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斯蒂芬·金改編電影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如果要為“電影之神”斯坦利·庫布裡克的電影續上一個“Part 2”的話,就要做好“吃力不讨好”的準備了。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庫布裡克和庫布裡克的時代,對作者和作者型電影的寬宏大量(馬丁·斯科塞斯對MCU電影的看法或許也源自于此)。《2001太空漫遊》和《閃靈》都有着強烈的詩意——這不僅僅在于因為緩慢的節奏,也在于對表象以外的,更高層次意義的表達。

詩人和他的靈魂是難找的;但好的匠人并不難找。1984年的《2010太空漫遊》叙事簡潔明快,以商業類型片的角度來看,并不能算作是失敗的改編——可問題是,它不是庫布裡克。

《睡夢醫生》也落入了同樣的困境之中。導演邁克·弗拉納根打造過本世代最好的斯蒂芬·金改編電影(《傑拉德遊戲》)和最有金氏氣質的非金氏美劇(《鬼入侵》),而片名中的“Stephen King's”也表示了《睡夢醫生》要更加強調其斯蒂芬·金的屬性。弗拉納根想要達成的目标,就是在金氏叙事與庫布裡克的影像風格之間尋找平衡,以同時滿足兩方粉絲的期望。

但遺憾的是,弗拉納根和他诠釋的斯蒂芬·金顯然要更加适合小熒屏。細膩的情感和松散的情節,不要說與庫氏《閃靈》的極簡大相徑庭,在大銀幕上也面臨着沖擊力和表現力不足的問題。《睡夢醫生》沒有庫布裡克将原始素材徹底再造的自信與魄力,盡管有着一定潛力,但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這種差異也來自于故事焦點的變化:庫氏的《閃靈》是關于瘋狂、偏執和幽閉恐懼的故事,最主要的角色反而是遠眺酒店及其象征意義,而“閃靈”甚至對整個故事都可有可無;但在《睡夢醫生》中,以“閃靈”為代表的金氏超自然力量是故事的重要内容,多場景多角色,矛盾沖突都是在人與人,人與自身之間發生與展開。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安置庫布裡克的宏偉意圖,就成為了極具挑戰的難題。弗拉納根在這一點上并沒有失掉太多分數,但《睡夢醫生》松弛的新故事與動作驚悚元素的混搭并不抓人——當然,這個鍋也許要找回到斯蒂芬·金的身上——《閃靈》過于個人化而鋒芒畢露,《睡夢醫生》過于類型化而缺乏趣味。

顯然,金氏叙事與其改編電影或許能找到最優解,但與庫布裡克搭得上邊的,暫時還沒有找到。

...

毫無疑問地,邁克·弗拉納根和他的多年班底帶來的《睡夢醫生》,是一部尚可的金氏改編電影:有着可靠的表演和角色,在超自然驚悚之間遊刃有餘,也充滿了斯蒂芬·金标志性的自我對抗與自我和解。攝影師邁克爾·費穆格納瑞設計了獨特的調色盤,盡力與《閃靈》保持同一視覺語言。而在配樂、藝術指導和場景設計上,也對原作實現了充分敬意。

飾演标題人物的伊萬·麥克格雷格,在《睡夢醫生》中的表演雖然顯得有些低能量,但卻有着定心丸一樣的作用。盡管好萊塢的工作機會似乎更加青睐于同樣來自蘇格蘭,但年輕稍許的詹姆斯·麥卡沃伊,自“high ground”之後遊離在主流大片邊緣的麥克格雷格并沒有失準,在對手戲中的領導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處在上升期的麗貝卡·弗格森的表演也頗為成熟,也毫無疑問地,是《睡夢醫生》中最大的亮點。

然而,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睡夢醫生》的節奏還是拖得過了頭——一小時夢呓式的鋪墊後才漸入佳境——故事也缺乏必要的緊迫感和節奏感,使得多處橋段和高潮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這也是有着大量動作戲的《睡夢醫生》的整體觀感,反而更類似于文戲居多的,Netflix《鬼入侵》的番外篇的重要原因之一。

《睡夢醫生》的另一個命門,還是要回到《閃靈》的身上——這也是多數觀衆入場的主要動力。電影成本隻有4500萬美元,這是一個不上不下的數字:今秋華納的另外兩大力作,5500萬美元的《小醜》大量依靠實拍,7500萬美元的《小醜回魂2》特效依然露怯,但已經比2年前的《小醜回魂》翻了一番。受限于此,《睡夢醫生》自然不能跟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頭号玩家》一樣任性,用大量CG去複刻庫布裡克的遠眺酒店,連靈魂出竅的粒子特效都顯得有些假——更不用說基本息影的傑克·尼克爾森,和因為庫氏魔改,而産生的劇情和角色銜接問題了。

弗拉納根的對應策略,實屬窮辦法中的沒辦法:重選卡司再演一遍。

這也就導緻了影片在最後半小時裡的最大錯位:明知不是粗制濫造,卻不能真心稱贊這些“模仿秀”們勇氣可嘉。亨利·托馬斯(《鬼入侵》)和艾麗克斯·埃索兩人,無論是外形還是演技都離着傑克·尼科爾森和謝莉·杜瓦爾有一段距離,但卻硬要再現後兩者充滿爆發力的經典表演,隻能說畫貓說虎了。

這種富有間離感的操作,盡管可看做是對同一影像文本的不同诠釋,但在同樣的場景和運鏡下,總歸是如鲠在喉。迪士尼在投資2億美元(!)的《俠盜一号》上實現的塔金總督“完全複活”,自然是無法重現在零頭都不到的《睡夢醫生》,這也完全能夠理解。

但有沒有更好的演出方式呢?比如比如使用高清修複的《閃靈》鏡頭,避開相同角色的正臉/近景呢?值得思考的是,這兩種方式在《睡夢醫生》中也都存在,隻不過沒有被看成是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已。

由此也就看出了弗拉納根雖然穩妥,但不夠大膽的創作特點。而對于接續庫氏《閃靈》的《睡夢醫生》而言,也實在算不得是吹毛求疵——畢竟上周的《終結者:黑暗命運》剛剛重造了92年的康納母子。對于那些不解詳情的普通觀衆來說,落差自然是可以想象的大。

畢竟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接續經典作品自然是令人頭疼的。就算是《黑客帝國》式的親自操刀,也難以避免水準和期待的錯位。和HBO的《守望者》劇集類似,《睡夢醫生》作為《閃靈》的後續故事已經足夠努力,但更好的問題是,我們需要這樣的後續故事嗎?

庫布裡克用他那冷峻的優雅氣質,已經将斯蒂芬·金的作品完全變成了庫布裡克作品——這也是前者的最大不滿——斯蒂芬·金對自我的保護,自然是《睡夢醫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意識到,《閃靈》也已經是庫布裡克體系的完整代言了呢?

有的時候,另起爐竈的翻拍,或許要比強行接續要來得更輕松,也更有可能自成一派,另成山頭。

以《鬼入侵》驚豔觀衆的弗拉納根,自此應該有了更深的了解:并非接續任何既有,而是徹頭徹尾的重新解讀,反而塑造了去年下半年最好的劇集之一;而強行為《閃靈》續貂的結果,隻能是似貂也非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