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在網劇的制作精良下,越來越多的作品不斷受到觀衆的肯定,“劇捧人”之狀似乎也變得越發興盛起來。然而在流量明星、超級IP紅利逐漸消退的同時,也帶來了新人出圈方式的轉變。

...

從前期的“明星借戲捧新人”到“影視公司自制網劇力推新人”,如今影視公司出品網劇捧自家藝人的趨勢是越發明朗,新人可謂是迎來了“利好之期”。比如當下正在熱播的《千門江湖之詭面疑雲》《我的保姆手冊》《盛唐幻夜》等等,這些網劇的主演正是出品公司的旗下藝人。隻是在該模式的流行下,它們的成效幾何?

新人出圈方式的轉變

近年來,當紅藝人簽約扶持新人已經是一股潮流,一來新人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二來明星也可借此轉型,提升形象,這種雙赢的生态獲得了衆多藝人的推崇。比如《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楊幂捧迪麗熱巴、《錦繡未央》中唐嫣帶陳钰琪、還有當下正在熱播的《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裡趙麗穎力推男主金瀚等。

...

縱觀“明星借戲捧新人”這一模式,看似“雙赢”實則卻是一條艱難之路。首先,當紅明星主演的劇一般都是大劇,對于人氣不夠的新人而言便隻能作配。即使明星老闆的話語權再大,為了整個作品的質量與利益考慮,某些重要角色的人選還是需要慎重考量新人的各方面條件。其次,想要在當紅主角的流量之下,憑借配角博得觀衆的關注,更是一件“4分運氣+3分人設+3分演技”的事,而能夠滿足這些條件并取得成功的例子,在當下也是屈指可數。

“大樹底下好乘涼”對新人而言,還得看這“大樹”是什麼。如若是明星老闆,一直被前輩們壓着何時才能有出頭之日,大劇不敢用、自身流量又撐不起。如若是制作成熟、财力殷實的影視公司,用低成本、小制作的投資方式捧新人的話,顯然後者這種模式的成功率要高很多。

...

随着流量明星、超級IP紅利的消退,觀衆不僅對影視作品的審美逐漸回歸理性;在視頻網站制作越發精良下,更是對題材豐富、内容垂直、元素多元的網劇青睐有加。在如此利好的市場環境下,大批具備投資與制作的影視公司以“投資網劇”的模式力捧自家藝人。同時,這對能夠在“有量又有質”的小成本作品中擔當主演的新人而言,更是“出圈”的最好時機。

9大公司18位人氣新人,影視公司“劇捧人”的三大經驗

在“影視公司自制網劇力推新人”的模式越發流行下,筆者整理了近兩年在該模式中取得較好成績的部分案例:9大公司18位人氣新人。其中還有當下正在熱播的劇集:由天娛傳媒聯合出品,甯桓宇主演的民國懸疑劇《千門江湖之詭面疑雲》;領譽傳媒聯合出品,鄭爽領銜主演,旗下藝人虞祎傑共同主演的AI愛情劇《我的保姆手冊》;以及華策影視出品,吳倩主演的《盛唐幻夜》等。

...

從整理的這些成功案例中,筆者試圖從中總結出了幾點有效經驗:

1.投受衆所好,選對題材元素是關鍵

首先,從微博粉絲數量上千萬藝人鞠婧祎、胡一天、李宏毅、邢昭林等人的代表作《芸汐傳》《緻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惡魔少爺别吻我》《雙世寵妃》中,可以發現這些作品有一大共同點:都是甜寵系愛情劇。可見無論劇集題材多麼豐富,“撩而甜寵”的愛情劇始終是新人吸粉的一大利器。

...

2.維持人設,穩步前行

在這些案例中吳倩、許凱、邢菲、邢昭林等人在作品中的人設與藝人最初受歡迎的形象定位很是貼合。比如:2015年,吳倩因在都市言情劇《何以笙箫默》中飾演大學時期的趙默笙獲得關注,緊接着華策影視便投資網劇《我的奇妙男友》續延吳倩在前者中的善良、活潑人設,包括在《擇天記》《盛唐幻夜》中也能看到相似的影子。

還有因《雙世寵妃》中傲嬌高冷、寵妻人設而走紅的邢昭林,在“自帶吸粉紅利”的人設下,繼續維持便是其公司選劇的首要标準。從《無法擁抱的你》中重度潔癖、敏感悶騷、渴望被愛的姜志浩;《強風吹拂》中做事沉穩、克制、理性、有責任感的夏迪;再到《世界欠我一個初戀》裡腹黑霸道卻又純真沉穩的夏柯。每一個角色無不在體現着邢昭林的“專情霸道”形象,畢竟這是當下年輕女性觀衆所幻想的“完美男友”之一。

...

3.作品聯合效應的排播方式,讓1+1>2

好比11月13日播出的網劇《千門江湖之詭面疑雲》,主演甯桓宇除了在小熒屏出境外,在大銀幕中也有出色的表現。在網劇播出不久後,11月16日電影《無名之輩》便緊随上映,并且獲得豆瓣8.4的高分。雖然甯桓宇在影片中的戲份不多,但網劇選擇跟電影同時段上線,加上影片高口碑的帶動下,對演員的聯合曝光必然能夠起到正面作用。

其次是由吳倩、鄭業成、張雨劍主演的古裝探案魔幻劇《盛唐幻夜》的熱播,在劇中飾演男二的張雨劍傾心于吳倩飾演的女主。在該劇中兩人雖不能結為連理,可不久後就能在青春偶像劇《我隻喜歡你》中看兩人撒糖啦。兩部作品皆由華策影視出品,如此先後順序排播,引得網友直呼:“我不管,我就要看他倆”。

...

加上網劇《我隻喜歡你》講述的是平凡女孩兒趙喬一和學霸言默從高中到大學、從校園到職場、從校服到婚紗,共同成長、深愛如初而後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劇中女主人設極易讓觀衆再憶起吳倩出演的大學時期趙默笙一角,同樣的專情、活潑好動,可以看出華策這次力推吳倩的用心所在。

如此再續前緣式的“CP圓夢”,不失為一種上佳的“劇捧人”排播手段。與之采用相同方式的還有即将上線的《皓镧傳》,由吳謹言、聶遠原班人馬主演,憑借《延禧攻略》之火,該劇播出前期必定引發“原CP粉”的熱烈追劇。作為一枚劇迷,看到“衛龍CP”再續前緣的開心之餘,還希望能夠看到“不得體夫婦”的下一世守候。

總結

如今,影視公司自制網劇力捧自家藝人已成“新人出圈”的流行模式。在市場與平台的利好之下,初步成功、人氣打開後,針對藝人的形象定位加以穩固是前期的必然選擇。可若要将這條演藝之路長久發展下去,做好後期發展規劃、看準時機轉型或許才是藝人星途長青的重要措施。不過,在這“天時地利人和”之期,仍希望新人們能夠抓住機會,不負自己,不負衆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