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木

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中,來自LPL賽區的iG戰隊最終以3:0完勝EU LCS歐洲賽區的FNC戰隊,問鼎冠軍。“iG獲勝的意義”也一度占據微博熱搜榜單,電競無疑成為了今年的熱門詞語。

...

随着“電競”概念在大衆中逐漸祛魅,電競也在不斷向多個領域延伸,其中影視行業便是其中之一。央視預計2019年推出電競主題紀錄片,多部電競相關的影視劇也将在2019年上線。“電競”也将從少數人的狂歡成為熒屏熱映的大衆化内容。

...

網大試水電競題材,情懷缺失觀衆難買賬

國内的電競題材影視作品早期主要以電競短電影為主。

在2008年,市場上就已經出現了電競題材影片《電競之王》。影片由林申、米娜、李曉峰等人主演,主要講述了出生于醫學世家的男主顧曉飛,在電競比賽中打敗韓國選手獲得勝利的故事。作為早期的電競題材短電影,男主以“魔獸人皇”SKY(李曉峰)為原型,在影片最後SKY本人也在其中出現。電競明星在影片中的現身為其吸引了一波電競粉絲來觀看,但是由于劇情不夠深入,最終沒有獲得很好的反響,豆瓣評分僅獲得5分。

...

在2016年推出的網絡電影《電競高校》打出了“中國首部電競題材電影”的稱号,其中有兩位電競選手參演:SKY(李曉峰)和前WE成員草莓(魏漢冬),《電競高校》同樣聚焦電競選手的成長。《電競高校》之後也于同年推出第二部,其中仍然有草莓參演,另外還有中國電競傳奇人物XiaOt、WE微笑、中國解說一姐小蒼參加。同年也有許魏洲和李恒建主演的《電競也瘋狂》、王廷晖和楊雪主演的《穿越電競去愛你》,但是這兩部電影整體劇情圍繞愛情展開,涉及電子競技的部分極少。

...

2017年推出《超能電競:傳奇一代》,影片以中國第一支電競世界冠軍戰隊“WE五虎”為藍本,其中有若風、草莓、微笑、卷毛、SKY、Joker、TED等電競明星加盟客串,在電影場景中對于電競選手的成長過程進行了再現,也還原了“WE五虎”從組建、内鬥、磨合、征戰到最終獲得世界冠軍的曆程。

...

早期的電競電影全部為網絡電影,其中大部分都有專業的電競選手參演,劇情也集中于展現電競選手和戰隊的成長,但是由于網絡電影成本有限,許多遊戲對戰的畫面做的非常粗糙,這一點讓不少觀衆感到失望。

另外,早期的許多電競網絡電影的内容打出複原明星電競選手故事的旗号,但是在叙事過程中卻常陷于過于誇張的局面。以《電競高校》系列為例,豆瓣評分都處于及格線邊緣,觀衆普遍認為其中的情節雖然展現了電競對戰的場面,但是卻丢失了電競情懷。《電競高校》系列的場景許多呈現出滿滿的日漫感,人物造型和動作時常表現的十分浮誇,雖然熱血感十足但是卻讓人頻感尴尬。

電競網劇數量稀少,愛情、友情多元素助力内容

除了電競題材的網絡電影,國内的電競題材影視劇早期也主要以網劇為主,數量不多,質量也良莠不齊。

2016年播出的《電競紀元》拉開了電競網劇的序幕。該劇由施柏宇、阿麗亞、劉海寬等聯袂主演,劇中主打科幻和電競元素。情節設定為2025年以男主為首的熱血青年進入電競學園,由菜鳥級戰隊不斷成長為精英戰隊,呈現了豐富的VR遊戲畫面。雖然劇中充滿了良心特效,但是整體情節依然顯得十分單薄。劇中的對戰過程混亂,劇情主要呈現的男主的蛻變過程也沒有被刻畫地非常清晰。

2017年播出的《不要慫英雄》中同樣講述了一群電競職業選手的生活狀态,以及在比賽中團結一心為獲得冠軍而不懈努力的過程。劇中男主米帥被電競巨星蔡望京收入麾下,成為RG戰隊的主力選手,之後與戰隊成員共同在電競道路中拼搏。該劇更加偏向對于男主的愛情和在電競道路中坎坷的成長過程的呈現,同時對于戰隊中成員的日常生活的喜劇化表現也是使得劇集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

同年推出的《夢想x計劃》與《不要慫英雄》相比,則更加青春化。劇中以DOTA 2遊戲為主要載體,表現大學生在電子競技道路上前進的過程,對于電子競技的對戰場景也進行了更詳細地呈現。該劇相比另外兩部電競題材網劇而言,更加集中于電競的主題。并且在常規的演員之外,劇中有王兆輝、潘婕、IMBATV解說施丹尼等電競明星友情加盟,所以使得該劇相比其他兩部劇獲得了更高的人氣。

...

縱觀電競題材的網劇,《夢想x計劃》獲得了8分的豆瓣評分,在電競影視作品中屬于高分之作。其中對于遊戲對戰過程中的畫面展示和遊戲中具體操作的講解,是該劇不同于其他網劇之處,也是吸引電競圈外的受衆觀看的重要原因。此外,劇中出現客串的電競明星也是該劇在同類題材劇中獲得高播放量的關鍵。

反觀電競題材台播劇,僅有2016年的《微微一笑很傾城》(下文簡稱《微微》)與電競題材接近,實現了台網聯播。《微微》改編自顧漫的同名小說,劇中由流量小生楊洋和小花鄭爽分别飾演男女主。原作的名氣加持使得該劇在播放前積累了大批潛在觀衆,播出後對于男女主和男女配角間感情的表現也不斷吸引更多的觀衆觀看,同時30集的劇集體量也可以更豐富地刻畫劇中人物性格,但是更集中于男女主之間的愛情故事和男主的創業情節,和電競仍然有很大距離。

...

電競題材影視劇中網劇的内容更加垂直于電競領域,劇集體量短小,其内容往往在電競的基礎上呈現愛情、友情、熱血等多重元素,但是也常會因為對電競遊戲場景的稀釋而引起觀衆的不滿。

借力情感或發力情懷,小衆題材該如何出圈

今年是電競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同樣是IP劇迅速崛起的一年,劇集的垂直細分趨勢推動影視行業向電競這個垂直性的題材中延伸,使得位于亞文化一員中的電競文化逐漸向主流受衆蔓延,電競文化的長尾效應也在日益實現。

2019年影視劇也在大面積向電競行業布局,《全職高手》《蜜汁炖鱿魚》《陪你到世界之巅》這三部由電競漫畫和電競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都将于2019年上線,可以看到,電競題材的影視劇大年即将到來。

...

但是小衆的電競題材如何在影視化過程中俘獲更多受衆,實現對于自身文化的出圈一直是電競影視劇所面臨的問題。在筆者看來,電競題材相對垂直性的内容,需要在影視化中做到對于自身内涵的通俗化再創作以及對于文化精髓的突出。

對于熟悉電競的受衆而言,電競職業團隊在一路走向巅峰的過程會經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和孤獨,正是出于對電競的熱愛和執着,以及實現電競的“去污名化”是選手堅持下去的動力。對電競選手情懷的體現需要置于影視作品的核心,早期的《電競之王》和《電競高校》就曾受到觀衆的質疑,作為主講電競選手成長的影片,卻對選手成長過程進行過于簡單化的表達。

另一方面,“電競+感情元素”日益成為電競題材影視作品的常用打法,其中對于熱血和愛情内容的表現也是使影視作品吸引更多普通受衆,實現出圈的重要手段。之前的電競影視作品中都會加入愛情元素,從多維度呈現男主的成長。從接下來推出的電競題材劇集來看,基于電競言情文的影視劇會更加注重對于主角間感情的挖掘。另外偶像化的陣容也會為影視劇帶來更多流量:例如《全職高手》中的楊洋、江疏影,《蜜汁炖鱿魚》中的楊紫、李現,《陪你到世界之巅》中的王一博、王子璇。

電競題材在實現情懷、情感與競技元素的完美融合之後,勢必會在電競紅利時期迎來自己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