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荼蘼

...

在《都挺好》天天挂熱搜,《青春鬥》剛開播之際,筆者不禁感慨:現實主義題材這塊蛋糕,視頻網站何時才能美美的吃上一口!

...

前不久,朋友圈被一部名叫《北漂愛情故事》的網劇刷屏了,能夠讓那些仍在北京艱苦奮鬥的青年們深夜安利,想來還是有些料的。打開豆瓣電影可見豆友們對該劇的評價不是超現實,就是真實到吓人,什麼舔狗愛上綠茶婊,同性鐵T硬杠拜金渣女,廢物loser遭女友抛棄等等情節看似俗套,但卻讓人情不自禁發出辛酸無奈的苦笑聲。

現實主義題材容不下超現實網劇的挑釁

在北京生活過的人應該知道一個被稱為亞洲最大的小區——天通苑,而這部劇講的就是在這裡合租人的故事。

...

劇裡大學畢業兩年的白領吳宇超為了追求大學時期女神呂曉嫣,搬到天通苑的合租屋認識了一群各有故事的年輕人。20歲的劉奕東是個高中畢業的叛逆少女,母親蘭姐和繼父離婚後搬來與女兒同住;26歲的張建是個木讷老實的房産中介,業績不好的他并不适應北京快節奏的生活;23歲的秦芸娟是KTV服務員,願望是把女兒從老家接到身邊;27歲的糖小柔是個網紅,倚靠網絡直播賺錢一直做着明星夢。

...

六個性格迥異的人因為集體抵抗二房東事件而相熟起來,他們逐漸建立信任,産生友情,一起為想要的生活和夢想努力着。可以說合租屋的這六個人既是天通苑的縮影,也是北漂一族的縮影,更是都市年輕一族的縮影。他們在這裡相遇,在這裡哭泣,也在這裡歡喜,對抗着生活或是詛咒着命運,就像天橋上的街頭歌者唱的《北京北京》般,他們在那裡迷惘尋找,最終在那裡祈禱與失去。

這部劇無論從劇名還是劇情畫風都給人一種“山寨感”,可這種沒有高逼格俗稱接地氣的真實感不就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嗎。“生活沒有逆襲,生活還在繼續”是《北漂愛情故事》傳達出來的現實主義。

...

從租房遭遇黑心二房東、上班排隊擠地鐵、室友作息不同鬧争議、路邊小攤便是晚餐的生活瑣碎,到愛情與自尊哪個更重要、有背景的人比你還努力、明知沒未來卻甘願做備胎等苦惱着人類大腦的情感選擇題。這些常被以往現實題材裡有意無意忽略的細枝末節與七情六欲,在《北漂愛情故事》裡都一一被呈現了出來,宛如北漂人的親身經曆般。

該劇除了租房的點滴與生活氣氛帶來的真實感讓人心生共鳴外,“殘酷感”更是它不同于其它現實題材的特色之處,也與整部劇的靈魂主旨“生活沒有逆襲”相呼應。正是如此讓人直面現實的青年北漂故事,才讓該劇在豆瓣上的短評大多處于三星以上。

...

更有網友點評:“劇集人設挺全面的,女性角色更豐富些,有人赤裸裸虛榮、有人入了淤泥堅守、有人得了虛榮摔了跟頭想回首重拾安穩;而男人與在北京紮根立足相比,都還得試着曆經這些女人,某種程度上說,女人是他們必須要走過的第一層現實,碰了壁把血疤當旗幟才能繼續往下拼。”或許這也是為何所有現實題材都離不開愛情的原因吧。

...

正如觀衆感受到的殘酷感,劇中人物最終都沒有一個善果。放不下執念的癡情人吳宇超仍舊還是備胎一枚,一直堅守自強不靠男人的秦芸娟最後還是嫁給了老男人華哥,夢想成名的糖小柔辛苦攢下十幾萬整容費卻被男友騙光而逃,而放誕不羁、性格直率的叛逆少女劉奕東也選擇了回老家與有錢人結婚生子……可為何如此真實殘酷且好評度高的超現實網劇,最終卻隻能圈地自嗨?

屢屢失敗的視頻網站,在助力現實主義題材上該怎麼做?

打開各大榜單,關于#假如蘇大強有朋友圈#、#蘇家人什麼星座#、#都挺好表情包#等話題熱搜不斷,可以說熱度幾乎全被電視劇《都挺好》承包了。回顧近年在衛視播放的都市情感劇,從《歡樂頌》《我的前半生》《戀愛先生》《老男孩》到《逆流而上的你》《都挺好》等,這些電視劇不但話題影響力大到引起全民參與讨論,其類型更不僅僅局限于家庭,還涵蓋了群像、愛情、職場等多種元素。

...

對于全年齡受衆的衛視來說,主打家庭類的現實題材自然要更适合平台的定位;可針對以年輕群體為主要用戶的視頻網站而言,愛情、夢想類的現實題材便要更受網絡受衆的青睐。縱觀近兩年視頻網站嘗試的現實主義題材《北漂愛情故事》與女子圖鑒系列等,皆是精準定位平台年輕用戶的類型劇,遺憾的是屢屢嘗試,其話題熱度卻始終敵不過中老年人占主要收視群體的電視劇。

是愛情劇不敵家庭劇有共鳴感,還是圈層受衆比不過全年齡基數的龐大,其實兩者皆非,對市場而言隻要作品足夠優秀,小衆也能成為爆款。将網絡平台與電視平台的同類型現實題材劇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常年被青春、懸疑、探險、奇幻、甜寵等多元類型劇滋養的視頻網站,若想真正達到對現實主義題材的助力,除了把握好現實感與戲劇性的平衡外,如網絡平台的垂直細分布局般将内容做到極緻更是破局的關鍵。

...

在現實主義題材方面,與視頻網站代表作女子圖鑒系列劇、《北漂愛情故事》可以進行同類型對比的如電視劇《歡樂頌》和《我的前半生》。首先不夠“真實”的女子圖鑒系列劇與過于“真實”的《北漂愛情故事》讓視頻網站輸在了對題材的真實感平衡上。

其次,現實題材雖離不開真實感,但真實感也需要戲劇性的修飾,盲目的接地氣不但影響了視覺上的觀感,更與觀衆潛意識裡的“希望”理念相悖,而這便是《北漂愛情故事》啞火的主要原因。僅憑廉價的服化道與網感風的小制作,便想要撐起全民化的大主題“夢想與奮鬥”,似乎有些看低觀衆的審美了。

...

再則同樣是群像性現實題材,《歡樂頌》能成為爆款還因其抓住了奮鬥青年們對現實永存希望的心理需求,換言之便是正能量精神。然而在這一點上,《北漂愛情故事》的主旨卻是恰恰相反,每個主角結局皆失敗的情節雖然讓觀衆覺得很真實,但“生活沒有逆襲”的負能量也切斷了觀衆想要從劇中尋找的那絲安慰需求。

...

再是照射現實的鏡像劇女子圖鑒系列,在群像話題與人性愛情上兩者都不夠極緻徹底。打着獨立女性、青春奮鬥的标簽可每一次的成功都是依靠男人的《北京女子圖鑒》;沿襲前者職場奮鬥的話題,但在男女情感以及人性的設定上過于高精英化的《上海女子圖鑒》,這對廣大觀衆而言始終有些懸浮了。前者比不過《歡樂頌》帶來的群像真實感,後者比不上更有人性話題的《我的前半生》,尤見内容不夠極緻便是女子圖鑒系列劇的病因所在。

結語

《北漂愛情故事》的啞火可謂是真實感的一場自我矛盾比拼,也是視頻網站對現實主義題材的一次自我測評。不夠真實與過于真實皆不行,把握好現實感與戲劇性的平衡,讓垂直細分帶來的内容極緻性優點延續到都市劇中,可算是當下網絡平台多次嘗試現實題材後的失敗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