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星河鹭
媒體曾形容範冰冰的“收獲多大的贊美,就要經得住多大的诋毀”,用在于正身上,大抵也是恰當的。這位在電視圈浮沉近20年的編劇+制片人,深陷過千夫所指的抄襲案件,聲名與創作都陷入低谷;也通過魏璎珞完成“鹹魚翻身”,在2018年的夏天最終“封神”。
年度驚喜《延禧攻略》之後,于正操刀的又一部古裝劇《皓镧傳》于1月19日播出。有《延禧攻略》原班人馬加持,《皓镧傳》首播之日熱度非凡,但口碑卻不似前者堅挺,大量網友在豆瓣打出了較低評分,與《延禧攻略》的滿屏贊譽之聲大相徑庭。

上線一周有餘,《皓镧傳》在豆瓣上的評分漸趨穩定,萬餘網友綜合評分4.8,對劇集的不滿集中在吳謹言演技、趙姬與曆史不符等方面。表現不及預期,《延禧攻略》所積累的觀衆緣,被《皓镧傳》日漸消耗。
針對網評,于正多次發聲正面剛,力挺《皓镧傳》,還直言“這屆黑子不行”。抛開他的招黑體質,《皓镧傳》和《延禧攻略》,到底哪個才是于正最真實的做劇水平?
從“走錯片場”到“洗白趙姬”,于正所背負的“數宗罪”
啟用《延禧攻略》原班人馬拍攝的《皓镧傳》,本有大樹好乘涼,卻在略顯套路化的劇情中,被眼尖的觀衆指出從演員到人設都太過相像,以至于“像看了一部《延禧攻略》番外篇”。
盡管故事發生的曆史背景截然不同,但《皓镧傳》的故事本質,依然是一部靠“打怪升級”不斷逆襲的大女主故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設定,正是《延禧攻略》“黑蓮花”的迷人之處。

從劇情走向來看,被繼母陷害的李皓镧不僅母親被殺、聲名被污,還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一開始就處在随時“領盒飯”的危機之中。強烈的求生欲讓她不斷依附更強大的力量,來不斷完成“反殺”。在人生低谷之中逆襲,自己主宰自己的人生,反派接連“下線”,《皓镧傳》的劇情走向,是對大女主劇“打怪升級”的一次複刻。
從人設到演員的相似,還讓觀衆有“走錯片場”的感覺。李皓镧與魏璎珞都是敢怒敢言的耿直性子,不似《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明蘭的隐忍性格,兩個角色都是睚眦必報、剛烈要強卻又極富主見、絕不退讓的狠人物。為了上位,李皓镧與魏璎珞都會曲意逢迎王後/皇後,在步步危機的後宮裡站穩腳跟;為了活命,李皓镧與魏璎珞甚至還都會裝瘋賣傻,來逃過一劫。

有趣的是,不知是刻意為之,還是恰好雷同,《皓镧傳》中因妒忌而陷害李皓镧的舞姬,在《延禧攻略》中也是不值一提的小反派;就連為李皓镧打抱不平的小侍女,卻也是《延禧攻略》中守護魏璎珞的好姐妹——如此相似度,網友吐槽“兩部劇竟然‘撞梗’了”。
對秦始皇生母趙姬的描繪,則是于正被批評的又一宗“罪”。網友指出,從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趙姬是一個連名字都不詳的舞女,被奇貨可居的呂不韋獻給異人之後,誕下秦始皇。這位趙姬是曆史上淫亂後宮的女性代表之一,甚至還在野史中流傳她與呂不韋誕下“祖龍”的傳聞。
在《皓镧傳》裡,趙姬取名李皓镧,出自于趙國禦史之家,從小知書達理,既會彈琴也會跳舞,是既有智謀又有美色的女中豪傑。于正對趙姬的全新改編,被網友稱之為替曆史上的淫婦“洗白”。于正雖在微博上回應,稱“淫是丈夫去世之後的情史”,但還是沒有停止網友對此的争議。

發生在戰國末期的《皓镧傳》,還有一些曆史常識上的硬傷,也被眼尖的網友挑了出來,如劇中出現造紙術,角色使用“識時務者為俊傑”、“滑天下之大稽”等後世才有的俗語等。
可以說,“走錯片場”與“洗白趙姬”是觀衆對《皓镧傳》最不滿意的兩宗罪。
“黑蓮花”爽感的再次運用,追求強情節是否該适可而止?
《延禧攻略》的火爆,來自于“黑蓮花”人設的使用,也少不了快節奏、強情節的爽感。不斷看着反派一個接一個的下線領盒飯,成了觀衆追劇樂趣的一大來源。《皓镧傳》算得上是《延禧攻略》的“升級版”,在劇情推演上更要迅捷。
開局向觀衆灑出密集的劇情幹貨,《皓镧傳》幾乎成了“七分鐘定律”的最佳範本。剛剛露面的趙國禦史李皓镧,就遭遇了自己沉塘被救、母親投井而亡等家庭巨變,并由此遭遇了“買椟還珠”的巨商呂不韋,報仇之旅就此展開。

戲劇沖突強烈的《皓镧傳》,在此後的每集中幾乎都有針鋒相對、跌宕起伏的劇情。如第五集,瑤姬銜恨在心,與呂不韋父親一同栽贓李皓镧,李皓镧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強力反殺,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态度;第七集,能言善道的李皓镧已經貴為王後身邊的女官,兩人大庭廣衆之下唇槍舌劍,當着王後的面撕破臉皮;到了第十三集,李皓镧已經能左右軍國大事,與之互怼的不是舞姬也不是貴婦岫玉,而是魏國使臣——憑借三寸不爛之舌,不戰而屈人之兵,李皓镧的成長之快令人咂舌。
可以說,若要複刻《延禧攻略》的成功,吸取其經驗自然是理所應當,強情節與快節奏的使用也迎合了時代審美。但如果缺乏基本的人物交代與劇情鋪陳,突如其來的戲劇沖突與情緒爆發,反倒會讓觀衆有點不知所以。在《皓镧傳》中,李皓镧原生家庭的悲劇就交代較少,陡然來臨的殺母情節,讓觀衆對戲劇高潮生出“來得太快”的觀感。

總的來說,對比《皓镧傳》與《延禧攻略》,如果《皓镧傳》在《延禧攻略》大火之前播出,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口碑。兩者“黑蓮花”設置、對爽感的追求、以及大女主一路逆襲的劇情走向,頗為相似。隻是大熱的《延禧攻略》被觀衆反複研習之後,《皓镧傳》卻難逃“套路”之嫌。
至于戲說曆史的争議,這幾乎成了于正操刀曆史劇的“标配”了。《王的女人》《陸貞傳奇》《美人心計》等借用曆史背景創作,進行時代新編是于正創作的慣常操作。在《皓镧傳》中,正史裡的趙姬因語焉不詳,反倒給予了後世較大的創作空間。人設從淫婦到大女主的極端反轉,看來确實挑戰認知常識,但從于正的微博回應來看,後世史書為了抹黑秦始皇,也确實有連帶摸黑趙姬的潛在動機,其改編邏輯當屬成立。
于正微博所言的“尬黑不接受”,實際上也是這位總有無數争議纏身的電視人,對自己所做的一次合理性辯解。
《延禧攻略》之後盛名難副,《皓镧傳》還缺乏天時地利
從2002年成立工作室至今,于正所操刀的劇集,大多是為女性觀衆量身定制的劇集,因而有瓊瑤之後看于正的戲言。其作品大多有大女主、強情節、重情感、喜虐戀等諸多要素。被稱作“集大成”的《延禧攻略》,算得上是于正作品的一次階段性總結。
同樣出自于正之手的《皓镧傳》,與《延禧攻略》相近的時間創作,有較強的相似度,也不難理解。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平心而論,豆瓣4.8評分的《皓镧傳》雖難言佳作,但其口碑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延禧攻略》的影響。

因為《延禧攻略》席卷内地,甚至輸出海外,跳票多時的《皓镧傳》已經是翹首企盼,觀衆的胃口被高高吊起。若《皓镧傳》能完全擺脫《延禧攻略》的影子,走出截然不同的創作路數,那将是于正作品的又一座高峰;而倘若不及期望值,觀衆對劇集的負面情緒會被超高期待所放大——對比《延禧攻略》低調開播,再憑借内容逐漸為人關注,熱度直線爬升,再看《皓镧傳》如今的局面,就多了一份耐人尋味的意味。
《皓镧傳》還有同類題材搶占了先機。彼時《延禧攻略》在暑期檔播出,比更受期待的《如懿傳》要早,對後者的優勢甚至保持到了劇集完結。同為古裝題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已經穩定了收視基本盤,雖台詞受人诟病,但整體處在高位的質量保證了它搶得市場先機,又有《小女花不棄》等分食市場,《皓镧傳》也有觀衆分流的現實。

來源:貓眼專業版
面對不及預期的《皓镧傳》,于正雖在微博上力撐,但也沒有《延禧攻略》後多次接受訪談的自我剖析與正名。如今,《鬓邊不是海棠紅》新劇已經開機,于正的主要精力,已然放在後者身上;而《皓镧傳》,隻不過是高峰之後,對《延禧攻略》的一次“複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