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把《愛在…》三部曲看作是成年人開始探索愛,遭遇感情波折,應對婚姻挫折的真實生活和心理曆程寫照,我們不禁驚歎于導演的天才設計,既有跨越前後十八年的整體安排,給以足夠時間,增強故事的說服力,構建貼近生活的真實感,又有着眼于各個獨立階段的細緻刻畫,在時間的長河中甑選出三幅濃墨重彩的油畫,是對生活的認可,是鮮明彙集主題的獨到方式。如此組織克服了流于俗套的公主王子的單純浪漫故事,以及狗血婚姻慘狀的一聲歎息中的草草收場。

時間跨度十八年,采用原班男女主角,每隔九年,回顧所走過的路,無疑拉近了劇情和觀衆的距離,可謂是導演的過人之處,想必觀衆從影片中獲得的啟示遠遠大于導演的拍攝初衷。

細心的觀衆不難發現,随着劇情的推進,烘托主題的事件的幾率在不斷增加:


...

《愛在黎明破曉時》

(《Before Sunrise》)

能夠在出行中邂逅心有靈犀的另一半,無論結局如何,在芸芸衆生中少之又少,是每一個追求浪漫愛情的人所向往的,而且正是因為它的可遇而不可求,更助長人們擡高它珍貴的情緒,以至于把它追捧到了超脫虛幻的地步,這無疑為後面的惋惜,質疑埋下了伏筆。人們往往不是不解生活的真實,更多的是糾纏于巨大的落差。

幸福的“适應原則”可以解答這個問題。(幸福的“适應原則”講的是人們的幸福感不僅與發生的事件有關,而且與自己開始的基線有關,大富大貴之後的日進鬥金終究比不上當初一貧如洗的區區幾百元收入帶來的幸福感強烈,是“适應原則”的最佳例子。)


...

《愛在日落黃昏時》

(《Before Sunset》)

無論是傑西和妻子名存實亡的婚姻,還是塞琳娜感情生活一再敗北,心裡不自覺逃避進入婚姻,這樣的狀況在成年人中并不少見。世界上沒有絕對固定的婚姻定義,有的隻是寬泛的描述。

社會把更多,更靈活地尋找幸福婚姻,尋找陪伴一生的伴侶的主動權交給每個人手裡,由于偶然或必然,自身或外界的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錯過,不匹配, 這沒什麼可怕的,也沒什麼沮喪的。

沉浸于痛苦的婚姻不能自拔,打算用放棄的方式過完一生,或者執着追求真愛,或者積極尋求原因,找到解決辦法,都是值得嘗試和鼓勵的辦法,沒有孰是孰非,關鍵是回答清楚一個問題,這是不是你所想要的婚姻,是不是你所想要的生活,問題的答案直接引導你采取什麼樣的态度,采取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婚姻。


...

《愛在午夜降臨前》

(《Before Midnight》)

人們無不惋惜地看到最後一部中婚姻的一地雞毛。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清晰地評價别人的婚姻生活是極其容易的事,而身在其中,往往面臨走不出去的陰霾。事實上,如果能夠心平氣和地想想自己的婚姻,想象周圍熟識的朋友家人的婚姻,真實的婚姻應該是充滿煙火氣的,對婚姻的懷疑,不解應該随處可見,這才是婚姻真實的接地氣的狀态。

從愛情走入婚姻,之前沒有識别,顧及的責任,義務明晰起來,措手不及落在兩個沒有準備好的人肩上,沒有沖突反倒有點離奇,即便是有寬容,共情加持的人,是需要時間和練習才可以習得處理得當的技能,實踐的過程是任何人所不能回避的。

“雞飛狗跳”并不是訴諸暴力冷戰的借口,“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也未必是婚姻的最好狀态。

給婚姻賦予不切實的期望,借浪漫推演婚姻幸福的想法,其實是沒有正視婚姻的内涵,是失望和質疑的始作俑者。把婚姻回歸本來真實的面目,拉回到真實現狀,是腳踏實地的誠實态度,有利于兩個人并肩作戰,共同面對無論是來自彼此自身,還是外界給與的困難。

浪漫的愛情,如同生命的饋贈一般珍貴,每個人有向往它的權利,也有應得它的資格,更應具有探索它的勇氣;

感情的糾葛,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他(她)的錯,在永恒的主題面前,我們永遠是一個踯躅不定的小孩,期待五彩糖果的決心鼓勵着我們向前,不害怕,不慌張,不沮喪,厘清自己最想要的,幫助自己收獲美好;

婚姻的困境,是最真實的存在,耐心給予時間,寬容給予支持,在摸索中笃定信心,有時孤軍奮戰,浴火重生,有時相互扶持,看向遠方,願意為婚姻幸福有所付出,有所改變,滋養它,終有所成。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願天下婚姻幸福而生氣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