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陸帝國InlandEmpire(2006)的劇情介紹
關于這部電影,有一個傳說,最先拍攝這個劇本的劇組遭遇了一些可怕的離奇經曆,導緻電影流産。尼基有一個控制欲爆棚的丈夫,在丈夫給予的巨大壓力下,尼基在潛意識裡躲進了蘇珊這個虛構的角色中。随着時間的推移,一些奇怪的人出現在了尼基的身邊,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件接連發生在尼基的生活裡,而尼基呢,在混沌和迷惘之中,她已經無法分辨,自己究竟是尼基,還是蘇珊。
内陸帝國InlandEmpire(2006)的影評
Inland Empire比之Mulholland.Dr.的劇情容量更大、結構自由度更高,很多細節還需要再拉片才能搞定。這片子~表面上講的是一個過氣女星如何接下新劇本後重回巅峰的故事,實則是一個中年女性如何破除心魔從而拯救另一位年輕 ...
25.4.22 北影節day5B+8/10?前半部分3星,末尾接近五星,但是二者确是難以割裂的-瑕不掩瑜一詞第一次被如此恰當地運用。前期真的很難接受,千般萬般地抵觸和排斥,決心打三星,臉盲和劇情一頭霧水、倒頭睡了一會起來已經1h45 ...
雖然早有預感在北影節《内陸帝國》看完一定會踢出影史十佳中的某一部(盡管這個名單也必須該是流動的),但沒想到豐富性遠超預期。而由于今天白天看了Lana最新的Stagecoach表演,又重新勾連了一些她的意象,所以看完《内陸帝國》,觀感 ...
1、《極樂迪斯科》裡,角色有一個狀态叫“内陸帝國”,我想說最近剪片的時候也是這個狀态。2、大學生精神狀态圖鑒:“沒關系的,你隻是正在死而已。”3、第二次看,發現它的主題其實非常精準,她們用舞蹈跟惡魔決鬥,這次不再隻有《雙峰:與火同行 ...
感覺《内陸帝國》是大衛林奇對自己電影生涯的一個總結,所有他的光影世界都屬于他的精神帝國。他自我自由的光影表達,就是他自由精神的映射。最難得的是他沒有說教,沒有什麼哲思。所有到達這個境界的大師都會不能免俗地說教幾句,我感激他們啟發民智 ...
沒有時間線,沒有叙事線,熟悉的林奇式表達。看到四分之一,似曾相識感油然而生,這不是很像小說《百年孤獨》嘛。時空被透明玻璃做的魔方來回切換,随時可以切到任意一個情景。你會看到有人可以彼此相視,卻處于不同空間,無法交融。魔方再轉,一群人 ...
特别感謝:twy、夏蘿、歡子前言·關于AI算法正如艾蒂安·西梅蒂埃-卡諾所說,AI重制版的《内陸帝國》并不是修複,而是改版。這是一種奇特的新形式,它讓好萊塢變得像一個模型。《内陸帝國》由索尼DSR-PD150攝影機拍攝,關于這款Mi ...
《内陸帝國》最早是2006年在法國首映。因為沒搶到票,我看的是巴黎MK2 Bibliotheque首映後的第二場。巴黎觀衆有在開場前在電影院入口處排長隊等候入場的習慣,但當我到電影院門口的時候,還是被吓到了:MK2 Biblioth ...
(4.0/5.0)“本質上相當令人生厭.”再回看這句短評,意識到當時雖有氣憤的沖動因素作祟,但内容卻仍然十分正确.林奇進行了一種反解讀的建構(或者說塑造了一種反解讀的姿态),這種建構滲透到電影各個層面,尤其于影像——建構導緻了影像在 ...
大多數人應該不會選擇将《内陸帝國》作為第一部林奇電影進行觀看,否則真的可能會感到淩亂。比起《穆赫蘭道》和《藍絲絨》,《内陸帝國》在形式上走得更遠,更加碎片化,甚至有些碎片過了頭,以至于失去了那些可以單獨抽出來欣賞的詭異色彩和畫面。然 ...
老頭兒已經成魔了
我相信林奇絕不是在故弄玄虛或者故作高深,他應該是個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這世上其實并沒有無解的白日夢,也沒有所謂自稱的“直覺系導演”.林奇的片子看過如此之多,這部是最具神韻的恐怖片:沒有太過分的鏡頭,恐怖在于過于開放的未知.大概看到了完整故事的模糊影像即可,嘗試去進行精細分析是觀衆們愚蠢的自傲,而這同時也是電影本身對觀感的追求:相比穆赫蘭道又上一層次
故事講不好,還一驚一乍,故弄玄虛。腦仁要炸。
看了五十分鐘,有些後悔,應該在第一分鐘就删檔的,因為給人物臉部打上馬賽克,擺明就是要硬弄硬核神秘,這樣無論如何你都玩不過大衛林奇,因為他叙事時可以“不要臉”。又順便瞄了幾眼評論區,居然還有多達46篇電影評論,雖然大多看不懂,但講真的,整個豆瓣我隻服這些燒...腦一族:)
!!!!林奇老爺子這麼些年在地球上住得還習慣嗎?????、真的不用考慮搬去天王星嗎?????
要分析的話照樣可以分析一大段,把lynch大大吹捧一番。可惜真的已經厭倦太多的後現代文本遊戲了
大衛·林奇最晦澀難懂的一部電影,幾乎不可能正确地解構。後半段叙事完全碎片化。多層叙事,模糊搖晃的鏡頭,畸變的特寫,迷離的色光,對白和意向的大量混搭拼貼,以及3小時的片長,讓你隻能幹瞪眼而無力思索。這是大衛林奇最徹底的展現精神世界的作品,但我還是更偏愛華麗易懂的《穆赫蘭道》。(8.5/10)