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如果因《都挺好》與《東宮》收官而覺得眼淚還沒流夠的話,别怕這不畢業季要來了嗎!在這高考來臨之際,各大視頻網站早已按捺不住的将青春劇妥妥安排上。不管是新鮮面孔還是流量明星該準備的一個不少,元素類型上更是多到你眼花缭亂,校園類、都市類、奇幻類應有盡有,可為何卻沒有一個出圈?

5部青春劇接連上線優愛騰,多元類型的花式青春都不夠看

青春劇作為視頻網站必不可少的幾大題材之一,在熒屏上是絕不可能缺席的,每逢上半年充滿着校園氣息的青春劇便會接連不斷上線,去年有《以你為名的青春》《忽而今夏》播出,而今年光是3月下旬就上線了《人魚戀愛法則》《等等啊我的青春》《瑪麗學園》《我們的十八歲》《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等五部作品。

...

校園類的青春劇占最多有三部,懷舊風的《等等啊我的青春》、翻拍類《我們的十八歲》以及二次元《瑪麗學園》。在主演陣容方面三部劇都是由新人主演,可劇情就像它們的類别般,還是懷舊風比較适合中國觀衆。

其它劇的新人可以沒有姓名,但由厲嘉琪、趙弈欽、李歌洋等主演的《等等啊我的青春》必須有,畢竟在筆者看來該劇可是三部劇中主演顔值最高、劇情與畫風最合理的一部了。與《緻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一樣,該劇的時間跨度從高中發展到了大學,不同的是這部劇的時間節點主要放在男女主的大學生活中。

...

除去兩男争一女、學渣與學霸、男男CP等慣用設定外,《等等啊我的青春》裡将女主與男二間互相暗戀但因時間蹉跎、緣分錯過最終沒能在一起的遺憾诠釋的淋漓盡緻,而這種令人“惋惜”的CP線更是該劇帶給觀衆最大的記憶點。

至于《我們的十八歲》與《瑪麗學園》的劇情,那隻能用“一言難盡”來形容了。前者講述了雙胞胎女主為了腿受傷的哥哥不失去特招生名額,代替其身份前往好不容易考上的藝術學院就學的校園故事。咋一聽筆者還以為是翻拍韓版《原來是美男啊》,連看6集後其沙雕式的劇情與那莫名其妙的“海草按摩”橋段,恐怕連“山寨版”都稱不上。

...

...

不過如果要說奇葩《瑪麗學園》稱第二,今年播出的劇集裡沒有敢稱第一的。該劇不但有一種日劇裡《我是大哥大》的搞笑熱血,又有國産劇《萬萬沒想到》的無厘頭搞怪,在形式上還借鑒了《馬路須加學園》的劇情構造。被網友稱為今年最沙雕的劇,更為其沙雕指數打星:滿天星。

在百花争豔的瑪麗學園中,一群看似非主流的不良少女為了攀登上瑪麗的頂點努力地學習着美妝技巧。于是你看到的出場方式是這樣的,猶如女團出道般很是帶風。

...

...

随着轉校生化妝小白宋詩瑤和最強新人林夕的到來,學園内掀起了波瀾。她們與小透明筱竹、瑪麗男仆黃政宇一起成立了美妝社,一步步挑戰學園内的高手,向着最高的頂點不斷前進。但劇中這種像鬼一樣的煙熏妝是認真的嗎,還有明明就是同一個人飾演兩個角色,竟然成為了一門使用就會損害壽命的化妝技術,此劇不魔幻誰魔幻。

...

...

面對這樣的劇情彈幕上滿是“我的智商被扔到地下反複的摩擦”、“尴尬癌犯了,兄弟們我坐不住了”、“編劇一定是人才”等反諷意味濃厚的調侃,不過在這時常因為自己不夠沙雕而自卑的網絡時代,該劇也算滿足了逗比歡樂多人群的需求。

同樣是新人主演的還有奇幻青春偶像劇《人魚戀愛法則》,依舊是換人不換劇情的人魚戀。該劇雖然發生在校園裡,也打着青春的标簽,但卻是一部講述男女主幾番陰差陽錯之下意外同居而展開的一段令人啼笑皆非卻又溫暖感人的愛情故事。對于現實毫無借鑒可言,至于奇幻效果卻遠不如去年《同學兩億歲》裡帶來的視聽“笑果”與團結精神令人記憶深刻。

...

最後是由黃子韬、吳倩領銜主演的都市青春勵志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該劇以當前造星行業生态為背景,講述了三個不同個性的年輕人,為追逐各自的音樂夢想而彙集在一起,最終突破極限、浴火重生的故事。夢想一直是青春中最耀眼的一份子,該劇的主題雖說是圍繞青春夢想展開,但劇中娛樂圈裡過度奢靡上流的生活方式與現實中普通觀衆的生活确實相差太遠,此等青春難以引起觀衆的共鳴感,宛如都市懸浮劇般不接地氣。

多元演變竟讓青春劇走向消亡?

五部青春題材劇同時期播出無一出圈,在筆者看來:紮堆是小,不夠真實才是問題所在。對比往年的青春劇,今年的劇集在類型元素上雖更豐富多元化,但卻丢失了青春劇最重要的特點——在真實接地氣的青春記憶下而引發的共鳴感。

自《最好的我們》之後,青春劇便成為了近兩年最易走紅且常捧新人的題材大佬,從2016年到2017年,青春劇也在不斷發生類型與元素上的多元演變:

以高口碑《最好的我們》《你好,舊時光》為準則。在它們的“品質劇情”模範下,诠釋出真正的青春劇是對一個時代下青春群像的再現,是一種“全景式”的青春,隻有讓觀衆在劇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才能讓其融入到劇情之中,實現共鳴的現實定義。

...

随着《緻我們單純的小美好》播出後,雖然該劇的豆瓣評分與前兩者相差了一個10的距離,但劇中高能撒糖的甜寵風卻讓該劇一炮而紅,連帶主演胡一天、沈月也受利成為當紅新人。于是這種除了回憶青春外,還能想起讀書時期那種暗戳戳、酸酸甜甜的美好情感情節,在滿足了觀衆少女心的需求下,成為僅次于真實感後的又一必備元素。

可是在這些珠玉的成功示範下,2018年優愛騰雖播出了不下20部的青春劇,卻沒有一部達到了口碑與熱度雙赢的作品。即使是取得了豆瓣8.2分的《忽而今夏》與7.6分的《人不彪悍枉少年》都沒能成功出圈。想來如此大批量複制前輩們真實共鳴、甜寵發糖、學霸與學渣标配人設等模式的青春劇,或許已經讓觀衆感到審美疲勞了。

...

相比2018年的青春劇,當下套路同質化、劇情缺乏邏輯性的在播青春題材的表現顯然要更差勁,仿佛完全喪失了青春劇自帶的優勢般。且不說奇幻、二次元類的非現實青春劇《人魚戀愛法則》《瑪麗學園》,就連本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等等啊我的青春》《我們的十八歲》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都沒能堅守住“共鳴感”這一核心要素。

後者過度娛樂化,前兩者在劇情上存在邏輯漏洞。比如《等等啊我的青春》中過年12點還在學校寫檢讨的情節、《我們的十八歲》裡女扮男裝設定還是其次,整天才藝表演、設計陷害的劇情才是過度戲劇化。

...

...

其次兩部劇中皆有“男男CP”的賣腐設定,比起劇集情節來,觀衆讨論更多的是劇中男主哪個帥、女主有多醜、誰和誰更有CP感等毫無營養的問題。兄弟情的濫用,不但沒能勾起觀衆回憶青春的共鳴感,反倒是對劇情的一種破壞。如此丢失真實感、留于演員顔值表面的青春劇,非但不能達到“造星”的效果,更容易遭到反噬。

總結

在當前古裝、懸疑、民國、都市等題材儲蓄充沛、蓄勢待發的2019年劇集市場裡,青春題材接連失利與啞火的現狀也不完全就是壞消息,恰好提醒創作者與平台方是時候應該多花些心思在劇本的創作上了,不然光靠改編IP、糅合多種流行元素重現兩年前的輝煌可還不夠。時代不斷的在更替、受衆審美也不停的在改變,與時俱進的青春才真的是永不過時,與其濫用,偶爾的“饑餓營銷”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