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大名的一部影片,卻一直不急于觀賞,總結原因如下:主觀上,人生态度不甚積極,心理還有些陰暗,對于暖心的、溫情的、勵志的電影總是缺乏激情;客觀上,此類影片一般不以懸念取勝,情節不夠跌宕起伏,感官刺激也不夠,難以勾起獵奇的欲望,那就真得需要安頓好浮躁的心态之後靜靜地去看。
而如果能徹底投入進去則是一大幸事。
這是一部講愛與教育的電影,也是一部講成年人如何與未成年人相處的電影,類似題材的看過《四百擊》,同樣的法國片子,風格獨特;我國的那部《狗十三》非常好,有鮮明的本土特色,個人感覺都算得上是國産電影的标杆(這兩部都單獨寫過影評);美國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死亡詩社》、《心靈捕手》側重于探讨個性解放,更加讓人感慨與感動;不過印象最深的還是那部巴西的《中央車站》,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因為它不僅講到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相處的問題,講到愛與情感的聯結,也描繪社會面貌,探讨信仰,剖析人性,而且通過劇情将這些元素完美結合,該幽默的時候幽默,該動情的時候動情,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片,強烈推薦。
扯遠了,回到這部《放牛班》,我想它之所以受到追捧,要歸因于音樂在其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麼說電影是綜合的藝術,我又要粗俗地拿吃飯進行比喻,欣賞電影這門藝術就好比吃自助餐,最大可能解決衆口難調的問題,人物,故事,畫面,台詞,音樂,各色菜式,總有能讓你入眼入口的東西,《放牛班》好就好在比一般的自助大餐又多出了一款特色菜—童聲合唱,而且唱得特别好,純淨人心,堪稱天籁,這是隻此一家,别無分店的,難以模仿,更奢談超越,所以成了經典。當然,要在電影中欣賞音樂,我們從來不缺乏音樂電影,但那又另當别論了,那屬于主題餐廳,就不是自助餐了。
該片另外一點值得稱贊的是真實,男主馬修老師并未被塑造成一個聖母心泛濫的不食煙火的高大形象,他對孩子們的教育和影響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的專業,音樂是他與孩子們建立起信任與情感的橋梁,是方法和手段,也是目的和結果,所以,你也完全可以通過這部電影得出一個結論:合唱團可以解決皮孩子問題,音樂的力量是颠覆性的。
說到皮孩子,馬修對真正的那個不良少年曼丹卻是沒什麼辦法的,這就比較真實,十六七歲處于叛逆期,特别是長得膀大腰圓,又充滿攻擊性,失過足幹過壞事的半大小子誰見了不得頭疼。
當然,在馬修身上我們心中一定寄托了普世的完美的教師形象,有愛,有責任感,懂得教育的方式方法,他對天才兒童皮埃爾欲擒故縱,循循善誘;對失去雙親的小佩皮諾呵護有加,關懷備至;對其他皮孩子們恩威并施,時而嚴肅時而活潑。
也許,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馬修是個單身漢,與孩子們住在一起,工作即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這也在現實中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後影片創作者可能感覺這樣一個好人也太孤單落寞了吧,父親般的人民教師的形象要更加立體,更加豐滿,就安排他收留小佩皮諾吧,送他一個可愛的兒子吧,于是我們如願看到了一個溫暖的感人的和充滿希望的電影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