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世紀最後的巨星之一,威爾·史密斯在2019年的新一輪複出顯然要比《自殺小隊》的時候成功得多。年中的《阿拉丁》續寫了迪士尼在真人大電影項目上的不敗神話,年末藍天工作室的《變身特工》盡管票房依然沒有起色,但比《公牛費迪南》要更有娛樂性。

唯一的啞火則來自李安的《雙子殺手》:這部久經波折的科幻電影,在李安對新技術的執念下并沒有煥發生機,反而再一次暴露出李安在動作片上的不适應。人物關系和角色塑造模糊不清,在描繪新老對抗上也錯失了不少機會,當街對轟的第三幕和大團圓結局的處理邏輯,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但幸運的是,威爾·史密斯在《雙子殺手》上的失手,也在《絕地戰警3:極速追擊》上全都找補了回來。

...

【概覽】

1995年的《絕地戰警》,對兩位主演——威爾·史密斯和馬丁·勞倫斯——和導演邁克爾·貝來說,是最為耀眼的處女作,而對三者之後的電影事業,也有着相當程度的預言性質:

彼時的威爾·史密斯,盡管已經憑借量身訂做的《新鮮王子妙事多》積累了相當的人氣,但還沒有成為真正的電影明星。随着《絕地戰警》的成功,他不僅一躍變身成了世界級的動作巨星,性格火爆和充滿個人魅力的Mike Lowrey,也幾乎成為了他每部商業動作電影的原始形象;

彼時的馬丁·勞倫斯,盡管已經有了獨挑大梁的大熱劇集《馬丁》,但在黑人喜劇群星荟萃的90年代,艾迪·墨菲更處在絕對的統治地位,他還沒有在電影市場上取得自己的份額。而仿自《緻命武器》Roger Murtaugh,還能打卻總想着退休的Marcus Burnett,也早早讓馬丁·勞倫斯的電影生涯表現出了自我剝削的晚期症狀,如法炮制的《再無可失》《笨賊秒探》《國家保安》,舶來《肥佬教授》元素的《絕地奶爸》系列,迅速透支了他的職業生涯;

彼時的邁克爾·貝,還隻是個成功的廣告導演和MV導演,沒有執導過任何電影長片。《絕地戰警》的劇情缺乏深度,但充滿了十足動感,極佳的市場反響也奠定了邁克爾·貝的發展路線。接連幾部動作大片的成功,掩蓋了口碑從未提振的緻命事實。在票房不及預期的《珍珠港》後,邁克爾·貝在《絕地戰警2》上變本加厲:香車美女慢鏡爆炸環移鏡頭,也正式成為了他的個人标簽。與前作相比,簡直判若兩人。

《絕地戰警》的25年後,《絕地戰警2》的17年後,三位電影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成為了業界傳奇。再度重聚的《絕地戰警3》,對三者來說又意味着什麼呢?

...

【制作】

與邁克爾·貝拉開距離,是《絕地戰警3》釋放出來的一個積極信号:他在這部全新續集中僅客串出演了一名MC,登場時還用上了他标志性的環移。這背後固然是有日程沖突的原因——《鬼影特攻:以暴制暴》彼時制作正酣——但對于《絕地戰警3》來說,是難得的幸運。

作為後《變形金剛》時代的第一部貝氏電影,《鬼影特攻》暴露出了他對貝炸流 Bayhem的癡迷已經徹底失控,叙事和角色塑造上完全走形,視覺效果也從感官刺激演變成了純粹的壓迫力。在這樣的邁克爾·貝面前,電影的故事/主演存在感極低,無論任何IP都難以改變。

在這種情況下,傑瑞·布魯克海默對兩位新人導演和新手編劇的信賴就顯得高瞻遠矚。阿迪爾·埃爾·阿比和比拉勒·法拉赫這對拉丁裔導演在《絕地戰警3》中顯得格外生猛又遊刃有餘。系列首部過于喜劇,第二部強行煽情的毛病,也在第三部上得到了很好的平衡。而這其中,編劇克裡斯·布雷姆納對喬·卡納漢(《天龍特攻隊》)和彼得·克萊格(《城中大盜》)的改寫,盡管依然爛俗,也有着情節銜接上的問題,但已經夠用。

在某種層面上,《絕地戰警3》在故事上的“爛俗”,其實可以看做是拉丁裔群體對好萊塢的反哺:90年代好萊塢電影的輸出,尤其是對南加州和南佛州的描繪,為這些富有夢想的電影制作人們給予了充分的養料;而他們在新時代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也以他們獨特的視角和經驗,為這些“傳統故事”添加了新的活力。

...

【表現】

與邁克爾·貝執掌的前兩部相比,《絕地戰警3》顯然要更加自覺。電影不再物化女性,不再對軍隊和槍械有着異常的熱忱,這些貝氏要素往往都會讓原本就足夠荒謬的故事顯得更加膚淺。當然,兩位猛探不再不計後果狂轟濫炸,并不意味着電影在動作和暴力上有所收斂,隻不過是稍稍多了點腦子而已。

在動作和喜劇元素之上,《絕地戰警3》的故事本身其實頗為老套。如果對西語區電視劇略有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前情人複仇”和“私生子”的橋段簡直不能再爛大街。尤其是後者剛剛才在《雙子殺手》裡玩了一遍,簡直車禍現場。

但《絕地戰警3》恰恰是在《雙子殺手》“不屑一顧”的地方給出了重要補充:比如主角和配角之間令人信服的互動和情感關系(尤其是喬·潘托裡亞諾飾演的隊長);比如在新老對照上,巧妙地利用了AMMO小隊進行比較;比如在角色塑造上,沒有将主人公設置成最糟糕的“十全好人”,甚至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處在失敗的位置。

恰恰是這些元素的存在,才讓《絕地戰警3》中的威爾·史密斯更像一個真人,而不是一個被禁锢在完美外形之下的偶像,讓他在經曆了事件之後實現了真正的蛻變。而影片在結尾處對私生子的處理,也保護了故事和角色們的基本道德感,避開了《美國隊長3》式的道德陷阱。

...

【總結】

與貝時代的《絕地戰警》相比,成功輸血的《絕地戰警3》顯而易見地要更加真誠和專注。在過去幾年中,有不少老IP的續集電影做出了将傳統(動作)英雄人性化的嘗試,但多數都沉浸在“顧影自憐”的肥皂泡裡。《絕地戰警3》盡管在“悲秋”上痕迹過重,但雙主角和一幹年輕角色的引入,讓這種哀傷有了切實的基礎,也提升了影片的觀感和實感。

《絕地戰警3》必然不會是“年度最佳”級别的電影,但就其IP而言已展示出了充分的活力和娛樂性。片尾的彩蛋預示了更多續集的可能性,但就這一系列而言,卻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情。好萊塢向來擅長打死馬 Beat a dead horse,偶爾打活,尤其是被索尼打活,已經謝天謝地。

這一系列能否成為下一個《速度與激情》尚未可知,畢竟懷舊牌這套殺手锏隻能打一次,再打就真的要躺進墳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