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Siri,你在幹嘛呢?陪我聊會兒天吧!不知從何時起,科技竟已遍布人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回想今年整個文娛産業的發展,似乎有一個新領域正在被市場不斷地開發挖掘——科技的多圈層運用。

...

從機器人格鬥科技真人秀《鐵甲雄心》《機器人争霸》《這就是鐵甲》等綜藝節目的相繼亮相;到第12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中,來自2118年的機器人與主持人何炅的對話。“科技”不僅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它自身所散發出來的商機意味也變得越來越濃烈和廣泛。

...

在市場如此的熱烈反響下,最初就嘗試過“科技元素”的影視領域,自然不會錯過成為科技的最好承載體。

科技題材在影視圈的“上位史”

為何說影視是科技的最好“承載體”,因為戲劇形式是呈現未知感的最好方式,兩者身上都具備的藝術性,讓它們一拍即合。

...

早前科技元素大多是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畫面裡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觀衆開拓視野,看到不一樣的未來世界,以及科技帶給人類的無限可能。在科技自帶的神秘感與人類知識水平不斷的提高下,人們對該領域的求知欲變得越來越強烈,同時也讓文娛市場看到了不一樣的商機:嘗試将科技元素融入電視劇中作為一抹亮麗的色彩,給觀衆帶來新鮮感、刺激感。

在2004年的科幻懸疑劇《絕對計劃》中,開始出現以科技為主要元素的電視劇。該劇故事奇特、構思奇妙,為了突出未來世界的未知性,演員們的裝扮多以黑白兩色為主,動作幹練,表情肅穆;并結合現代高科技,用了電腦3D動畫技術,以科學取代魔法,在劇中展現多款高科技精密器材,創造出現代中國的新世紀武俠風貌。

...

劇中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當屬那可愛萌萌哒的小機器人湯圓,要是換在當下這款機器人必将大賣,那誇獎自己主人的功能簡直讓人愛不釋手。憑借題材的新穎,在特效技術還不如“五毛”的當時,能夠獲得豆瓣7.5分,可以說内容是真的很棒了。

不過在以傳統電視受衆為主的14年前,該類題材在電視劇中的發展還是比較小衆。一直到近幾年年輕受衆逐漸占據文娛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後,科技題材終于得到了更好的展現機會。比如:2014年網劇《高科技少女喵》的上線,該劇講述技術宅博士李柯男和機器人喵妹同居的趣事;2015年現代科幻喜劇《我是機器人》在江蘇衛視播出;還有2016年運用了黑客技術的網劇《偶像獵手》等。

...

随着科技的發展與受衆群體的變遷,創作者們在影視作品中運用科技元素的方式開始變得更為大膽。不僅從大銀幕逐漸擴展到小熒屏,更是把最初的點綴變身為當下的主角。總結前幾年這些融入“科技元素”的作品,科技在劇集中的作用大多是作為一大亮點或者某一特殊功能的存在,而到今年卻發生了實質性的“上位”。

科技不再隻是劇集中的一個元素,而是成為整個故事的主線,貫穿始末。比如:在都市情感劇《南方有喬木》中,無人機領域的研發與使用是這部劇中除男女主情感線外最重要的劇情。還有在《創業時代》裡,互聯網通信軟件的研發更是成為整部劇中所有故事與矛盾的開端,并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長與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

在這些影視作品中,AI機器人、無人機、互聯網軟件開發、黑客技術等等不同元素的科技題材,呈現出了多個領域裡的萬千世界。但在這些故事裡,都離不開一種元素——情感。為了将科技題材實現最大化的利益,創作者們試圖将“科技與人類”的情感變得更有溫度。從“養成類寵物”,變成有人性思維的“戀愛對象”。

科技感切莫讓位于魔幻感

人類與機器人相戀的故事早已屢見不鮮,隻是在視聽政策的規範下大多都是出現在電影或短片中。比如今年電視節目《幻樂之城》中宋茜演出的《21》短片,劇情結合時下最火熱的人工智能AI話題,加上21克的靈魂機器人便能産生情感。從冷冰冰的金屬與塑料,變為有笑有淚的血肉之軀與人類無異。

...

再是網大《超級APP》裡,影片着眼于人工智能的大數據時代,通過一段非典型的“人機愛情”,展現了人類在不可逾越的鴻溝面前該如何選擇,是在互相幫扶中共同成長,還是在彼此成全中黯然退場,身後更多的是對人生觀、世界觀的拷問。

随着網劇市場的不斷壯大,視頻網站需要更多元的題材注入影視作品中,以此來滿足年輕用戶的内容需求。此時科技題材的興起,恰好為網劇市場注入新鮮血液,與電視平台不同的是,“戀愛+科技”的新型融合不僅更适合網絡平台的受衆,還有種“非他莫屬”之感。于是關于“人機相戀”的愛情故事就此發酵,而這類題材劇或将成為網劇市場的又一新興力量。

...

11月12日,由鄭爽領銜主演的AI青春偶像劇《我的保姆手冊》上線優酷。該劇講述了一個鬼馬AI少女和傲嬌男明星在一場娛樂圈陰謀下的愛戀成長故事。首播當天播放量便破3億,截止16日上映4天就高達6.5億。該劇能夠取得如此高的播放量,除了鄭爽那強大的粉絲量外,新穎題材與熱點話題的結合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該劇一開場,女主便介紹自己是一個來自2146年的AI智能機器人,準備回到2018年和人類談一場戀愛,隻為測試最新研發的愛情模塊功能是否完善。如此宣讀目标的“練愛劇”,完全不用顧及單身汪的感受,坐等吃糧正合當下年輕受衆的口味。

...

既然是機器人,人設自然是整部劇的最大亮點。女主不僅是料理能手、家政達人、時尚顧問,還能瞬間幫助主人清除黑粉、挖出绯聞黑料背後的真兇。如此多功能的萬能小保姆已成為網友最想擁有的一款機器人。

不過從目前播出的劇情來看,筆者認為該劇存在一大緻命問題:兒童化的劇情弱化了科技元素本身的高智能性質。既然要凸顯機器人的科技感和未來感,那麼在劇情上就要多下功夫,唯有強情節的戲劇性才能與高智能的科技元素相匹配,不然就真成兒童劇了。

...

其次人設上,女主那瞬間轉移的功能确定不是“超能力”,對AI機器人的超能力化,已然脫離了科技的真實性。這種擁有光速般的性能或許在幾百年後真的能夠實現,可用當下的思維來理解,不免讓人有種“魔幻感”。

如若科技題材想要在當下包羅萬象的視頻網站裡站穩腳跟,就必須切忌:劇情“兒童化”、人設過于“魔幻化”的創作。希望在2019年上線的《我的機器人男友》中,能夠給觀衆帶來不一樣的科技新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