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0?
暫且打三分,需要有機會大銀幕重溫。
第二部蔡明亮。
中間睡了接着看,觀感并不強烈,時而有點共鳴。
按理說應該很欣賞的風格,但僅僅能認可但卻無法沉浸其中沉心靜觀,沒有很能get到情感氛圍。
被劇情簡介吸引而來,但卻沒看到“情節”。從開場四分鐘的固定長鏡頭都結尾兩個人觀望的靜默長鏡頭,始終沒能走進其中。
先前隻看過他的處女作《青少年哪吒》-那還有我比較青睐的侯孝賢式的欲望和情動。但本片則更加“純粹”或風格化,沒有對白亦沒有畫外音-最長的獨白竟然是對鏡頭誦讀《滿江紅》-采用源于影像的語言,由場面調度書寫人物内心的方式。
紀錄片式的日常場景捕捉,清一色“信息量極少的”、幾近靜止和靜默的固定機位長鏡頭,彼此平行拼接建立一種蒙太奇式的邏輯-叙事關聯。
影片多次基調轉變發生于場景,在現代建築和殘破的屋舍之間,在大都市和荒野之間。或許趨近于裝置藝術,有些取景/布景不僅在物理上靜止-更缺乏真實和鮮活性,讓人感到有些生硬和僵死的感覺。
ps.最大的問題在于,能用一個畫面/固定鏡頭講清楚的事情,究竟選擇五秒鐘還是五分鐘?後者真的有更大的力量嗎?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6.9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6.5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7.3
選角/表演/場景 7.4
25.8.11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
初看觀感和簡評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最後的電影-《不散》 -後迷影時代的經典
評分:B+7.7(暫定)不錯的電影,細節有侘寂之美,有浪漫的餘溫,但整體沒能太感動我—和觀看方式、狀态(不夠投入)有關系。有以下兩個原因-影片本身和主流電影以及蔡明亮自身電影内容、風格的差異。首先,由于對本片溢美之詞頗多,以為是對迷 ...
愛在三部曲-重溫劄記/簡評
評分:A- 重溫“愛在三部曲”—劄記/簡評 - 微信公衆平台綜評:三部曲形成一個愛情故事的整體弧光,難以割舍單獨談論,必須要在彼此之間才能看到深刻的變遷痕迹。因此也不必論出高下。影片堪稱教科書式的典範之作,劇本精良結構完善,既有波折 ...
兩次觀感劄記(水文)
C+6.8蠻失望的,有可能是心境不對吧。目前看到林奇最無感的一部,我對林奇的愛可能還是集中于《穆赫蘭道》吧。可能沒有《内陸帝國》難以理解,但确實沒有感觸,難以沉浸其中。在我看來就是喃喃自語、故弄玄虛的B級片,深邃程度未能get。很多 ...
七夕觀看-關于愛情的永恒主題
評分:B-6.8七夕獨自來看,以為會和《情書》、《四月物語》等日式戀愛小甜劇一樣平淡光鮮又瑣碎無味,加上top250,八成會不喜歡,不過比預期好些-尤其是後半段。簡要批判:開場三分鐘就定調了,大緻知道是什麼模子裡刻出來的片,不對路數 ...
廢墟中的情欲-攀爬于現實和超現實之間的末世寓言
評分:A8.4/8.5雨日,繼《河流》,觀看正應景。(上周剛看完雅克貝克的洞。)看到第五部蔡明亮,終于有一部能驚豔到我且為其感動和陶醉的作品,五星奉上。本片帶有科幻和寓言/預言性質,卻又格外深入現實。能否和如何做到把現實與超現實巧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