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摘編丨木木
“心疼Angelababy”“baby做錯了什麼?”
在《渴望生活》(原名《欲望之城》)傳出要由衛視播出轉為網絡播出的消息後,衆多Angelababy的粉絲紛紛在社交平台中為自己的偶像鳴不平。而Angelababy的作品難以上星更是與她的合作對象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深陷“出軌門”的吳秀波近日不斷登上微博熱搜,主演影片《情聖2》先是提檔後又取消上映,而其與Angelababy搭檔主演的《渴望生活》在傳出播出平台變動的消息後,更是讓不少網友感歎“Angelababy真是被迫跟着倒黴”。

近期吳秀波“金屋藏嬌”事件在網絡中持續發酵,其曾經參演過、尚未播出的影視劇的宣發也變得越發艱難。與吳秀波同樣因作風問題導緻作品延播或者不能上星的藝人,案例已經不少,他們的作品也都面臨着不同的“擱淺”結果。由此可見,影視行業對于問題藝人的“零容忍”态度越發明顯。
停拍、台轉網、上星難,影視劇頻因藝人陷入困局
影視劇從前期拍攝到後期制作、宣發環節可謂環環相扣,藝人在影視劇中一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活躍因子,但藝人在影視劇中也是雙刃劍的存在:一方面,他們可以憑借自身的流量提升劇集熱度,另一方面,由于劇集的時長以及拍攝周期限制,後期藝人被曝出作風問題後,劇集便會“停擺”。
影視劇出現問題演員之後,往往會被迫受到牽連甚至陷入停拍狀态。
早期黃海波因為嫖娼事件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其參演的《一場奮不顧身的愛情》也因此停止拍攝,該劇官微發布聲明稱:“劇組暫時中止拍攝,僅限于休整,之後還将繼續完成拍攝”,但是一停便長達兩年,直到2016年8月,該劇才再次開始拍攝,至今也沒能上映。

在劇集拍攝結束之後,播出則成為了由問題藝人主演的影視作品,所必須面對的下一個難題。
一方面,難以播出成為問題藝人主演劇集的常态。由高雲翔和範冰冰主演的《巴清傳》原定于2018年作為“開年大戲”播出,但是在拍攝完畢之後卻因為劇情和演員的雙重原因陷入播出困境。先是因内容涉嫌過度篡改曆史收到廣電相關部門的内容調整要求進行内容整改,之後便因兩位主演的個人問題而陷入無法播出的狀況中。《蔓蔓青蘿》同樣如此,該劇由姚笛主出演女主,但受到姚笛“小三門”事件影響,一直未播出。

另一方面,“上星難”則成為問題藝人主演劇集的另一個難題。同樣由姚笛出演女主的劇集《和平的全盛時代》在籌備播出期間便遭遇“上星難”。該劇最初想選擇在衛視播出,卻因為廣電總局控制劣迹藝人而止步于“上星”道路,最終在普通頻道播出。
此外,問題藝人的劇集也面臨着延播風險。《龍門镖局2》便因為甯财神的吸毒風波屢次陷入延播。甯财神在吸毒風波後曾發微博回複網友關于“《龍門镖局2》何時播出”的提問,表示将努力推動《龍門镖局2》盡快播出。

剪切鏡頭+花式馬賽克,問題藝人在綜藝中仍難生存
問題藝人出現在劇集中,往往會使其陷入停播的困境,問題藝人出現在綜藝中也同樣如此。但由于綜藝節目的體量較小,且情節連貫性較低,節目組可以采取補錄,或者使用後期處理的方式來彌補,其中剪切藝人鏡頭或者給藝人打馬賽克便成為綜藝節目的常用手段。
快速直接的剪切鏡頭方式通常是節目組會采取的第一選擇。
在《媽媽是超人》播出後,有觀衆發現其中楊子的鏡頭莫名減少,原來期間楊子因為被崔永元曝光資金問題,其與崔永元在微博中進行争論。節目組出于對節目影響的考慮,将楊子在節目的鏡頭剪切掉。同樣在《了不起的挑戰》中,香港藝人王喜的鏡頭也被節目組所删減,《了不起的挑戰》制作方燦星宣傳總監陸偉在後期接受采訪時回應稱,“當時看到網上有人曝光了王喜在其他社交網站上發表的亵渎偉人的不當言論,經過核實發現信息屬實,便決定把他的所有鏡頭剪掉”。嘻哈說唱歌手更是引起了節目組剪切藝人鏡頭的高潮,在PG One被曝光歌詞涉嫌侮辱婦女以及誘導青少年犯罪之後,他錄制的《快樂大本營》當期節目中的鏡頭便被節目組全部剪切。

對于不便剪切的鏡頭,節目組便會采用打上馬賽克的方式進行處理,降低藝人對節目整體效果帶來的不良影響。
随着PG One陷入“封殺”風波,紅花會歌曲遭遇下架。大衆對于嘻哈歌手作風的關注度水漲船高,節目中的嘻哈藝人鏡頭也成為了節目組的重點關注對象。說唱女歌手VAVA(毛衍七)在《快樂大本營》中錄制的節目,臉部鏡頭全程被打上了字幕樣式的馬賽克,在播出後引起了一衆網友的讨論。

綜藝節目對于問題藝人的處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大衆的支持,同時對于節目方而言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降低損失的方法。
多方政策收緊,問題藝人面臨“零容忍”
問題藝人、劣迹藝人屢被傳出不良傳聞,對社會風氣造成了不良影響,對于影視行業生态也産生了消極作用。
針對問題藝人現象,影視行業也開始表明自身立場,企圖實現正本清源。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北京人藝、北京京劇院、北京演藝集團、中國評劇院、中國雜技團、北京歌舞劇院等北京演出行業協會會員單位于2018年9月8日在北京簽署承諾書,不錄用、不組織涉黃、賭、毒演藝人員參加演藝活動,淨化首都演藝市場。北京演出行業協會在當日成立5個專業委員會,其中道德自律委員會發布《北京演藝行業道德自律行為規範》和《北京市演藝界慎獨自律倡議書》,呼籲演藝人員應該講信用、講誠信,絕不參加非法行為。

在行業自律之外,廣電總局更是出台了“四不用政策”:對黨離心離德、品質不高尚的演員堅決不用;低俗、惡俗、媚俗的節目演員堅決不用;思想境界、格調不高的演員堅決不用;有污點有绯聞、有道德問題的演員堅決不用。
從不斷出台的相關政策可以看出,影視行業以及廣大的觀衆群體對藝人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藝人需要在熒屏中保持良好的形象,為觀看節目的受衆樹立良好的榜樣,減少因不良行為或者形象對觀衆的消極影響。
正如《人民日報》曾經對于問題藝人做出的評論“如果放縱自我,五毒俱全,還想着‘收割’流量,汲汲于将名氣變現,怎麼可能?”不給問題藝人表演舞台,不讓問題藝人招搖于世,不讓問題藝人誤導青少年,正是大衆對于問題藝人的心聲。
問題藝人面臨着越發嚴格的政策監管,給藝人們提了個醒,要珍惜自己的羽毛,傳遞正能量;而影視制作方也應合理選用藝人,否則将一損俱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