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这里,伴随着朗读的胶片闪烁斑点被建构为一种自动写作般的伴奏,和开头部分晚期小津式精致的画面中那些颜色和构图一样,都将一种唯美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会想起斯特劳布晚年最后几部(数字摄像的)作品,这和那种饱满的唯物主义之间有着多么大的距离啊!2. 你可以说这完全是在模仿一种梦的视图,正如一个人连续朗读一个小时剧本,这本身不发生于任何单一的现实层次,一切实际上满盈着超出真实的目光:但这么做并且成功了的应该是阿克曼的《那里》。3. 有趣的是,佩索阿的戏剧中有三个人物,但此处全都由一个声音朗读,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区分处理。与其说这是使三者融合在同一个人物她之中,不如说是将她声明为了佩索阿自己(这部短剧的副标题为drama estático em um quadro,单独一景的静态剧,但quadro“场景”也可以指画的“框”,似乎暗示着一种绘画的性质)。4. 凯奇的音乐写得很糟,听起来只比我写的好一些。不过,倒是比较匹配这里文本中那种文艺高中生感。5. 是看了TDG的影评兴致勃勃问唯唯要的资源(没要到Amor omnia就看了这部新作),感觉TGD写的比这拍的好。6. 虽然没有关联,还是想提一下,看了这部片之后我就肠胃炎生病了两天(不过这些流水账笔记是今天整理的),让我的心情很受困扰。
笔记(2025.1.11)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关于第五集,兼论《日常》《幸运星》
作者:阿崽(口述) & emf“他们(如今90%的导演)拍的电影让人觉得好像看到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看不到任何东西。 ”——达妮埃尔·于伊耶和让–马里·斯特劳布,关于《阶级关系》的访谈先不论那种《咒术回战2》式竭尽全力压榨媒 ...
天使也许很不错(笔记:2025.2.28)
+ 很少有一部能脱离音乐(不是吸引注意力的歌曲,而是普遍存在的那些背景配乐)被谈论的动画,我们不一定觉得它写得好,但它是和作画类似地位的存在。这部美好的作品也不例外:它使用一种最平凡的符号学,例如简单的电子乐和钢琴表示日常氛围,管弦 ...
笔记(2025.2.7)
侯麦的日期字幕符合于一种小规模叙事(参看莱蒙托夫《玛丽公爵夫人》),这种日期是自然的,就像我们知道*今天*是星期几几号;但对于大部分其它电影来说却不能这样写日期,就像我们不会记得*几年前*某件事发生于几月几日。这造成一种现在时的叙事 ...
笔记(2024.12.1)
Lacenaire是一个彻底的十九世纪人,或者更应该说,一个十九世纪的幽灵;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活生生的历史天使了。同时,十九世纪还表现为这样的一种时间,即,在其中形式总是被发现和讲述,但又并不真正在文本上形成具有纵深的“层次”或透视 ...
笔记(2024.7.27)
在电影前半部分,当时间和世界不再被线性地组织(只是也许有一两个开口),而是在几乎任意处蕴含着无限的连接,我们就知道这部作品在拓扑学上比《千与千寻》更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可能最终会到达《梦日记》。但是,一种对象征和意指的(不难理解的)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