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多少人,憧憬人生能像遊戲一樣有讀檔功能。


如果今天不順心,就讀檔一次重新過。這樣的話,每天發生的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中,想想就很爽。但如果這件事不是自願而是被迫呢?一直被迫讀檔,重複同一天,永遠到不了明天,那會是什麼體驗?


今天聊的這部電影《忌日快樂》,就是被迫讀檔。它講的是大學生泰莉不斷重複經曆她自己被人謀殺的一天,繼而追查真兇的故事。

...


女主泰莉因母親的死亡,自甘堕落成一個四處留情、尖酸刻薄,甚至還勾引有婦之夫的小太妹。她對待生活的态度就三個字:嗨就行。


生日當天,泰莉在去參加party的路上被一個面具男謀殺。

...


醒來後她感到頭痛欲裂,一切似曾相識,仿佛又回到死亡當天。果不其然晚上再次被面具男謀殺。


接二連三,她終于明白,自己就像遊戲一樣,每死一次就重新讀檔。自此,泰莉開始上演“花式死”,先是去party的路上死。

...


躲在家裡不出門,死。

...


跑到其他地方躲起來,死。

...


開車跑路,死。

...


反正不管怎樣,到晚上泰莉好像一定會死。也不清楚兇手怎麼總能找到她的位置,可能兇手裝有GPS神器。


此處喜劇效果是達到了,但編劇把女主智商設定的過于低。死一次不知怎麼辦能理解,死十次還沒解決方法,這就顯得劇情有點沒邏輯。(文末有具體例子)


從起初的驚慌失措,到後來的習以為常。泰莉已經無所畏懼,徹底放飛自我。知道明天又是讀檔的一天,直接全裸出門,反正沒人會記得。

...

△ 霸氣“外露”


看到這裡,我想起個西方神話:說有個人叫西西弗斯,因為觸犯了衆神,便被要求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由于那巨石太重了,每每未上山頂就又滾下山去,前功盡棄,于是他就不斷重複、永無止境地做這件事,這是諸神認為最嚴厲的懲罰。

...

△ 西西弗斯神話


這則神話就诠釋了本片,女主以前種種不珍惜生命的行為,導緻冥冥之中受到懲罰,所以每天被重複謀殺。


當然兇手最終肯定是伏誅了,女主也如願以償讓生活繼續下去。是誰就先不告訴大家,免得影響觀影體驗。兇手是誰并非重點,本片真正内核是:經曆過絕望和死亡,泰莉懂得了活下來的每一天有多重要。


影片裡有個門上一直寫着:今天是你餘生的第一天。這也是提醒觀衆,别浪費寶貴的今天,從現在起知錯就改,不晚。

...


于是泰莉開始改過自新,丢掉不舒服的高跟鞋,為關心地球環境問題調查表簽字,給予别人幫助,對每個人微笑,向舍友認錯,最後跟父親和解,最終她也終于不在讀檔,走向了明天。

...


總的來說,電影積極向上,故事腦洞清奇,供大家消遣,綽綽有餘。


以上都是誇贊,下面要說些《忌日快樂》的不足之處。


結尾男女主角聊天,安立了電影《土撥鼠之日》,這是一種緻敬。導演還算坦蕩,看過的都明白,本片基本上是照搬《土拔鼠之日》的模型,重複的一天,一次又一次相同的事件,每次産生的喜劇沖突,甚至内核都一樣。

...


雖然是照搬,但還是有些差距。導演應該也清楚,與其被人指出,不如直接自己說出來。相較《土撥鼠之日》,不管是從表演,場景調度,還是劇本都遠遠不如。


女主泰莉的演技(傑西卡·羅德飾)中規中矩,還算過得去。但她那幾個舍友同學,面容浮誇,表情僵硬,實在不堪入目。内容方面也稍顯低俗,關于姐妹都是互婊,關于男同學都是互睡,理解編劇這樣做,是想在結尾來個反轉,但總體還是有些膚淺。

...

△ 浮誇的演技


劇本經不起推敲,邏輯漏洞實在太多。比如:


1. 兇手對女主的行蹤簡直了如指掌,不管在哪都能抓住并且殺掉。這又不是設定,憑什麼兇手有GPS能力,而且武力值爆棚?

2. 女主作為先知,有很多反制的機會,可以直接通知警察,在第一次死亡地點埋伏反殺。或者事先做好陷阱,等等,反正兇手肯定會出現在那,簡直不要太容易。

3. 兇手釋放連環殺手為的就是讓自己逃脫罪名。但又在蛋糕下毒,導緻了最後的結果,明顯是為了結尾反轉強行加進去的。


細節不敢多想,總的來說也能看,畢竟無限循環模式的電影較少見,就靠這一點也能博得許多人眼球。前兩個月《忌日快樂2》在美國上映,相比第一部差遠了,評分也低,不懂導演是認真拍的還是想圈錢,這裡就不建議大家去看了。

...


最後如果非想看這類題材,安利大家去看《土撥鼠之日》、《恐怖遊輪》、《明日邊緣》、《源代碼》,這些可都是無限循環類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