇。

...

《鲸魚馬戲團》2000

7、《鲸魚馬戲團》。匈牙利影片,2000年上映 。黑白片,匈牙利語。導演是著名匈牙利大師貝拉·塔爾。電影原著小說《反抗的憂郁》。

影片共145分鐘,隻用了39個鏡頭。最有震撼力的一個鏡頭是人們沖進醫院,鏡頭慢慢跟進,如一個旁觀者一樣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病人被暴徒們拖下床,暴打一頓,屋裡所有的東西都被掀翻、砸碎。但是,最讓人驚奇的是這一場戲裡沒有一個人叫喊,痛哭,咒罵,我們隻聽見金屬的敲擊聲,物品的破碎聲,暴徒和受害者都保持了沉默,但正是因為這種沉默才讓這場戲更有力度。當兩個暴徒把一條門簾扯下,鏡頭指向一個站在浴缸裡骨瘦如柴的老人時,音樂驟然響起,暴徒們如醉初醒般,不約而同停止了毆打,慢慢地一個接一個的撤出了醫院。鏡頭跟着他們離開房間,進入走廊,然後離開這群人,向右搖,鏡頭裡面出現了躲在黑暗中的男主角的臉,他的臉上寫滿驚恐,眼睛一眨也不眨,鏡頭結束。其影像及配樂讓人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

《鳥人》2014

8、《鳥人》,美國影片,2014年上映。獲得第87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導演岡薩雷斯是墨西哥人。影片由15個長鏡頭組成,講述了一個過氣的好萊塢明星重新登上舞台的故事。其攝影和《地心引力》是同一人。

我一直沒有搞懂這部電影使用長鏡頭有什麼必要性,盡管技術上很純熟。我更傾向于認為這是一部好萊塢的自嗨的産物,然後自己給自己頒個獎。當然這是因為我沒看懂,能得奧斯卡大獎自有其道理,當年和其競争的是《少年時代》,憑心而論,确實不如《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